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大節假日,如果家里擺放幾盆盛開的鮮花,會更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但是家庭養盆花在正常的栽培條件下,往往難以如愿以償。于是人們就常利用“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即人為地控制花卉的生長環境,改變其開花習性,達到提前開花或推遲開花的目的。
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的方法很多,在家養條件下,可以采取以下幾種。
1、調節溫度。
(1)增溫。一些春季開花的花卉,如牡丹、落葉杜鵑、碧桃、梅花、海棠、金盞花、瓜葉菊和大巖桐等,在冬季加溫后,都要以打破休眠而提前在元旦或春節時綻蕾開花。不同花卉,要求加溫的時間也不同,如加溫到20~25℃,垂海棠可提早開花15~20天,牡丹提早開花30~35天,杜鵑提早開花40~50天。
還有些花卉如大麗花、茉莉、白蘭花、非洲菊、美人蕉等,在秋季氣溫下降前,移入溫室加溫,可在深秋、初冬繼續開花,延長開花時間。
(2)降溫。可以延長休眠期,推遲開花。如一些春暖開花的花卉,到春季仍控制在4~6℃的低溫條件,即可延遲開花。園林工人常利用這種辦法,使很多花卉在“五一”“十一”開出艷麗的花朵,進行節日布置。
2、改變光照。
(1)遮光。一些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紅、葉子花等,要在秋、冬日照較短時才能開花。可根據這一習性,在七、八月份采用罩黑紙罩、移入暗室等辦法,對它們進行短日照處理,就可提前在國慶節開花。同樣,適當遮光可以延長含苞待放花卉的開花時間。
(2)加光。可以推遲花期。如讓菊花在元旦、春節開花,在秋季進行夜間燈光照射,屆時即可開花,迎接佳節。
另外,人們還采用晝夜顛倒的辦法,改曇花夜間開花為白天開花。其做法是:當曇花花蕾有手指大時,白天用黑紙罩遮光或移入暗室,夜晚用燈光照射,這樣晝夜顛倒8~9天,曇花就會在上午8~10點鐘開放。
3、控制水肥。利用高溫干早迫使一些花卉提早落葉進入休眠,以加速花芽分化,或在適當時候人為控制水肥使其落葉,或摘除葉片。均可使一些花卉提早開花。如玉蘭、海棠、丁香、紫藤、榆葉梅等,春天開花后經過充分的營養生長,8月份使其受旱并摘除葉片,到國慶節可開第二次花。
另外,通過改變播期、修剪、摘葉等栽培措施,也能起到提早花期或推遲花期的作用。
4、藥劑處理。利用乙醚乙烯、乙氯乙醇、萘乙酸、秋水仙素、920等生長刺激素處理,可以解除休眠,刺激生長,促使多種花木提前開花。
當然,控制花期的技術比較復雜,不大容易掌握。只有熟悉花木生長開花習性,多向有經驗的花工請教,并且多實踐,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