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祚寺雙塔:經歷戰火洗禮矗立至今
永祚寺雙塔,又名凌霄雙塔,是山西省會太原現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永祚寺內的兩塔猶如一對孿生姊妹,相映成趣。
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先建的“文峰塔”,一個是后建的“舍利塔”。
雙塔巍峨俊秀,是我國雙塔之最。
三晉樓城俯首看,一聲長嘯倚欄桿。
振衣絕頂青云濕,酌酒危峰白日寒。
矗矗蒼龍擎宇宙,綿綿紫氣發林巒。
我來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覺世界寬。
——明·李溥
當向太原人問起當地的標志性建筑的時候,脫口而出的答案必然是位于城市東南隅的郝莊村南山崗永祚寺內的雙塔,昔日太原舊八景之中,就有“雙塔凌霄”一景。1985年太原市首開全國先河,發布了自己的市徽,雙塔作為龍城悠久歷史的象征,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
永祚寺之名,有“永遠流傳”之意,由于雙塔知名,所以通常也被叫做雙塔寺。雙塔建造于明萬歷三十六年-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08年-161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有“凌霄雙塔”“文筆雙峰”之美稱。雙塔南北對峙,兩塔平面均呈八角形,層數皆為13層,塔高約54.8米。北塔名為舍利塔,由高僧佛登法師設計并主持興建,距離舍利塔60米,與其相映成趣的南塔名為文峰塔、文宣塔,是當地士紳為“興文運”所建,建造時間略早于北塔。建成以來,飽受風霜,也曾經歷過戰火洗禮的永祚寺雙塔,一直矗立至今。
小的時候,曾經聽家里的長輩講過魯班襄助建造雙塔的傳說。初中時的一個清明節,學校組織同學們前往烈士陵園祭奠先烈,獲得了近距離一睹其真容的機會。
當時的情形,如今想來已經有些模糊,印象中在進塔前,大伙兒在塔下抬頭觀望許久。還記得塔內每層塔中央,有一個類似于“下水道口”的構造。
時隔多年后,大學時趁著假期,在和同學一起前往永祚寺游覽時,再次收獲了登臨塔頂的機會,沿著螺旋形的樓梯拾階而上,階梯窄而陡,越往上行,階梯愈窄。登臨塔頂,于其上俯瞰,萬千風光,一覽無遺,盡收于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亦不免產生“我來欲把星辰摘”的沖動。
提到雙塔,就不能不提到雙塔旁牡丹園內的牡丹。牡丹有著“國色天香”的美譽,而永祚寺內的牡丹,更是綺麗非常。其中,被稱為“明代牡丹”,花齡達三百多年的七株“紫霞仙”,便是其中的代表。
每年4月末5月初,春夏交替之際,便是牡丹的花期。每逢這個時候,這里便會舉辦牡丹節,其時數千株牡丹盛放,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瑰麗異常。置身其間,方知牡丹“花中之王”的盛名不虛。
作為太原市現存最高的古建筑,數百年來,雙塔見證著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如今,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同時,市內也不斷有新的標志性建筑落成。縱然如此,雙塔仍將是矗立在每一個龍城兒女心頭不可磨滅的刻印。
是謂:牡丹常開,雙塔永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