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 趙德力和野生野長的匯天。
2020 年 7 月,小鵬汽車上市前夕,何小鵬去了一趟東莞,坐著匯天科技創始人趙德力的飛行器到 10 米高空兜了一圈。
當時匯天只有 16 個人,在東莞郊區一個通航機場租了幾個辦公室,樓上辦公,樓下就是機庫。周圍 10 公里是一塊雜草叢生的野地,有合法試飛的空域。
趙德力說,何小鵬當時想 “做一些飛行的事”,具體做什么還沒想好,快播創始人王欣介紹二人認識。第一次造訪,何小鵬一眼看到機庫里停著 8 個螺旋槳的雙人飛行器,很感興趣。趙德力問他:先飛還是先聊?何小鵬說,先飛。趙德力于是載著他,先到空中飛了一遭。
從頭至尾,趙德力說何小鵬只關心兩件事,第一是產品——他體驗過了,能飛。第二是團隊。匯天的團隊背景算不上亮眼,但從 2018 年 6 月首飛開始,趙德力一直堅持自己上去飛。
“可能全中國有 200 個搞這個的,都摔死了,只有你一個活的,被我找到了。” 何小鵬對趙德力說。他試乘后不久便投資了匯天科技。
過去 5 年,飛行汽車重獲資本的注意,參與者不乏航空公司、車企和科技富豪。比如英特爾資本、豐田、Uber 投資的 Joby,騰訊連投兩輪的德國公司 Lilium,吉利 2017 年收購的 Terrafugia 等。
與同行中的佼佼者相比,趙德力的匯天并不出眾。但何小鵬想通過投資、控股一家創業公司布局飛行汽車——就像他 2014 年投資小鵬汽車那樣,可選擇的投資標的并不多。
當時中國做載人飛行器的公司只有兩家:2019 年于納斯達克上市的億航智能,以及趙德力的匯天科技。兩家公司都是做航模起家,從無人機跨到低空載人飛行器,是民航背景團隊眼中的 “野路子”。
匯天更野生野長一些。湖南人趙德力常被稱作 “民科”(民間科學愛好者)。他高中沒讀完就輟學了,20 歲到東莞打拼,做過保安、房產中介、賣過水果,2009 年開始賣航模,先是做銷售代理,后來自己研發、生產。2013 年,趙德力成立匯天,當時的公司名稱還是 “東莞市匯天玩具模型有限公司”。
無人機這場仗,最后的收割者是做航拍機的大疆。趙德力做的是操控復雜的小眾品類,門檻高,市場小。他的生意越做越差,賣了房子,還欠了債。
雖然經濟上窘迫,趙德力對飛行的探索卻愈發深入。他是個 “玩家”,做無人機就是因為愛玩無人機。不僅玩無人機,還去學了三角翼和直升機。他覺得這兩樣東西又貴又難學,場地遙遠,噪音還很大。“這樣的產品都能賣,為什么我造一款電動的,5 分鐘就能駕馭,告訴它去那它就帶你去哪,這樣的產品為什么沒人要?” 趙德力說。
趙德力開始研發低空載人飛行器。先做電機,2014 年開始研發飛控,2016 年組成框架機測試飛行。那兩年,趙德力說自己像是走在隧道里,看不到一點光,“不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還是光明大道。”
到了 2016 年,趙德力只剩下一個員工。他給對方發很少的工資,“(剛)能夠吃飯這樣”。他和自己唯一的員工,2 年里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每天在機庫里做實驗。把飛行器搬出去飛,摔壞了拿回來修,修完了再拿出去摔。草地里到處散落著螺旋槳葉。
反復試驗了 1500 多架次、摔了四五十架次后,終于,在 2018 年 6 月,趙德力駕駛著他的第一代原型機飛上了天。
那時候匯天的測試場地還是一塊圍墻圍起來的野地。趙德力上升到 8 米高度,第一次看到圍墻外面的景色,來往路人好奇地拿著手機拍他。原型機是露天的,風與他的身體直接接觸,“你坐民航客機沒這樣的感覺。”
決定自己上去飛并不容易。早期匯天做負重測試,用的是和趙德力體重差不多的沙袋。但真人坐上去后,重心會改變,環境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第一代原型機的座艙是不封閉的,趙德力坐在中央,四周都是高速旋轉的螺旋槳。一旦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別人創業可能只是虧錢,我可能會丟命。” 趙德力說。
在匯天之后,也有飛行汽車公司做過載人測試,但前期并不是創始人上去測的。趙德力認為,做飛行汽車是他的個人愛好,產品也是他設計出來的,他也有責任沖在前面。
第一次試飛穩穩落地。此后趙德力飛過無數次,但不是每次都這樣幸運。他出過兩三次事故。早期飛得不高,掉下來也不關注身體,先看看飛機摔壞了沒有。
