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誘人的水果
佛燈果 形狀類似于棗又名佛思果,是一種不常見的水果。
桃金娘 桃金娘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樹的果實,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桃金娘廣泛分布於中國華南粵、閩地區,夏日花開,燦若紅霞,絢麗多彩。果實在八月至十月間成熟,成熟時變成紅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熟透后果肉紅色,味甘。桃金娘果肉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漿果球形,直徑1.4 厘米,暗紫色。桃金娘果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等。味道異常甜美。崗稔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全株可供藥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牛心番荔枝 牛心番荔枝別名牛心果,屬番荔枝科,原產熱帶美洲,現在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我國分布于臺灣、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果實由多數成熟心皮連合成肉質聚合漿果,球形,平滑無毛,有網狀紋,熟時暗黃色,種子長卵圓形。
無名果
酸角 酸角原產熱帶非洲,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等,屬于豆科常綠喬木植物,高6-20米,樹身高大,樹干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著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莢果肥厚肉質,圓筒形,直或微彎,灰褐色,長3-6厘米,寬約2厘米,果實熟時紅棕色,味酸微甜。亞洲是世界酸角的主要出產區,酸角在我國主要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省區的南部及海南、臺灣。酸角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藥理作用:用于暑熱傷津,煩躁口干;食積不消,嘔逆少食;大便秘結而有熱者。
猴面包樹的果實 猴面包樹學名叫波巴布樹,又名猢猻木,別稱猴面包樹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猴面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它樹干很粗,最粗的直徑可達12米,要40個人手拉手才能圍它一圈,但它個頭又不高,只有10多米。猴面包樹的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美味。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樹”的稱呼。
賴葡萄 賴葡萄又叫金鈴子,和苦瓜同屬于葫蘆科、苦瓜屬植物,但不同種。賴葡萄的葉子與葡萄十分的相像,所以叫賴葡萄。賴葡萄是水果,成熟時,瓤是紅的,味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賴葡萄必須成熟才可食用,有的成熟后,果實會裂開,里面躺著無數鮮紅的籽粒,絨絨地聚在一起。整個水果顏色非常艷麗,不由令人饞誕欲滴。
蛋黃果 蛋黃果又名獅頭果、蛋果、桃欖、仙桃。原產南北美洲,屬山欖科,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植物。樹高7—9米,樹冠圓錐形。果實于12月開始成熟,橢圓形或卵形,果頂長尖,成熟果外皮橙黃色、光滑,果肉橙黃色,帶粉狀組織,柔軟而缺乏水分,極似煮熟卵黃,微帶甘味。蛋黃果是熱帶水果之一,果實卵形,果肉橙黃色,味甜。成熟果黃綠色至橙黃色,光滑,皮薄,果肉富含淀粉,質地似蛋黃且有香氣。果實除生食外,可制果醬、冰奶油、飲料或果酒。因果肉酷似煮熟的雞蛋黃而得名。
神秘果 神秘果樹是屬于山欖科的一種常綠灌木,原產地在西非、加納、剛果一帶。20世紀60年代神秘果開始在我國栽培。神秘果是一種國寶級的珍貴植物,不管是在西非各國還是我國,都受到保護,禁止出口。神秘果樹高2~4米,枝、莖灰褐色,果實為單果橢圓形,成熟后果皮鮮紅色,肉薄,乳白色,味微甜,汁少。綠色橢圓體漿果,長約2~3厘米,徑約1厘米,成熟后呈鮮紅色。 神秘果肉中含神秘素,能改變人的味覺,吃神秘果后幾小時內吃酸的食物,味覺顯著變甜。這是因為它含有一種變味蛋白酶(神秘果素),可以改變人的味覺。神秘果可鮮食,也可制成酸性食品的助食劑,制成糖尿病人需要的甜味的變味劑。
棕櫚果 棕櫚果學名為“沙巴棕”。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干圓柱形它原產我國,棕櫚有油棕櫚、紅棕櫚等品種。紅棕櫚原產馬斯開倫群島,近年中國有引進栽培于長江以南各省。由于其株型優美、色彩艷麗,因此紅棕櫚用作高級庭院觀賞樹種相當適宜。紅棕櫚果實近圓形,熟時紅褐色。棕櫚果在歐洲也稱作藍棕,其提取物對良性前列腺肥大癥有治療作用。
椰色果 上圖椰色果即杜古-榔色果,外形像桂圓稍大;剝皮后果肉多瓣,略有彈性。黃褐色皮,乳白色肉,滋味:清香似柚子,味甘。
面包果 面包果營養價值豐富,果肉及種子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礦物質,維生素及豐富的膳食纖維種子與果肉煮熟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