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鞠丸出自于金元時期的醫家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越鞠丸,解諸郁。又名芎術丸”。本方由蒼術10g,香附10g,川芎10g,神曲10g,梔子10g組成。功效行氣解郁,為治療氣、血、痰、火、濕、食六郁證之代表方,證見胸膈痞悶,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現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溫開水送服。亦可按原方比例作湯劑煎服。
抑郁癥總屬中醫情志類疾病,包括郁證、百合病、梅核氣、臟躁等,抑郁癥的病機為氣機郁滯,臟腑功能失調。此病初多為氣滯,久則兼見瘀血、痰濁、化火、食滯等。朱丹溪據此首次提出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之說。其以氣郁為先,其它郁證相因為病,謂氣郁而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郁而成痰,痰滯而血不行,血滯而食不化,而成濕郁、熱郁、痰郁、血郁、食郁,既可單獨致病,也可轉化兼夾。其中以氣郁為要,氣機不暢是本病的根本。越鞠丸為通治六郁之劑,但以行氣開郁、疏肝理脾而治氣郁為主。香附,針對氣郁而設;川芎活血祛瘀,針對血郁而施,且為血中之氣藥,可助香附行氣之功,強化本方行氣為主的思路;蒼術苦、溫,燥濕健脾,以除濕郁;梔子瀉心肺之熱,解三焦之郁火;神曲消食導滯,以消食郁。
越鞠丸治療情志之郁,臨床用其化裁治療原發性及繼發性抑郁癥均有顯著療效,如老年人抑郁癥、中風后抑郁癥、輕中度抑郁癥等。
現代研究表明越鞠丸能有效改善抑郁癥模型小鼠自主活動減少、易受激惹等表現,升高抑郁癥模型小鼠腦組織中的5-羥色胺含量,降低血漿皮質醇含量,可增加慢性應激大鼠抑郁模型海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從而達到抗抑郁效果。
對越鞠丸全方及各單味藥分別進行抗抑郁活性研究表明,越鞠丸全方及香附、蒼術、川芎、梔子醇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其抗抑郁活性成分可能主要存在于蒼術、川芎兩味藥材之中。此外,研究發現越鞠丸中不同工藝的梔子(生梔子、炒梔子、焦梔子)醇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活性,而其中抗抑郁活性最高為焦梔子。
重要信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黃世敬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腦血管病、抑郁癥、腦白質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松、顱內腫瘤術后調理及慢性咳嗽、免疫功能低下等內科雜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門診掛號請參考本網站《黃世敬醫生就醫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