最嚴重的一次,他降落到 2、3 米高度時,飛行器一邊的電機突然停掉,整個機器失重側翻了下來。他的腳趾被螺旋槳打到,粉碎性骨折,有一些骨頭甚至都沒找到。醫生讓他住院 40 天,趙德力只待了 1 周,簽了免責協議就出院了。
他每次試飛都會拍視頻記錄。那段出事故的視頻,他給何小鵬看過。他認為創始人親自上去測是獲得何小鵬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至于后面的形態什么樣,十幾個人搞不出太多商業化的邏輯。”
獲得這筆投資之前,匯天的資金鏈已經幾近斷裂。匯天的早期融資來自一些從網上慕名找到趙德力的人。他 2018 年試飛成功之后,接受了 BBC、CNN、NHK 等國內外媒體的采訪,綜藝節目也邀請他上去表演。趙德力成了草根明星,一邊給匯天增加曝光量,一邊賺出場費養團隊。也有一些人從五湖四海找到他,給了他第一筆天使投資。
2019 年,匯天的資金也還算充裕。趙德力年底前又接觸了一些投資人,口頭達成了投資意向,原本說過了年就投進來。但轉年,疫情來了,投資人紛紛表示資金收緊,暫不出手了。趙德力快發不出工資,又找老股東湊了一筆錢應急。
他拿這筆錢,開發了一款雙人版的飛行器出來,就是他帶著何小鵬乘坐的那一臺。
2020 年中,何小鵬來東莞試乘后,法務很快跟進。當年北京車展官宣,“匯天” 成了 “小鵬匯天”,飛行器也被拖過去參展。
趙德力帶著他的 16 個員工,從東莞搬到了廣州,在小鵬汽車總部辦公了一段時間。小鵬的 hr 被抽調過去,協助匯天招聘。趙德力一邊招聘,一邊帶著新招募的團隊重新研發了新一代封閉座艙、可自動駕駛的飛行器 X2 出來。
X2 沒有考慮過商業化的問題。趙德力說,做這款產品的初衷就是為了打磨團隊。如果一定要設定一個場景,就是從城市飛到郊區,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或是賣給景區,用于旅游觀光。前者目前受到政策限制,后者的需求并不大。
到此為止,匯天做過多代產品,雖然形態不一,但技術原理大體相似,都是電池驅動、可垂直起降的飛行器(eVTOL)。這同時也是行業主流的技術方向。但何小鵬投進去后,提出一個新的想法:做既可在路上行駛、又可以飛的 “飛行汽車”。
何小鵬設想出來的場景是:平時可以在城市里開,偶爾到郊區飛一下。就像開越野車,周末約上三五好友外出越野一樣。他認為這個市場規模更大。
這個技術路線極具爭議。雖然 “飛行汽車” 的概念在上世紀 20 年代誕生的時候,的確指的是會飛的車。但最近幾年火起來的飛行汽車公司,普遍做的是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其與直升機的區別在于,采用了無人機上常用的分布式電力推進系統(DEP),巡航效率更高,且可實現自主飛行。
美國 NASA 在 2016 年開始推進 “城市空中交通”,提出在人口密集區打造一個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系統,也讓 eVTOL 被推向資本的風口。而可行駛、可飛行的汽車,目前在研究這一方向的公司寥寥無幾。小鵬匯天成了同行眼中的 “異類”。
“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飛的做得很好、很極致。但是純粹飛的沒有市場,賣給誰?” 趙德力說。他認為會飛的車比飛行器的市場需求更大,更容易落地。
團隊開始認認真真地對可行駛、可飛行的汽車做技術面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的結論是可以攻克難關,2024 年之前實現量產。
這并不容易。汽車和飛行器的很多產品設計準則相悖。比如汽車要求足夠堅固,出廠前要做碰撞測試。而飛機不需要考慮碰撞,但要求盡可能輕,能飛得起來。
政策也不明確。“會飛的車” 要登上工信部的產品目錄才能合法銷售,而要飛起來,還需要拿到民航局頒發的適航證。趙德力說,小鵬匯天正在與民航局積極溝通,“爭取找到一條好的路徑。”
2021 年 10 月,小鵬匯天完成了 5 億美元 A 輪融資,投資方中很多是小鵬汽車的股東。趙德力說,他們都對能開、能飛的車感興趣,認為市場規模會比垂直起降飛行器更大。
他們的擔憂,主要是團隊的專業性,早期來自航空業的人才偏少。匯天目前已有 700 余人,趙德力表示,航空背景的人員占比達到 20%。
