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來說,每次考試,不僅是孩子的挑戰(zhàn),也是對于父母的一次挑戰(zhàn)。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喜笑顏開。
但是對于那些考試成績總是落后于別人的孩子,家長不僅感覺自己臉上無光,而且也十分擔憂。明明孩子們的智商都差不多,甚至自家孩子看起來更聰明,可是怎么成績就是上不去呢?
媽媽怒罵孩子成績差,老師:前十名大都來自這5種家庭,您家是嗎
強強的媽媽來學校給孩子開家長會,在會后,老師單獨留下強強的媽媽談話,因為強強這次考試又退步了,原本處于中游的成績,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掉到了中下游。隨著孩子學業(yè)難度的不斷提升,如果孩子還保持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的話,或許想要順利的考上一個好高中都很困難。
強強媽媽很無奈地嘆息:“老師,你看孩子成績啥時候才能進步啊?”老師告訴家長,強強本身很聰明,之所以成績一直往下掉,還是和自身有關(guān)。
聽完老師的話,強強媽媽劈頭蓋臉地就開始罵強強:“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一天除了吃飯和睡覺你還會干啥?我這養(yǎng)你還不如養(yǎng)條狗呢,不好好學習,以后掃大街都沒人要!”
老師看不下去就讓孩子先回教室,自己單獨和家長私聊。他告訴強強的媽媽:“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的話,除了自身的問題外,和家庭環(huán)境以及家長的行為做法都有很大的關(guān)系。就拿班里前10名孩子來說,他們就大多數(shù)都來自于這5種家庭。您可以參考一下,您家是嗎?”
“孩子成績啥時才能進步?”班主任:前10名,大都來自這五種家庭
1、家長自身行為習慣良好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父母能夠做到好的榜樣,那么自然也能夠培養(yǎng)出一個有著優(yōu)良習慣的孩子。
開心果媽媽建議,父母最好能做到自律,做事干脆利落,不沉迷于電子產(chǎn)品的話。因為通常這樣的家庭所教出來的孩子,也具備這樣的“高效自律”特質(zhì),能夠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學習上,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干擾。
2、懂得控制情緒,注重溝通的家庭
情緒對于人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這種影響,不只是會影響在學習上,也會影響到孩子平時的為人處世上。
如果父母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經(jīng)常忽略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孩子由于自身情緒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開解,就會長期憋在心里,被消極情緒影響到自身的心理積極性,最后性格方面也會變得越來越自卑,難以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
3、正確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家庭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能夠陪孩子寫作業(yè)上已經(jīng)很負責了。但其實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他們一邊陪著孩子,一邊卻沉迷于自己的手機。這樣做并不能讓孩子感覺到陪伴的踏實,反而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平衡”心理:為什么我要辛苦寫作業(yè),父母卻能安心玩手機享受?
開心果媽媽建議,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yè),最好的方式,其實就是自己也看書、學習。
4、對孩子學習外的興趣,不過多干涉的家庭
有的父母就覺得,學習就是孩子生活中唯一的事情,從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但是學習知識,不僅僅是可以在課堂和書本上學習,更多的是在生活中,通過孩子自己的探索去發(fā)現(xiàn)。
如果父母只讓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學習和書本上,忽略了孩子在生活中的自我探索,那么相當于也斬斷了孩子對于知識的欲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5、不將孩子成績視為一切的家長
俗話說“無心插柳柳成蔭”。有的家長從來不對孩子的成績做更多的要求,但自家孩子成績就是一直很優(yōu)秀。這其實是因為,家長注重培養(yǎng)了孩子的好習慣和學習興趣,不讓孩子有太多的壓力,反而促進了讓孩子的進步。
長期生活在父母壓力之下的孩子,不僅會活得很壓抑,而且會把分數(shù)看得很重,長期緊繃的弦會讓他們學習效率下降。即使暫時成績很好,但一旦成績掉下去,孩子會難以接受這樣的失敗。
今日話題:以上“家庭教育特質(zhì)”,你們家符合幾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