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當前四川畜牧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009年以來,全省畜牧系統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主線,按照“止滑提速,加快發展”基調,在危機中尋機遇,逆境中求發展,克服了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國際金融危機負面影響逐漸加劇,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畜牧業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的勢頭。據行業快報,上半年全省肉類總產量511.67萬噸,同比增長7.15%;禽蛋產量80.52萬噸,同比增長8.15%;奶產量29.89萬噸,同比增長5.60%。

    一、當前我省畜牧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生豬產業

    生豬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生豬產業發展要從整個全國大市場角度來分析。2007年以來,高額養殖利潤和國家對CPI宏觀調控而出臺的一系列生豬扶持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養殖的積極性,養豬戶紛紛補欄擴產,民間資本也大量涌入生豬養殖業,生豬生產全國性快速恢復發展,母豬存欄大量增加。今年生豬出欄相對集中,產能出現過剩,生豬價格逐日下行,養殖效益大幅度下滑,目前進入周期性虧損期。

    1、前期存欄增加,形成出欄高峰。資料顯示,2007年末全國能繁母豬4233.83萬頭,同比增長7.89%。2008年全國生豬規模戶達到242.13萬戶,比2007年新增17.70萬戶。按照生豬生產周期計算,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漸形成出欄高峰。對全國200個縣抽樣調查顯示,2009年5月調查村生豬出欄56.67萬頭,比去年同期增加14萬頭。我省情況同樣如此,據行業快報,上半年全省生豬出欄4784.07萬頭,同比增長5.83%。

    2、外埠需求減少,豬肉出口外銷量繼續下降。受金融危機影響,主銷區很多企業停產停工,外來務工人員大量返鄉,直接導致豬肉需求量下降。加之隨著生產條件逐漸改善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近幾年一些主銷區生豬生產發展很快,自給能力增強。如東北地區已經由傳統銷區轉變為主產區,遼寧省去年外銷活豬420多萬頭,吉林省今年上半年預計外銷430萬頭;廣東省自給能力也有所提高,本省生豬市場占有率由去年同期的45%提高到55%。我省今年活豬出省增加(主要是重慶、云南市場),分割肉出口外銷形勢不容樂觀。據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1~5月全省出口凍豬肉8824.07噸,同比減少23.9%。省商務廳對部分規模以上重點企業統計,1~5月豬肉外銷12.5萬噸,同比下降7.39%。另據全省產地檢疫統計,上半年全省活豬產地檢疫2855.69萬頭(不含農民自宰自食部分),其中銷往省外331.3萬頭,同比分別增長3.6%和17.1%。

    3、省內消費增加,生豬屠宰量上升。今年農民工大量返鄉、災后重建援建人員入川等因素促進了省內豬肉消費量的增長。商務廳對部分規模以上重點企業統計資料顯示,5月份豬肉省內銷售5.71萬噸,同比增長12%。另據省調查隊資料,一季度全省農村人口人均購買豬肉3.65公斤,同比增長2.03%。由于省內消費增加,屠宰加工企業紛紛調整經營方向,增加屠宰量,開拓省內鮮銷市場。據省商務廳對241家規模以上屠宰加工企業統計,1~-5月共屠宰生豬842.42萬頭,同比增長41.58%。

    4、當前存欄數量穩定,略偏高,年內仍將處于出欄高峰。據行業統計,我省6月末生豬存欄6245.31萬頭,同比增長4.17%,存欄總量處于歷史高位。48個生豬調出大縣近3個月生豬存欄量保持在3600~3620萬頭,同比增長3%左右。另據了解,今年前幾個月全國生豬存欄在4.45~4.55億頭范圍內波動,數量相對穩定,但仍然高于4.1億頭的調控目標,說明下半年仍將有大量生豬出欄,市場供應充足。

    5、能繁母豬占比高,種豬銷量平穩,豬群結構積極調整。能繁母豬存欄變化是反映后市生豬供給的“晴雨表”。我省6月末能繁母豬649.28萬頭,占生豬存欄比重為10.40%,高于正常年份9%的水平。從種豬場后備母豬的銷售情況看,銷售價格呈現下跌趨勢,銷售量略有增長。據對省內68個定點縣部分種豬場調查,5月份25-30公斤的后備母豬價格為950元左右,環比下跌9.43%,銷售量環比增長7.49%。調查顯示,前兩年養殖效益好,規模養殖戶獲利較多,已具備一定實力,抗市場風險能力提高;同時他們對本輪生豬價格下跌有預期,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所增強,并沒有因豬價下跌出現恐慌。很多規模養殖戶把養豬作為主業,對生豬生產仍有信心,當前正順應市場淘汰劣質能繁母豬,選留優質后備母豬,以增強競爭力。

