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是照亮孩子未來的燈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初為人師,在教壇上上演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許多都已隨著時日的流逝而漸漸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樹根一樣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雖不曾驚天動地,但仍歷歷在目,感悟至深。
剛來學校就擔任初一2班班主任,自己剛從學校畢業一時還沒有適應新的身份,,心中沒有一點底,就硬著頭皮上陣了。開學之后,我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講臺,同時感觸到幾十雙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間,我把所有希望就化成七彩粉筆,孩子的心,是稚嫩的、純凈的。作為孩子的引導者,我必須要有愛心。必須貼近他們、了解他們,自己的心也要像孩子一樣清純、端正。作為一名好老師,首先要有愛心,不熱愛學生的老師,絕不是好老師,學生們也絕不會歡迎他。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學生,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更多地傾注了我們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我知道,這便是我的起點,慢慢地就進入了教師的角色。
班上有一個叫李某的學生,引起了我的重視。課間喜歡各個樓層串門,特別喜歡到初三教室去聊天,預備鈴響了不動身,上課鈴響了才慢吞吞的往教室走,每節課都遲到,上課總是不能集中精神認真聽講,小動作特別多,有時還擾亂課堂,成績也令任課老師很頭痛。
有一天早上上課后,我去教室檢查衛生,在樓道巡視時,看到她又一次慢慢悠悠的從樓下上來,我就在教室門口等著,等她上來后就問:“剛才忙什么去了呀?”她左腳在地上顛著,雙手插在褲兜里,揚著頭,蠻不在乎的回答到:“我去上廁所了啊,回來晚了。”看到她這樣的神態、語言,我很氣憤,真想把她批評一頓,讓她知道老師的威嚴,我強壓住心中的怒火,轉念一想,她這樣做,是不是有意為之?想令我在學生面前失態?或者真是因為上廁所回來晚了?還是有其他的原因?于是我就問她說:“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她說:“沒有,就是上來晚了。”看到她這樣的態度,我就明白了,她根本就沒有想和我溝通,或者說他覺得這樣的溝通沒有必要。我意識到現在還在上課,不允許我們深入交談,就讓她回教室上課。我回到辦公室后想,這樣的學生怎樣才能把她轉化過來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想必須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有所對策。
第一步,向學生了解。放學后在年級組找了兩個小學與李某交好的同學,了解她在小學時的生活狀態,經過了解得知:她在小學已經養成了現在各種各樣的習慣,老師的批評對她沒有什么用,父母在教育過程中也不起作用了,家長和老師感到束手無策,到最后老師就放任自流了。
第二步,向家長了解。父母都是質樸勤勞的農民,他們一再強調自己沒文化,希望孩子多學些知識,以后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艱辛,所以孩子不管有什么要求都盡量滿足。李某身體素質出色,小學、經常參加市縣各類體育賽事,但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家長缺乏相應的監管,在參加集訓時,跟著其他同學慢慢地學了些對自己成長發展不利的習慣,到初中后想著年齡大了些,會懂事點,沒想到依然是老樣子。
第三步,向本人了解。看與我前面了解的情況是否相符,以此了解學生的品質。下午第四節課后,我把她請到辦公室,開始還不配合,在我細心的引導下,她把在初中的表現告訴我了一部分,我想她是有顧忌的,擔心全部告訴老師后會遭到更多的斥責,不過第一次談話已基本得到了我想要的信息。
其次:“心病還要心藥醫”,了解情況后那就要對癥下藥。
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得出學生的基本情況是:自己的情況能如實相告,證明孩子的品質沒有任何問題;剛來班級好多學生不認識,又缺乏相應的人際交往技巧,經常到初三教室去玩,是集訓隊中和她關系較好的幾個朋友在,證明孩子重感情;只是自制力差,而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導和鼓勵,感覺不到成就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慣性思維。
第一步,找她在初三的朋友談話。希望她們在與李某交往中多和她談一談初三的學習壓力和來自家長、社會的壓力,使李某明白此時的貪玩會帶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初三一年不好過,然后多督促她養成基本的學習習慣。
第二步,找本人談心。把與家長交換信息后的感觸告訴她,讓她知道父母的不易和對她的期望,這時她開始有所觸動。我便順勢列舉了班上幾名與她關系較好的同學的表現及其家庭情況,通過對比,她認識到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還有父母對她的付出,覺得愧對父母、甚至愧對自己。
第三步,交換承諾。看到她能有這樣的感受,我知道她還是一個上進、自尊的孩子,于是我向她承諾:對她永不放棄、永不拋棄,耐心地陪著她一起進步,直到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時提出要求,她也能對我做出相應的承諾。聽完我真誠的談話后,她眼眶有些濕潤,她告訴我,從小學到現在,我是第一個能夠如此坦誠的和她談話、把她當做朋友的老師,她愿意向我保證,現在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盡量不遲到、不擾亂課堂,向合格的初中生邁進。
第四步,請家長配合。針對前面所了解的情況,我與她父母(電話溝通)進行了協調,制定了下一步的家庭教育措施。
通過大量、細致而又有針對性的工作,李某在班上能做到不遲到、不擾亂課堂,同時能自己完成作業,看到每前進一步我都會給她鼓勵,有時是口頭上的,有時是一個棒棒糖,或者一支筆,讓她知道老師在時刻關注她成長的每一步。到學期結束,她在寫臨別贈言中寫到:
“劉老師,您是我遇到的第一個真心關心我、幫助我的老師,我是個不聽話的學生,為了讓我學好您費了不少心,這些我都知道。人最主要的是要懂得感恩,您對我的照顧、對我的好,我會一輩子記在心里。”
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淚。我猶豫過,有時候問自己,和干其他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生病時看到學生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共同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原來付出就有收獲,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這時我又燃起了對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對事業的執著。我想雖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優秀,離“名師”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雖然我的事業永遠也不能夠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但我的工作充滿著希望,決定著未來,所以我會始終堅持用心去做,用愛心耕耘終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猶在耳。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師的責任就是點亮學生心中的燈。對待學生要有愛心,輔導學生要有耐心,教育學生要有誠心。只有用愛心善待每一位學生,才會在教育教學上喜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