職場上的老人兒常這樣說,老板決定企業的勝敗。假如咱們使用6W方法(也就是遇事問六次Why)一直問下去,那又是什么又決定了老板的勝敗的關鍵?企業里那些扛大梁的人理所當然的占了80%以上,也就是咱們一般所說的企業管理層。
在管理層里面,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問題,這五個問題將是老板考慮的重中之重。
常規的思路是應該從外面請管理者,以防止企業陷于近親繁殖的困境。許多老板不一定信任這個說法,但看看自己身邊的人,常常覺得沒有一個人是滿足自己要求的,所以會出于無奈從外面空降管理者。但無數中小企業的現實是,空降管理者一般不能帶來老板期望的成果。
對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小企業和中型企業的管理者要盡量自己從內部提拔,哪怕咱們需要更長的過程,哪怕這可能錯失快速增長的時機。
假如管理者是外部招聘,招聘的條件是什么?假如管理者是內部選拔,選拔的條件是什么?
通常主要看管理者的勝任力,也就是被選拔目標是否可以做好他管理范圍內的工作。這個說法沒有得到大多數老板的認可,但實際操作起來更關注的仍是一個人工作的效率,能說會道的人就很容易獲得老板的信任。這樣選人的老板往往碰上工作效率高卻私心很重的人,結果注定公司要吃大虧,公司到底虧損多少還是要看這類人的能力和野心。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越是管理者,對企業的影響就越大,對管理者品德上的調查越要大過對工作上的調查。還有一個提醒是,照自己的標準找管理者是行業大忌,這樣做是無法找到合適的人,個體差異也會讓你不適應。
一般說來,管理者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只要給他放權和授權,給他展示能力的舞臺和時間,慢慢的就能自我成長起來。假如做不到,說明這個人不怎么樣,也該換人了。大多數老板不一定認同這個說法,但實際工作中卻由于自己太忙而只能這么做。
對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管理者在企業里畢竟是有限的幾個人,盡量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在工作上馳騁,但老板也要手把手的帶一帶管理者,把他們扶上正軌,再送一程。在這個時間里一方面夾帶了情感色彩,同時也把自己的價值觀、經歷、自己成功的經驗傳遞給這些管理者。
管理者之所以站在管理層,強悍的自制力成為他們的首要條件。老板只要給出大方向、大目標,其它的工作就不要多管了。又有不少老板未必認同這個說法,但也不知道怎么做更好,從而導致在管理上很少,甚至于完全放手不管。
對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老板要對管理者嚴格要求,老話是這樣說的“嚴師出高徒”。老板不必理會管理者干事的細節,但老板要時刻關注管理者的態度、行為、價值觀和做工作的成果。假如成果不好,也有必要跳下來管一管細節了。對管理者的管理實際上也是栽培一個管理者的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管理者都是事業心很強的人,只要給他足夠大的舞臺,其它的都不那么重要了。老板們未必這么想,但信任“用人不疑”的古話,因而往往給管理者大于其駕馭才華的地盤時,許多管理者卻因而相繼跳槽。
對這個問題我的主張是,鼓勵本來是一個個性化的事兒,對管理者的鼓勵更是這樣。
老板一定要親身了解和理解管理者的思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給管理者他真實想要的東西。要知道這些鼓勵都是長期的,例如參與有體系的訓練和學習,例如逐步成為公司的主人等,當然也有可能給他更大的舞臺。
如何管理你手里的高管,這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當然,因地制宜也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條件,畢竟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