    6、豬價持續下行,當前處于低位徘徊,生豬養殖出現虧損。我省今年生豬價格走勢與全國其他省市基本相同。2月開始,呈現快速下跌趨勢,特別是4月下旬,國外爆發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對養豬戶和消費者造成較大的心理恐慌,養豬戶大量拋售生豬,同時消費量明顯減少,加速了豬價下跌。短短幾天,每公斤豬價就下跌了近2元。4月30日,世衛組織將“豬流感”更名為甲型(H1N1)流感,并稱該流感傳播與豬無關,消除了養殖戶和消費者的顧慮,消費需求有所回升,加之4月下旬豬糧比價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后,政府及時啟動凍豬肉應急儲備計劃,提升了養殖戶對市場的預期,5月第2周以來,豬價快速下跌的勢頭得到遏制,周跌幅保持在1-2%左右,低于2-4月的跌速。進入6月以來,價格基本穩定,波動更小。據全省36個定點縣集市價格調查,6月30日仔豬、活豬、豬肉價格分別為10.64元/公斤、8.24元/公斤、15.21元/公斤,同比分別下跌54.43%、50.42%和34.50%,環比略有增長;豬糧比價為4.71:1,低于5.5:1的盈虧平衡點。

當前我省生豬價格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每公斤仔豬、活豬、豬肉價格分別低4.39元、1.13元和0.2元。特別是仔豬價格,為全國最低。農戶養豬已出現虧損,自繁自養育肥DLY三元雜交豬基本保本。據調查,目前我省自繁自養育肥DLY三元雜交豬,每頭成本約為900元(其中20公斤仔豬成本180元,飼料成本600元(240多公斤飼料,廠家直銷價2.46元/公斤),人工50元,藥物、水電、折舊等其他費用70元)。按當前DLY三元雜交豬9.0元/公斤、出欄活重100公斤計算,剛能保本。但是一些參與產業化經營的養殖戶,由于實行保護價收購或風險補貼,當前出欄生豬仍有一定養殖效益。如資陽雁江區東庵合作社在飼料配送過程中每噸優惠200元,社員每出欄一頭生豬補貼50元,目前養殖戶仍可獲利50元以上。

    盡管豬價下跌幅度大,養殖出現虧損,但目前我省并未出現大量宰殺母豬和“賣豬難”現象。

    7、后市判斷。從近年四川豬價與全國走勢關系規律來看,四川受全國豬價影響比較大,通常是在其他省市豬價拉動下出現漲跌,時間滯后于其他省市。全國豬價從6月初小幅回升,當前四川每公斤活豬價格低于全國平均1元多,近期在全國豬價回升拉動下,四川豬價會略有回升。但從目前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后備母豬補欄和豬肉需求的情況看,如無突發因素的影響,生豬價格還將可能較長時間在低位震蕩。

    (二)牛羊產業

    1、肉牛肉羊生產情況。盡管牛羊肉尚未成為肉類消費的主產品(牧區除外),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結構改善,對牛羊肉需求不斷增長。近年來,我省肉牛、肉羊養殖穩步發展,牛羊肉供求基本平衡,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養殖效益良好。據行業統計,上半年全省牛出欄145.36萬頭,同比增長10.42%,羊出欄1139.55萬只,同比增長4.96%;6月末,牛存欄1155.84萬頭,同比增長1.74%,羊存欄2064.70萬只,同比增長5.02%。隨著氣溫升高,最近牛肉、羊肉價格略有回落,但仍處于高位,當前價格分別為30.82元/公斤和32.72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8.83%和9.03%。按目前價格測算,農民出欄一頭肉牛可獲利1500元,出欄一只肉羊可獲利200元。

    2、奶牛生產情況。我省不是奶牛主產省,奶牛存欄量常年保持在18萬頭左右(6月末全省存欄量為18.12萬頭,同比增長10.92%),分布相對集中,以成都、眉山和南充三市為主(占全省奶牛存欄2/3)。去年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牛奶價格從4.3元/公斤驟然降至3.6元/公斤左右,降幅達到16.28%。之后保持平穩,今年年內波動區間在0.2元/公斤以內,目前價格為3.52元/公斤,每公斤高于全國平均價格1元左右。


