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
減鹽宣傳周
(一)飲食中鈉鹽含量過高會引起高血壓,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風險。
(二)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
(三)家庭烹飪少放鹽和醬油,學會使用定量鹽勺。
(四)減鹽需要循序漸進,可以用辣椒、大蒜、醋、胡椒為食物提味,逐步改變口味。
(五)少吃榨菜、咸菜和醬制食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六)購買包裝食品時閱讀營養成分表,選擇“鈉”含量低的食品。
(七)減少使用醬油、蠔油、豆瓣醬、味精、雞精、沙拉醬、番茄醬等調味品。
(八)多選擇新鮮的肉類、魚類、蛋類,少吃加工食品和罐頭食品。
(九)鹽可能隱藏在你感覺不到咸的食品中,比如方便面、掛面、堅果、面包、餅干、冰激凌等,要警惕這些“藏起來”的鹽。
(十)在外就餐時,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有條件的盡量選擇低鹽菜品。
“三減三健”在行動,遠離慢性病!
據中華預防醫學會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超重人口,1.2億肥胖人口,2.3億高血壓患者,9700萬糖尿病患者,超過千萬的腦卒中患者。同時,有超過3億的吸煙者,9.3%的有害飲酒率,成人經常鍛煉率僅為18.7%。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如高鹽、高油、不當膳食和缺少鍛煉等,是當前慢性病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要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為重點的專項行動,控制飲食,積極而有效地運動起來,這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癌癥等主要慢性病的危害及其危險因素水平的一項有效措施。
什么是“三減三健”?
指的是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減鹽行動:
如果食鹽攝入量過多,會導致胃病、血壓升高、骨質疏松或肥胖等癥狀。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個人按年齡段,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是不同的:成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g,2-3歲不超過2g, 4-6歲不超過3g,6-7歲不超過4g,平我們可以使用定量鹽勺、少吃腌制食物、用其他調味品代替鹽、少吃高鹽包裝食品等方式來減少食鹽攝入量。
減油行動:
有些人喜歡吃油炸食物,攝入過多油脂,容易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或腎動脈硬化等癥狀,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克,平時要少吃油炸食品、不喝菜湯、少用烹調油、吃多種植物油、盡量不用動物性脂肪炒菜做飯。
減糖行動:
糖攝入過多容易增加齲齒、飲食質量不佳、慢性疾病風險或肥胖,每人每天攝入的糖分最好在25克以下,不超過50克,因此要注意糖攝入的渠道、減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數、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飲料、而嬰幼兒食品無需添加糖分的。
健康口腔:
一口好的牙齒不僅健康,笑起來也好看,健康口腔指的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成年人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兒童每年一次,每天早晚刷兩次牙、餐后要及時用清水漱口、少吃含糖食物以及碳酸飲料。
健康體重:
管住嘴、多動腿,通過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即可保持健康體重。超重或肥胖者應長期堅持減重計劃,提倡安全減重、定期測量體重指數。健康體重對骨骼健康也很有幫助,健康骨骼、避免骨質疏松和其并發癥。
健康骨骼:
預防骨質疏松,要多吃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少飲酒不吸煙、老人要預防跌倒、高危人群要早去正規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平時也要多曬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
我們通過開展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控煙限酒、心理健康等內容的專項行動,讓更多居民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