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長壽符文背真武七星, 《尋花問泉》
古錢幣文化能夠凸顯時代的繼承性、多樣性、融合性、民族性等特征,能夠綜合地反映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歷史文化的發展。
一、錢幣文化的價值
錢幣不僅作為一種交易媒介,同時其發展的過程,也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所以,它對于歷史發展發揮著較強的促進作用。
1、增強文化自信
貨幣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主要媒介,也是經濟財富的象征,在歷史文化中占據重要位置。繼承古錢幣文化并對其進行創新,可以增強文化自信。
2、文化藝術傳播
錢幣作為商品交換媒介,除了具有貨幣價值以外,還具有文化藝術傳播功能。近年來,我國不僅發行了國際流通貨幣,而且還發行了一些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錢幣,通過鑄造錢幣,可以促進國際交流合作。
3、促進經濟發屬,為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據史書記載,歷朝歷代君王登基后都會更換貨幣,古錢幣成為改朝換代的標志,是掌握政治權力的象征。合理制定貨幣政可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發屬,為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二、收藏的價值
行走在古玩夜市,在地攤上,常常能見到有古錢幣在售,有的收納在B5紙見方的集幣袋里,有的一摞一摞地壓在一起,盡管貌不驚人,但往往要價不菲。和別的收藏品種不同,錢幣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見證者之一,其收藏價值一直備受推崇。近幾年,隨著人們收藏熱情的空前高漲,古錢幣市場也越來越火爆。
1、古錢幣收藏態勢向好
中國古代錢幣收藏是很有群眾基礎的一項傳統收藏活動,并形成了中國古錢斷代收藏、系統收藏和花錢收藏等具有特色的收藏群體。近些年古錢幣成交價格,呈現著穩步攀升態勢。
2、古錢幣收藏者年輕化
據網絡調查和取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古錢幣收藏群體有50.87%為18-26歲的青少年,并且在眾多人中,大多為中專和本科的學歷。年輕人生活條件較好。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繁榮,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且精力充沛,時間充裕。相比之下,他們在收藏上有著先天的優勢,能很快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收藏結合起來。
▲ 遼 千秋萬歲背童子 《尋花問泉》
三、收藏的風險
隨著古幣收藏群體的擴大,且近些年錢幣價值逐年上升,市場上的偽幣遂逐年增多,造假的手法也花樣翻新,因而藏家在進行古錢幣的鑒定和收藏時,會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風險。
1、自古造假,靠眼力和經驗
自古就有著以翻砂造錢和臆造年號作偽的造假手段,這些假幣欺騙性很高,而且已經大量出現在了市場中;還有人以古錢幣的模子,用新銅造出古錢幣,再經過做假銹、假包漿等處理的贗品,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高仿”。判斷這樣的假錢幣主要靠眼力和個人閱歷經驗。
2、目前造假,靠儀器分析,專家鑒別
目前古錢幣市場上的主要做偽手段有翻砂鑄造、改刻、貼補、拼合、打制、腐蝕等。不過,總之,古錢幣的鑄造風格和文字風格、銹色等是不可能被完全仿造出來的,通過放大鏡、銀元鑒定器等科學儀器分析錢幣成分,再以專家的經驗和眼力進行鑒定,一般都能夠得到真實可靠的結果。
▲ 北宋 淳化元寶背文殊菩薩,《尋花問泉》
四、如何正確收藏
近幾年,古錢幣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收藏古錢幣的藏友也越來越多。每年都有新的藏友,準備或者已經進人古錢幣收藏市場。那么,對于古錢幣收藏初學者來講,該如何收藏古錢幣呢?
