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詩歌大國,伴隨詩歌的興盛,出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詩歌評論的文體——詩話。詩話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論詩的文體,是一種漫話詩壇鐵事、品評詩人詩作、談論詩歌作法、探討詩歌源流的著作。
在我國古今浩瀚的書籍中,有許多書在標題上注有'詩話',如《六一詩話》、《歐公詩話》、《隨園詩話》等等。
詩話的內(nèi)容正如宋代的詩話作者許顗在他所著的《彥周詩話》中說:“詩話者,辨句法,備古今,紀盛德,錄異事,正訛誤也。”歸納起來也就是兩大類,一類是 '評論',即品評歷代詩人詩作,詮釋名篇佳句,探討詩歌的源流、體制和技法等;另一類則是記載詩壇掌故、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歷代詩人的逸聞軼事。而實話的體例,則“大半是偶感隨筆,信手拈來,片言中肯,簡煉親切,是其所長。”(朱光潛《<詩論>抗戰(zhàn)版序》)詩論>
詩話寫作之風,起源于宋代,亦盛行于宋代,明清兩代次之。較著名的詩話作品有宋代歐陽修的《六一詩話》、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詩說》、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明代楊慎的《升庵詩話》、清代王世禛的《帶經(jīng)堂詩話》、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以及近代梁啟超的《飲冰室詩話》等著作。而《歷代詩話》、《歷代詩話續(xù)編》、《清詩話》等,輯集了歷代重要的詩話著作共計109種。
宋代歐陽修的《六一詩話》是第一部以“詩話”命名的著作。《六一詩話》一卷,共二十八則。該書原名《詩話》,因后代詩話作品增多,為防止混淆,后人改稱《六一詩話》。
而宋代嚴羽的《滄浪詩話》則是歷代詩話中,影響最大的一部。這是一部以禪喻詩,著重于談詩的形式和藝術(shù)性的詩歌理論著作。嚴羽,南宋詩論家、詩人,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浪逋客,邵武莒溪(今屬福建)人。
《滄浪詩話》全書分為“詩辨”、“詩體”、“詩法”、“詩評”和“考證”五部分。“詩辨”是全書總綱, 闡述了論詩宗旨;“詩體”、“詩法”、“詩評”著重探討詩歌體質(zhì)、流派、風格以及品評詩人等;“考證”是對某些詩篇及作者進行考辨。 《滄浪詩話》一書對后世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