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小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很懂事很聽話,然而在孩子慢慢長大后,卻又有些家長發現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甚至比以前更難溝通,其實并不是這樣,只是我們溝通的方式不能一直停留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他那個年齡的心心理去跟他溝通,那才是真正的溝通。
孩子慢慢的長大,他的思想也是會慢慢的變化,剛剛出生的寶寶對新生事物可能很多地方都是不懂的,但是漸漸的他會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對事物也會有自己的認知,當這些得不到父母的認同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非常的失落,如果他跟我們聊這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被接受,有時反而會受到父母的批評,久而久之有什么話就自然不會去跟我們講了。
其實孩子的心理有些時候并不復雜,只要我們耐心的花一點時間是可以理解的,父母要傾聽孩子的話,無論當時在做什么,盡量的放下手中的事去認真的傾聽,不要有小屁孩什么都不懂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他的感受和情緒,苦惱與要求,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其次很多家長對于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于一個誤區,就是認為父母說的話孩子照做就是溝通。有的家長總是將自己的觀點、知識、思想等內容強加給孩子,然而現在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個性,不一定會完全接受的。孩子也會有情緒,他也會生氣、郁悶,要先幫他消除不良情緒,再解決問題,而不是忽視他的情緒,認為拿他喜歡的東西哄哄就完了。
耐心的聽孩子說事情的經過,即使這個事情可能在我們看來很幼稚,了解他的心理感受,這個過程就是孩子發泄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不懂裝懂,不要堅持對與錯,而要了解孩子的真正動機,不要輕易下結論。
總之盡量的去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做到尊重孩子,平時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從他的各種小習慣,知道他的想法,才能真正聽到孩子的心里話,真誠的去跟他溝通。
文章來自家長幫明風清月,轉載請注明出處
你還在花錢買繪本嗎?孩子的繪本很貴的有木有! 別買了,回復”領取“,條妹免費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