管理好這些高級技術人才,又對趙德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最早什么都是我自己來,現在有了這些大咖,我更多是做好服務。技術方向定好了,他們往下沖,缺人我就幫他們搞人。”
去年 11 月,趙德力帶著匯天的團隊從小鵬汽車搬到了 10 幾公里外的廣州大學城——小鵬汽車啟航的地方。新辦公樓位于珠江沿岸,趙德力有次手癢了,申請臨時空域,到珠江面上飛了一圈。
在廣州東郊海鷗島,小鵬匯天還建起了 2.1 萬平米的飛行基地,有 135 平方公里合法試飛的空域,還培養了自己的試飛員。
看到他們駕駛著飛行器在低空盤旋,趙德力常常覺得很欣慰。“最早只有我一個人飛,現在他們都能飛了。”
視頻:趙德力(前)與何小鵬(后)一起試飛以下是《晚點 Auto》對趙德力的專訪:
民間科學愛好者
民科可能膽子會更大,特別是這種巨大創新,如果科班出身會算得很細,算完了之后,覺得這個東西風險太大,不可行,就不敢做了。
我不會去算這些東西,我只憑我的經驗,應該可以通過多少次失敗把它搞成。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我敢去承擔。民科敢想敢做,有膽量。過去的汽車、飛機,都是民科搞出來,后面專業科班才進場搞得更專業。
晚點 Auto:匯天早期做無人機,后來才做飛行汽車。怎么看無人機這場仗?市場最終被大疆收割了。
趙德力:我覺得大疆抓住了很好的勢能,借助資本的力量,出了幾款很受市場歡迎的產品。我們早期做無人機,做的是競技類的穿越機,帶著 VR 眼鏡飛,門檻有點高,比較難學。大疆做航拍機,借助 GPS 之后很容易上手,所以市場需求比較大。
晚點 Auto:為什么你們做門檻更高的穿越機,而沒有做好操控的?
趙德力:這是我個人的原因,我覺得穿越更有挑戰。我是玩家出身,對于玩的人來說,那種體驗感是更好的。但難度很高。就好像玩單反相機一樣,專業玩相機的,玩得很嗨,但是普通人調都不會調。我們做這樣專業的東西,它很好玩,但沒幾個人玩得明白,所以市場很小。
晚點 Auto:為何會從無人機跨越到載人飛行器?
趙德力:2013 年我無人機賣的還算可以,有一定的現金流。我看到有人玩三角翼和直升機,就去學了。這兩樣東西很難學,又很貴,場地很遙遠,每次飛一趟都很不容易。我那個時候就想,能不能做一款電動的,比較便宜,垂直起降,隨時隨地拿出來就能飛,而且很輕,就跟黑貓警長騎得飛行摩托那樣。
有那么一個想法之后,就跟團隊聊這個事情。團隊反對,但我還是堅持去干這個事兒。最終我 2018 年飛起來那款產品,就跟當初想做的一模一樣。一個按鍵就能夠起飛,巡航,降落,小白都可以飛。
晚點 Auto:研發飛行器的過程中,感到最絕望的是什么時候?
趙德力:2016 年到 2018 年,飛機還沒飛起來,在做研發,沒有錢,還欠一屁股債,兩年沒有任何收入。經常會為還房租、吃飯、買零配件發愁。
你在隧道里面,看不到一點光,不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還是光明大道。每天很煎熬地往前走,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別人是不撞南墻不回頭,我是撞了南墻把墻要撞穿,沒有退路可以走。
我覺得這個宇宙中,整個地球都是滄海一粟,我們來這個世界就這么一遭,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做的事兒是我從小的夢想,我一直堅持做下去,雖然這個過程很苦。
晚點 Auto:堅持做下去的內心驅動力是什么?
趙德力:我當時就想把這個東西飛起來,把產品做成、大賣,服務人類,這就是我的驅動力。因為那個時候你還沒有產品,人家都不相信你,我就想證明自己是對的,這個方向沒錯。
晚點 Auto:為什么一定要做這樣的產品?你說大賣,做很多事情都能夠賺到錢。
趙德力:賺錢不是唯一的目的。我想通過這種科技創新,做一個開創性的產品,而不是在存量市場里面拼殺,比如開一個飯店,你賣 10 塊我賣 5 塊。我想開辟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比如堵車、應急救援,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看到科幻片里很多飛行汽車,雖然早期是人類的想象,現在我們通過科技能夠實現它了,為什么不去做呢?
