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yǎng)綠蘿
綠蘿又名黃金葛、魔鬼藤、黃金藤等,天南星科,藤芋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綠蘿的莖蔓粗壯,可長達數(shù)米,莖節(jié)處有氣根。幼葉卵心形,剛繁殖的幼苗葉片較小,色較淡,隨著株齡的增長,成熟的葉片則為長卵形,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濃綠色的葉面鑲嵌著黃白色不規(guī)則的斑點或條斑。
綠蘿枝繁葉茂,耐蔭性好,終年常綠,有光澤。冬季,戶外草木枯萎凋零,而室內(nèi)的綠蘿卻郁郁蔥蔥,是室內(nèi)觀葉佳卉
綠蘿的莖蔓生長速度較快,人們常做柱藤式栽培,即在花盆中央豎立支柱,支柱上包扎一些棕毛,支柱的直徑達10厘米至12厘米,然后盆中栽種3株至4株幼苗,使其莖蔓圍繞柱子攀援生長。也有把綠蘿栽植于花盆中,置于花架上,讓其莖蔓懸掛而下,如同綠簾,別具風(fēng)趣。
綠蘿原產(chǎn)印度尼西亞群島,在熱帶地區(qū)常攀援生長在巖石和樹干上?,F(xiàn)在國內(nèi)上海、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均有養(yǎng)植
綠蘿性喜高溫、多濕、半陰的環(huán)境,不耐寒冷,適生溫度為15℃至25℃,15℃以下生長緩慢,越冬溫度不低于10℃。它對溫度反應(yīng)敏感,夏天忌陽光直射,在強光下容易葉片枯黃而脫落,夏天在室外要注意遮陽。
綠蘿冬季在室內(nèi)明亮的散射光下能生長良好,莖節(jié)堅壯,葉色絢麗。
綠蘿生長期間對水分要求較高,除正常向盆土補充水分外,還要經(jīng)常向葉面噴水,做柱藤式栽培的還應(yīng)多噴一些水于棕毛柱子上,使棕毛充分吸水,以供繞莖的氣生根吸收。
綠蘿可每2周施一次氮磷鉀復(fù)合肥或每周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使葉片翠綠,斑紋更為鮮艷。
綠蘿一般采用扦插法繁殖,因其莖節(jié)上有氣根,扦插極易成活。扦插時間在4月至8月,扦插時剪取莖蔓15厘米至20厘米長一段為插穗,剪去下部的葉片,僅留頂端葉片1至2個,斜插于沙床中,然后淋透水,保持濕潤,以后要經(jīng)常向插穗的葉面噴水,約十幾天就能生根。
綠蘿也可用頂芽水插,方法是剪取嫩壯的莖蔓20厘米至30厘米長為一段,直接插于盛清水的瓶中,每2天至3天換水一次,10多天就能生根成活。
盆栽綠蘿由于受到盆土的限制,栽培時間過長后容易使植株老化,葉片變小而脫落,一般栽培2至3年就得進行換盆或修剪更新。
綠蘿盆栽苗當苗長出栽培柱30cm時應(yīng)剪除,當腳葉脫落達30%-50%時,應(yīng)廢棄重栽。
綠蘿整形修剪在春季進行,當莖蔓爬滿棕柱、梢端超出棕柱20厘米左右時,剪去其中2-3株的莖梢40厘米。待短截后萌發(fā)出新芽新葉時,再剪去其余株的莖梢。由于冬季受凍或其他原因造成全株或下半部脫葉的盆株,可將植株的一半莖蔓短截1/2,另一半莖蔓短截2/3或3/4,使剪口高低錯開,這樣剪口下長出米的新葉能裉快布滿棕柱。
綠蘿的原始生長條件是在參天大樹遮蔽的樹林中,向陽性并不強,在北方的秋冬季,為補充溫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要增加光照度。方法是把綠蘿擺放到室內(nèi)光照最好的地方,或在正午時搬到密封的陽臺上曬太陽。同時,溫度低的時候要盡量少開窗,因為極短的時間內(nèi),葉片就可能被凍傷。
在北方,室溫10℃以上,綠蘿可以安全過冬,室溫在20℃以上,綠蘿可以正常生長。一般家庭達到這個溫度問題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溫差過大,同時也要注意葉子不要靠近供暖設(shè)備。在保證正常溫度的條件下,加大濕度對綠蘿的生長極為有利。
綠蘿秋冬季的澆水量應(yīng)根據(jù)室溫嚴格控制,供暖之前,溫度較低,植株的土壤蒸發(fā)較慢,要減少澆水,水量應(yīng)控制在原來的1/4-1/2之間。即使供暖之后,澆水也不可過勤,澆水要少向盆中澆,應(yīng)由棕絲滲水。另外,還應(yīng)向棕柱的氣生根生長處噴水,以減少因蒸發(fā)過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冬季澆的水以晾曬過一天后的水比較好,水過涼容易損傷根部。
北方的秋冬季節(jié),綠蘿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因此應(yīng)減少施肥。入冬前,以澆噴液態(tài)無機肥為主,時間是15天左右一次。入冬后,施肥以葉面噴施為主,通過葉面上的氣孔噴施為主,通過葉面上的氣孔吸收肥料,肥效可直接作用于葉面。
綠蘿病蟲害少,偶爾有病蟲害的時候,噴射4%的樂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