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這是全用的(和在一起才叫清胃散),去中藥店或中醫院就能買到,用法問藥師或醫生.你最好給他檢查一下.
玉女煎與清胃散的區別中藥方劑學中
【方名】 玉女煎
【出處】 《景岳全書》
【分類】 清熱劑-清臟腑熱
【組成】 石膏(9-15克) 熟地(9-30克) 麥冬(6克) 知母(5克) 牛膝(5克)
【功用】 清胃熱,滋腎陰。
【主治】 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饑等。(本方常用于牙齦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屬胃熱陰虛者。)
【用法】 上藥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 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 名:清胃散(瀉火之劑)
總 結:胃火牙痛
組 成:升麻、生地黃、當歸、川黃連、牡丹皮、石膏
歸 經:此足陽明藥也。
方 義:
1.黃連:瀉心火,亦瀉脾火,脾為心子,而與胃相表里。
2.當歸:和血,生地、丹皮:涼血,以養陰而退陽。
3.石膏:瀉陽明之大熱。
4.升麻:升陽明之清陽,清升熱降,則腫消而痛止。
區別:
玉女煎:滋陰清火;虛實兼治,以治實為主
清胃散:涼血清火;兼泄心脾
為什么清胃散在清胃熱時用的是黃連而非
清胃散組成:生地黃9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功用:清胃涼血,主治:胃火牙疼,牙疼牽引頭疼,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疼;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玉女熬組成:石膏(15~30克)熟地(9~30克)麥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功用:清胃熱,滋腎陰。主治:胃熱陰虛證。頭疼,牙疼,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也治消渴,消谷善饑等清胃散主要清胃實火,玉女煎清胃熱陰虛證
瀉胃火的代表方是清胃散還是玉女煎
叫清胃散的藥方有24個,功效差不多。下面列舉的是具有代表性一種: 【組成】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功效】清胃涼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等。 玉女煎 【 組成】 石膏(9-15克) 熟地(9-30克) 麥冬(6克) 知母(5克) 牛膝(5克) 【功用】 清胃熱,滋腎陰。 【主治】 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饑等。(本方常用于牙齦炎、糖尿病、急性口腔炎、舌炎等屬胃熱陰虛者。) 【禁忌】 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兩者都具有瀉胃火的功效。但是本人認為,玉女煎重在養陰清火,比較平和。而清胃散是以清涼之物來清火,久服容易損傷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