    (三)家禽產業

    我省小家禽畜生產保持了比較強勁的增長勢頭。據行業統計,上半年家禽出欄5.67億只,同比增長5%,兔出欄9231.1萬只,同比增長9.69%;6月末家禽存欄5.38億只,同比增長6.13%,兔存欄6481.57萬只,同比增長7.96%。

    相比其他畜種,蛋雞、肉雞規模化程度更高,養殖業主信息渠道多,對市場把握更準,加上生產周期短,一般蛋雞從育雛到產蛋僅需要3個半月時間,肉雞出欄僅需2個月左右,因此家禽產品的供求關系可在短期內得到調整,養殖業主也可以根據效益情況隨時調整生產,生產的可控性更強,效益相對穩定。從近兩年活雞、雞蛋價格走勢也可以看出,價格基本穩定,波動較小。活雞價格波動區間在2元/公斤左右,當前價格為17.47元/公斤;雞蛋波動區間在1元/公斤左右,當前價格8.78元/公斤。

    (四)飼料

    我省今年年內飼料價格表現平穩,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玉米價格明顯回落。當前玉米、育肥豬配合飼料均價分別為1.73元/公斤和2.72元/公斤,同比分別下跌10.36%和0.37%。 

    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我省玉米價格相對較高。但今年2月以來,其他省區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全國平均價格每公斤提高了0.1元左右,目前我省與全國平均價格差距縮小,每公斤高0.1元左右。


    二、當前畜牧經濟運行的特點

    (一)現代畜牧業發展提質擴面。一是現代畜牧業試點成效顯著。資陽、遂寧、眉山抓住機遇,積極轉變生產方式,健全保障體系,創新發展機制,探索出了適合當地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上半年三市肉、蛋、奶產量達到94.68萬噸、14.01萬噸和8.54萬噸,分別占全省的18.5%、17.41%和28.56%,同比增長速度分別高于全省平均4.22、2.84和8.29個百分點。二是全省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加快。由于試點成效明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現代畜牧業試點提質擴面,建設現代畜牧經濟強省的新要求,出臺了《關于深化試點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四川省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規劃綱要》,并在資陽召開了我省畜牧業發展歷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現代畜牧業提質擴面工作會議,現代畜牧業發展由局部試點轉向重點推進。今年已落實的中央和省級現代畜牧業發展項目資金就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32.91%。

    (二)畜牧業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加快。今年以來,各地結合災后重建,按照“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思路,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嚴格項目監管。上半年我省開工建設畜牧業重大項目105個,累計到位投資34.29億元(其中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7.17億元,社會自籌資金26.5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8.95億元,完成率達到84.43%。投資總額比去年明顯增加,實施進度明顯加快。

    (三)畜牧業災后重建統籌推進。今年是我省災后重建工作關鍵的一年。各地根據重建規劃,將災后重建與現代畜牧業發展有機結合,以重建為契機,著力提升畜牧業現代化。截至6月底,全省畜牧業生產基礎設施、畜牧業服務體系建設以及畜牧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三方面開工重建項目114個,其中在建104個,完工10個,累計完成投資8.95億元。39個重災縣共恢復重建圈舍846.81萬平方米,占規劃的41%;種畜禽場43個,占規劃的54%;畜牧獸醫站138個,占規劃的13%;修復草地40.41萬畝,占規劃的17%;補欄畜禽2445.34萬頭(只),恢復生產能力65%。

    (四)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加大。針對今年畜牧業發展的嚴峻形勢,特別是生豬價格快速下跌,養殖出現虧損,農民牧業增收難度加大的狀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一是中央和省相關部門年初就分別發布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4月下旬,當豬糧比價跌至6:1左右,我省又迅速啟動了調控預案的三級響應機制,實施了豬肉增儲計劃,對提升養殖戶市場預期,穩定生豬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為緩解生豬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今年我國大量減少了豬肉進口。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口鮮、凍豬肉4.4萬噸,同比下降了61.7%。三是近日財政部、農業部和商務部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2009年將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直接與鮮活農產品產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建設農產品直接采購基地,發展農產品從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同時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保護生產者利益。四川作為15個試點省份之一,將直接受益。

