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姓氏都曾經做過皇帝,漢朝劉姓、隋朝楊姓、唐朝李姓、宋朝趙姓、明朝朱姓等等,很多人對這些單字姓氏建立的王朝或政權都非常熟悉,至于復姓建立的王朝或者政權有什么,很多人也能回答出幾個,例如晉朝司馬姓、金朝完顏姓、遼朝耶律姓等等幾個,但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復姓都做過皇帝,今天小編就一一介紹這些做過皇帝的復姓,有些你可能聽都沒聽過(注:元朝皇室姓氏孛兒只斤、清朝皇室姓氏愛新覺羅不在介紹范圍。)
稱帝
一、公孫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原為新朝官吏的公孫述見天下大亂,在蜀地稱帝,建國號“大成”,定都成都,年號“龍興”,與群雄爭奪天下,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漢光武帝劉秀派兵招降公孫述,公孫述拒絕,次年,大司馬吳漢(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受命征討,同年11月攻占成都,公孫述戰死,享國12年的大成政權滅亡。
影視劇中的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
二、司馬
公元265年,曹魏權臣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退位,建國號“晉”,史稱“西晉”,是為晉武帝,定都洛陽,年號“泰始”,公元280年,晉武帝派兵滅掉東吳,統一全國,公元316年,西晉王朝滅亡,公元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朝,史稱“東晉”,公元420年,劉裕篡位,建立劉宋王朝,東晉滅亡。
三、慕容
歷史上慕容姓建立的王朝和政權較多,有前燕、西燕、后燕、南燕。
前燕: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政權,公元337年,鮮卑族首領慕容皝稱帝,建國號“燕”,史稱“前燕”,公元370年,前秦滅掉前燕。
西燕: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政權,公元384年,前燕宗室慕容泓稱帝,史稱“西燕”,公元394年,后燕滅掉西燕。
后燕: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政權,公元384年,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稱帝,史稱“后燕”,公元409年,北燕滅掉后燕。(注:北燕皇室不姓慕容。)
南燕:五胡十六國時期割據政權,公元398年,慕容皝幼子慕容德稱帝,史稱“南燕”,公元409年,東晉滅掉南燕。
五胡十六國形勢圖
四、乞伏
公元385年,原為前秦大將的乞伏國仁,建國號“秦”,史稱“西秦”,公元400年,后秦滅掉西秦,公元409年,西秦宗室乞伏熾磐復國,史書仍稱“西秦”,公元431年,胡夏滅掉西秦。
五、赫連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連勃勃稱帝,建國號“夏”,史稱“胡夏”,公元431年,吐谷渾滅掉胡夏。
六、沮渠
公元397年,匈奴人沮渠蒙遜稱帝,建國號“涼”,史稱“北涼”,公元460年,柔然滅掉北涼。
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七、拓跋
公元386年,鮮卑人拓跋珪趁著前秦四分五裂,自立為帝,建國號“魏”,史稱“北魏”,是為北魏道武帝,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后經歷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等多位皇帝的勵精圖治,北魏達到鼎盛時期,后逐漸衰落,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魏滅亡。(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實行漢化改革,把皇室姓氏拓跋改姓“元”,所以北魏中后期,以及分裂后的東魏、西魏的皇室姓氏,均不姓拓跋。)
影視劇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
八、宇文
公元557年,西魏權臣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元廓退位,擁立堂弟宇文覺稱帝,建國號“周”,史稱“北周”,北周建立后,在與宿敵北齊的多次攻防戰中逐漸強大,公元577年,北周滅掉北齊,統一北方,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隋朝,北周滅亡。
九、耶律
公元91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國號“契丹”,定都上京(今屬內蒙古),后來國號前后由契丹改“遼”,遼又改契丹,公元1066年定國號“遼”,公元1125年,金朝滅掉遼朝。
十、完顏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號“金”,定都上京(今屬黑龍江),公元1125年,金朝滅掉遼朝,公元1127年,金朝再滅北宋王朝,公元1234年,大蒙古國滅掉金朝。
金朝疆域圖
為讀者介紹歷史的人與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