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黨員領導干部還習慣于原封不動地接收并轉發(fā)上面信息,還習慣于坐在辦公室聽匯報,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還沒有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因此,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迫切要求我們弄清楚“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問題。
“為了誰”是宗旨問題,“依靠誰”是方法問題,“我是誰”是立場問題。回答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是我們處理好現(xiàn)實問題的必修課;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是我們黨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的力量源泉。
正確認識“為了誰”,明確目標方向
為誰立命、為誰謀利關系到黨的方向目標和價值追求,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問題。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xiàn)人民解放和幸福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融入到全部的奮斗實踐中。做工作,一定要把“一切為了群眾”的觀點貫穿于工作始終。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民服務,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我們應經(jīng)常捫心自問“為了誰”,只有明白“為了誰”,才能把握好執(zhí)政方向,才能確立科學的執(zhí)政理念,如果忘記自己手中權力是“為了誰”,必然會脫離群眾,迷失方向。弄清楚“為了誰”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是一種最基本的職責和使命,也是作好一切工作的條件和前提。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的政治路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求領導干部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從自身做起,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將群眾放在第一位。“為了誰”不是抽象的,它必須與我們每個人的具體工作相融合才有其現(xiàn)實的意義。
聯(lián)系人大工作實際,結合工作職責,“為了誰”一是努力為人大代表服務,因為人大代表是我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橋梁和紐帶,在職責范圍內(nèi)和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保障,就是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二是密切聯(lián)系各省(區(qū)、市),因為各省(區(qū)、市)是我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中樞機構,是我們獲取信息和了解情況的條件和源泉。總而言之,將為代表服務放在首要位置,向代表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保障、做好代表的參謀,就是踐行了群眾路線,就是明確了到底“為了誰”。
科學理解“依靠誰”,挖掘力量源泉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作為黨的干部,要緊緊依靠群眾,堅定不移地貫徹和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lián)系群眾,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取得群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毛澤東同志曾反復強調(diào)依靠人民群眾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真正的歷史英雄。我們應積極聽取群眾的意見,發(fā)揮好群眾的主體作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政策制定時,要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
政策出臺后,要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使政策真正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擁護,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共同行動。“依靠誰”對于領導干部來說不僅是一種政治智慧,更是一種根本的工作方法。
代表工作依靠誰呢?當然是依靠人民群眾,也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才可能做好代表工作。人民群眾知道自己利益所在,知道需要代表替他們反映什么。從事代表工作的同志需要明白給代表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和服務保障,這就要求我們緊緊依靠群眾,勤于換位思考、放下身段,切實感受群眾的處境和苦樂,并為代表和人民群眾架起聯(lián)系和溝通的橋梁。
“依靠誰”結合工作,套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就是要“問需于代表和基層、問計于代表和基層、問政于代表和基層”,就是要深入基層開展視察調(diào)研工作,要加強與地方人大間的工作交流,要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這將是我們做好代表工作和聯(lián)系各地的前提和基礎,是我們更好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xiàn)。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接地氣、有底氣,才能真切把握群眾意愿、吸收群眾智慧,才能進一步改進代表工作、完善代表工作,使代表工作真正在為代表反映人民意愿方面發(fā)揮充分而有效的服務保障作用。
準確把握“我是誰”,找準自身定位
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共產(chǎn)黨的干部,無論官階大小,身居何職,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的本質(zhì)屬性永遠不能變。弄清“我是誰”,對于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至關重要,“我是誰”是“為了誰”和“依靠誰”的前提和基礎,弄明白“我是誰”方知“為了誰、依靠誰”,只有弄清“我是誰”,才能準確地給自己定位,才能清楚同群眾的關系。“我是誰”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既是一種角色定位,也是一種認識理念。
對于專門從事代表工作的我們來說,把握好“我是誰”極其關鍵。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的利益代言人,對于人民群眾,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他們服務,對于人大代表,我們是他們的直接服務者。所以如何把握好“我是誰”,既是職責所在,更是我們做好代表工作的前提。我們應從黨和國家的大局出發(fā),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通過服務代表實現(xiàn)服務人民群眾,從個人做起、從崗位做起、從點滴做起,既要為代表了解人民群眾愿望和要求提供幫助,又要直接依靠人民群眾改進和完善服務代表的工作。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扎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政策水平,淵博的文化儲備,敏銳的法治思維,專精的工作能力,同時結合自身工作,真正從思想根源上明白“我是誰”。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跟黨紅心永不變,為民誠心始不渝。
我們知道,力大無比的安泰最后死了,因為他離開了能夠給他帶來源源不斷力量的大地母親。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長期執(zhí)政的政黨,已經(jīng)執(zhí)政幾十年,身為這樣一個政黨的黨員,更應當從“安泰之死”中汲取教訓,時刻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經(jīng)受住“四個考驗”,化解好“四個危險”,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取得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