    (五)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一是扎實抓好春防工作。為繼續保持我省大災之后無大疫的良好局面,按照早行動的思路,我省于4月10前,全面完成了春防工作。據統計,全省共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36816.56萬羽,豬口蹄疫4744.08萬頭,牛羊口蹄疫2337.96萬頭,豬瘟4718.89萬頭,高致病性豬藍耳病4649.82萬頭。春防結束后,又組織對免疫質量進行了抽查,共采集畜禽血清6639份,進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O型口蹄疫、亞洲I型口蹄疫、豬瘟和新城疫抗體監測,合格率分別為81.11%、93.34%、75.76%、85.06%和92.15%,均已達到和超過規定的水平。二是積極應對甲型H1N1流感。我省按照“高度重視、積極應對、聯防聯控、依法科學處置”的原則,通過周密部署防控工作,及時完善應急準備,組織開展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有效開展了對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三是提前啟動夏防工作。目前全省夏防工作已經全面部署。

    (六)畜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良好。今年是農業部確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執法年。上半年,我省結合實際,積極開展了以生鮮乳、飼料、獸藥及獸藥殘留、無公害畜產品為重點的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1-6月,省畜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共抽檢飼料2405批次、獸藥產品356批次、畜產品1720批次,飼料平均合格率91.1%,獸藥平均合格率88.6%,飼料獸藥平均合格率均高于去年水平,畜產品中抗生素、生長素、色素、瘦肉精、蛋白精(俗稱“三素兩精”)等違禁物質均未檢出,磺胺等藥物殘留均未超標。上半年全省未發生一起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三、當前畜牧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當前,我省畜牧業正處于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處于現代畜牧業試點提質擴面全面推進的關鍵階段,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近段時期以來,受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畜產品安全事件頻發和產業階段調整變化等多方面綜合影響,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主要問題一是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出現虧損。我省農民人均牧業收入中,生豬產業貢獻最大,占近2/3。但近年生豬價格極不穩定,波動加劇,頻率高,對農民增收影響甚大。特別是今年2月以來,生豬價格出現大幅下行,目前僅相當于去年的50%左右,生豬養殖已進入虧損期。二是國際金融危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對我省畜牧業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國際市場豬肉需求萎縮、價格回落,導致豬肉出口繼續減少;主銷區企業停產停工,農民工大量返鄉,畜產品消費疲軟,生豬外銷減少,對我省外向型畜牧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三是規模化良種化水平以及生產組織化程度不高。2008年全省生豬規模養殖比重比全國低近24個百分點,生豬良種面低5個百分點,牛良種面低18個百分點。另外,我省畜牧專合組織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農戶參與度不夠高,同時實力不夠強,在維護養殖者利益、引導生產方向、組織產品銷售、抵御市場風險等方面作用發揮還不充分。四是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嚴峻。境外疫情多發,國內重大動物疫病源分布較廣,加之畜禽疫病復雜多變,防控難度有所增大。五是畜產品質量安全面臨新的挑戰。目前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社會關注的焦點,各國嚴格控制進口標準,消費者對質量安全要求提高。小的問題、個別事件容易炒作放大,對產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而我省散養戶比重高,產業鏈條長,推進標準化生產難度大,加之監管的質量標準、技術支撐、檢驗檢測體系處于發展初期,畜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仍然不少。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積極應對豬價波動,穩定發展生豬生產。一是深入分析當前豬價下跌原因,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保護生產積極性。供需關系發生逆轉是本輪豬價下挫的根本原因。目前要扎實做好凍豬肉增儲工作,增強養殖戶市場預期;積極引導養殖戶擇機淘汰劣質能繁母豬,選留優質后備母豬,保護生產能力;指導養殖戶適應市場,調整結構,發展小家禽畜;加強產銷銜接,努力開拓省外和國際市場。二是找準生豬產業發展制約因素,著力建立生豬生產穩定發展長效機制。市場決定生產是生豬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為此,要加快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結合四川實際,發展年出欄100頭生豬的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通過提高生豬質量搶占市場;要大力推行“六方合作+保險”、“寄養”、“訂單養殖”等產業化經營機制,建立風險基金、保護價收購、利潤返還、吸納入股等利益分享和分險分攤機制,促進生產、加工、流通環節形成相互依存、緊密相連的利益關系。

