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特別是上班族整天忙忙碌碌,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成功到手=健康沒有”的窘境。5月13日,奧美廣告公司北京分公司一名年僅24歲的員工在上班期間猝死;兩天后,又一名就職于搜狐旗下一家游戲資訊網站的24歲員工在上班途中突發心臟疾病去世……“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些悲劇的背后,突顯的是當下不少上班族長期以來糟糕的身體狀態。對健康的疏于管理,造成年輕的生命過早地燃燒殆盡。
被很多上班族天天掛在嘴邊的“累”僅僅是一個信號,是我們承受壓力的能力在不斷下降。我們每個人都該意識到,自己的健康應該被當成事業一樣精心管理,應做好以下五步,最大限度地扼制這些威脅健康的因素發生。
第一步:建立扼制體質下降的意識。體質衰退是健康真正的“殺手”。現在有很多人感到精力上不濟、體力上不行,自己努力改變,該吃的吃了、該補的補了,但身體狀態卻沒有明顯提升。關注健康,最該做的是堅持每年做次體檢,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如果發現健康衰退,就應該積極去控制。世界衛生組織曾宣布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于自己,有專家也曾發表過觀點說,“人是自身健康的設計師”,可見,健康水平下滑時需要自己有“懸崖勒馬”的意識。
第二步:揪出自己的健康漏洞。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2年就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一共列出了20項威脅人類健康的因素,前10項按照嚴重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營養不良、性生活不健康、高血壓、吸煙、酗酒、飲用不潔凈的水和缺乏必要的醫療保健、缺鐵、由取暖和烹飪引起的室內污染、膽固醇過高和營養過剩。可以看出,其中很多健康“殺手”都跟不良生活習慣相關,盡早糾正健康陋習是健康管理的有力保障。
第三步:時刻關注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支撐人體的“兩條腿”。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身體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心理的影響。心情郁悶、精神緊張,身體抵抗力自然隨之下降。如果一個人能保持心理平衡,生病就少,即使得了病好得也快。從繁重的工作中掙脫出來,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快走、跑步等有氧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四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對人類壽命的影響比較復雜,不但涉及飲食、運動、睡眠等諸多方面,而且各因素間又會相互影響。但是,工作生活雖忙,上班族們也要盡量把自己的飲食、運動、睡眠習慣保持在一個規律的狀態上,加班熬夜后需要自己休息、調節。
第五步:保證每天都運動。 美國曾對25個州100余萬中老年人做過調查,就他們的日常運動程度與年死亡率進行對比分析,“動”與“不動”所產生的死亡率相差竟是6倍。 運動不僅幫人們延長壽命,還能增強體質、調節情緒,有助于預防肥胖癥、心腦血管等疾病。
科學的健康管理就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質鍛煉,綜合改善身心狀況,使人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大家要牢記,關注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長壽的“銀行”,走進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對健康的自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