晚點 Auto:在你們之前,億航在 2016 年 CES 上發布了一款載人飛行器,那時候你知道他們也在做嗎?
趙德力:我們 2013 年就開始干了,他 2016 年發布的是一個模型,我看見了,挺興奮的,覺得挺好的。億航當時有融錢,有資本的力量在推這件事情。他們做的很不錯,推動了 eVTOL 行業的蓬勃發展。
可能搞這個的都摔死了
只有你一個活的
趙德力:那個時候有一些天使投資人。我們做出了 T1,我參加了成龍的電影節、中國達人秀,拿到了中國陸軍的單兵飛行冠軍,資本就在找我了。我跟他們談得七七八八,基本敲定過年之后投。結果來了疫情,他們都在收緊。
2020 年的 3、4 月,公司賬上沒錢了,估計 6 月都撐不到,我又找原來的股東湊了 100 多萬應急。
我當時想,這些錢不能發工資,如果把投資人的錢分掉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還不如我們做一款產品,破釜沉舟,融到錢了之后再給大家補發工資。這樣堅持了有三四個月,就做了一款雙人版的(飛行器)。之后有投資人,政府招商領導明星過來體驗,我可以帶他飛。一個人坐在上面讓你飛,你會覺得害怕。但是我在上面帶著你飛,你不會害怕。
雙人版做出來后,湖南衛視有一個綜藝節目找我,讓我帶 Angelababy、最強大腦里面的水哥、肖央,全部都飛了一圈。
晚點 Auto:他們飛完之后說了什么?
平時在城市里開
偶爾到郊區飛一下
趙德力: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想把飛的做得很好、很極致。但是純粹飛的沒有市場,賣給誰?小鵬是站在商業的邏輯思考,要做一款汽車,且價格不要太貴,百萬級別。平時城市里上下班開,偶爾開到郊區飛一下。這就是他的商業邏輯。最開始我是想不通的,后來我一想,確實能賣。
國外的飛行汽車受到質疑,是因為它需要滑跑起飛,它是一個固定翼,你要找到一個專業的機場,大大限制了應用場景。
我們研發的是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你試想一下,我們開到黃浦江邊上,能夠從江這邊飛到那邊,可以不用過隧道,不用過橋。我去海南島,可以不用過輪渡,跨海飛行,這是一個多么方便的產品。
趙德力:我們是產品方,肯定希望是把傷害減少到最低,萬一極低概率有墜落發生,也不會有人死亡。這種墜機首先失效概率很低,電動化之后,相對直升機來說它的結構更加簡單,可靠性更高。
晚點 Auto:飛行汽車行業有個爭論,保守派的研發思路更靠近航空業,會做嚴謹的地面測試,激進派更靠近無人機。飛機和無人機摔了,代價不同,所以研發流程也不同。您覺得飛行汽車應該更靠近哪一種?
趙德力:我們的研發的流程,90% 是要按照汽車的研發流程來做的。我們也招了很多航空專家,飛的流程我們是尊重的。
我們的產品本質上是一輛車,只不過多了一個能飛的功能。為了能飛要去做一些改變,可能會把汽車研發的流程拉長一點,給一些時間到飛行,然后走相關的適航法規。
晚點 Auto:你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有哪些問題需要與政府溝通?
趙德力:我們既然能夠在路上開,拿汽車的牌照我認為問題不大。然后能在天上飛,我們要拿適航證。
國家現在對于這種垂直起降電動飛行器,已經有了專用條件。以前你要拿到適航證無法可依,現在已經有了,我們就去按照國家的標準去做。
晚點 Auto:會飛又會跑的汽車,能上工信部的目錄、合法銷售嗎?
趙德力:我現在不敢打包票。我們經常說,市場要推動政策,我們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去看待這件事情。
我們不能等什么東西都出來了再做,那個時候就不叫創新了,你成功的幾率會更低,絕對頭部已經有了。肯定是你在造東西,提供一些成熟的參數,國家給你制定標準。偉大的企業家制定標準,就是這樣來的。
晚點 Auto:2024 年量產這個時間是怎么定的?
趙德力:按照比如小鵬汽車的量產車,兩年就出一款,我們差不多三年出一款飛行汽車。我們已經把從研發到量產這些時間節點全部規劃好,2024 年能夠量產。
晚點 Auto:他們有什么擔憂嗎?
趙德力:很少。最早他們擔憂我們航空體系的人比較少,后面我們航空體系來了很多專家,現在占總人數的 20%。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