    (二)加快生產方式轉變,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是否有先進的生產方式,是衡量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標志。要轉變生產方式,一是從生產角度,要建立規范標準的養殖體系。發展以標準化養殖為基礎、適度規模為主導的優質畜禽養殖小區;發展“龍頭企業+養殖小區+適度規模養殖戶”的受控養殖場和出口備案養殖場,構建規范健康的生產體系。二是要從產業化經營角度,要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畜產品精深加工程度決定現代畜牧業發展速度。要注重培育和引進龍頭加工企業,以加工促發展,以加工帶基地,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要支持加工企業自主創新,適應市場對畜產品多樣化、優質化、快捷化需求,多角度、深層次開發新產品,增強市場占有率。三是從生態角度,要積極發展種養結合的畜牧業循環經濟。要充分發揮種(養)植業互補優勢,根據畜牧業發展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推行“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的生產模式;要根據水環境容量和土地對糞污的承載能力,結合種植業對有機肥的需求,合理布局養殖基地。

    (三)加強保障體系建設,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一是切實加快良種繁育,提高畜禽品質。近年全國各省市畜牧業發展步伐普遍加快,畜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市場競爭日益加劇,我省畜產品要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品質是基礎。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科研力度,依靠大學和科研機構,培育優良瓶中;另一方面要加強推廣和應用,形成生產力。二是切實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提高疫病風險防范能力。要強化免疫工作。強化免疫培訓、健全免疫檔案,加強免疫信息報告,將集中免疫與日常免疫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防疫、免疫工作;要強化檢疫監督。擴大監測范圍,提高監測頻率,建立健全疫病防控監測制度,加強疫情監測和報告,健全防疫制度,加強養殖場防疫管理,降低發病率,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執法行為,切實加強動物衛生執法監督力度;要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強化應急準備,落實防范措施,增強處置突發疫情的能力。三是切實加強投入品和畜產品監管力度,提高質量安全水平。要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厲的紀律、最扎實的工作,切實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要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監管,從源頭上控制畜產品質量;加強養殖監管,加快牲畜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規范養殖檔案,加強對禁用藥、限用藥和休藥期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畜產品市場監管,加快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逐步完善監測手段和監測標準,推行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完善畜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制度。

    四、下半年四川畜牧經濟形勢預測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逐步加深和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進一步蔓延,畜牧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市場波動加劇,疫病和質量安全風險加大。根據當前我省畜牧經濟形勢,結合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和畜牧業政策因素影響,考慮畜產品價格波動的周期性規律,預計下半年:

    畜牧業生產方面:生豬生產隨著國家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各類民間資本的進入,將在下半年產生效應,生豬產能將進一步擴大。但由于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并在低位振蕩,養豬效益銳減甚至虧損,養殖戶積極性將顯著降低,社會資本進入將明顯放緩,生豬生產結構將發生調整。隨著國家增加豬肉儲備計劃的落實,價格將趨于穩定,在第四季度消費旺季可能出現反彈并延續至明年春節前。全年生豬生產將繼續增長。牛羊禽兔由于受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消費比較穩定,價格將保持高位運行,波動區間收窄。全年生產將保持增長勢頭。

    畜牧業大項目建設方面:由于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畜牧業發展,特別是隨著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臺,將繼續刺激畜牧業大項目投資,全年社會投資總額將超過年初目標和預期50%以上。

    畜牧業災后重建方面:隨著今年重建資金的落實到位,下半年各項重建任務將全面鋪開,建設進度將進一步加快,預計將順利完成全年重建目標。

    農民牧業增收和畜牧業產值方面:由于歷年來生豬產業對我省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貢獻在60%以上,今年生豬價格大幅下跌,我省農民人均牧業增收難度加大,如下半年豬價趨穩回升,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將有所增長。隨著畜牧業投資拉動效應和產能提高,全年畜牧業產值在去年基礎上將保持平穩增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云南省陸良縣生豬產業發展現狀、措施及建議
農村新報報道:打造三美畜牧業 荊楚肉香飄全國
河南畜牧養殖概況
畜牧局2009年服務企業措施得力,成效明顯
恩施市春季畜牧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鹽亭推進畜牧業標準化生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桂平市| 吴旗县| 鹤壁市| 仙居县| 安徽省| 蓬安县| 当涂县| 崇阳县| 客服| 潜江市| 玉门市| 桑日县| 绥芬河市| 儋州市| 玛纳斯县| 遂川县| 武胜县| 巴里| 湘阴县| 白河县| 偏关县| 焦作市| 潢川县| 色达县| 三江| 江陵县| 巴楚县| 介休市| 奉化市| 南平市| 通山县| 古田县| 莒南县| 南雄市| 西林县| 汶上县| 胶州市| 无极县| 体育|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