1、判斷古錢的收藏價值
可以從其歷史價值、存世數量、文化價值、品相好壞等幾方面綜合考慮。
2、研究古錢的品相
品相是錢幣的生命,同樣年份面額的錢幣,具有不同的品相,價值也會天差地別。
▲ 宋龜鶴齊壽花錢,玄商拍賣
五、收藏技巧
當下,收藏古錢幣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想收藏到更多的古錢幣,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盡天底下的古錢幣,那是不現實的。日前借鑒眾多收藏家的收藏,在他們的總結下,得出了一套方法,盡管花錢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淺。
1、編年收集法
就是按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線索收集,每個朝代收一兩枚,從貝幣到宣統通寶,不分大錢、小錢,挑價格合適的。這樣的收集法能得到一部較為完整的中國貨幣“全集”,中國歷史會形象地展現在眼前。
2、斷代收集法
選擇一個朝代,或某一年號專門收集,這樣可以對某個王朝的某些貨幣有較深的了解和研究,推而廣之,慢慢擴充。
3、錢文收集法
錢幣上的文字大多由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所撰寫。對于喜歡書法的朋友,這樣的收集肯定大有興趣和益處。
4、單一品種收集法
每個人愛好不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收集,如專收南宋小平,專收咸豐大錢。但確定目標時要權衡自己的經濟能力,否則會導致半途而廢。
5、工藝收集法
挑選一些大小、形制不同的古錢幣進行拼接,連接等處理,使之成為一件新的藝術品,來裝飾我們的空間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6、拓片收集法
在我們喜歡的錢幣中,有些是我們無力購買的,這時我們可采取拓印的方法。拓片富有金石韻味,是很好的小型藝術品,既可欣賞,又可彌補藏品不足。
▲ 清 連中三元背魁星點斗圖 《尋花問泉》
六、錢幣收藏注意事項
1、收藏古錢要有平常心
收集古錢幣首先應注重學習歷史、治鑄、書法、雕刻、繪畫、民俗等與古錢幣有關的知識,多讀一些錢幣專著、文章,多向行家請教,不斷提高文化素養以更好地指導收藏。從普通品開始進行實物收藏。普通古錢幣真品相對較多,價格低廉,通過多接觸普品加深對古錢幣實物的認知,積累經驗。在此基礎上拓寬視野,注意對種類、版別錢的收集,并要講究藏品的品相,以期“人無我有,人有我美”。收藏只是一種樂趣,夢想靠收藏古錢一夜暴富是不現實的。
2、避免“只收藏大錢”的誤區
有些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只重視折三型以上大型錢幣的收藏,而忽視了小平錢等小型錢的收藏。其實,在古錢中,大量的是小型錢。折三型以上的大型錢只有少數幾種,其他的數量很少,很難找到。
(1368)正月,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同年三月,開鑄'洪武通寶'錢
折五型以上大型錢較多的只有大觀通寶、泰和重寶、至正通寶、大中通寶、洪武通寶、天啟通寶、咸豐通寶等少數幾種,數量很少,很難得到。
金代錢幣,它的書法體系是篆書。
在小平錢等小型錢中!許多收藏價值并不亞于大錢如被一些泉家所認為的(古泉五十名珍)中就有壯泉四十、太夏真興、永光景和、咸通玄寶、廣政通寶、大蜀通寶、大齊通寶、乾亨通寶、應感通寶、皇統元寶、中統元寶等小錢近二十種。因此收藏大錢是片面的!小錢中也有珍品。
3、品相不好,不一定就沒有收藏價值
收藏古錢幣,當然是品相越好越值錢。不過,有些古錢幣因年深日久,已缺廓少邊,有的甚至還少了一角。這種古錢,若是罕見的,收藏價值同樣很高。
4、關于古錢幣的清銹
古錢銹色五彩斑斕,賦予了古錢幣美麗多彩的容貌和古樸典雅的韻味,坑口好、包漿和銹色完美的古錢堪比“美女”,因此對古錢的清銹一定要懂得取舍。對傳世古錢和銹蝕較輕的出土錢一般不需清銹,對于銹結嚴重,影響品相與鑒賞的,則應進行必要的清理。不過,清銹時用力要適度,以免損壞錢幣。
5、關于古錢幣的研究與交流
收藏古錢幣不要僅為收藏而收藏,藏友之間除了相互交流探討,進一步增長知識豐富經驗和互通有無之外,還應當養成將收集到的精品和新發現品進行拍攝、拓圖以便積累資料的好習慣,并注重多進行一些理論和學術上的研究,將收藏心得和對錢幣的研究與發現整理記錄下來,為弘楊錢幣文化多作貢獻。
▲ 清 八卦背山鬼符咒 《尋花問泉》
七、古錢幣收藏歌
遠古交換物易物,殷商海貝幣之初。
春秋戰國鑄銅錢,刀布圜貝種類殊。
始皇統一貨幣制,秦時半兩漢五銖。
王莽復古沿舊制,錯刀泉布緊雜多。
大泉五百東吳錢,直百五銖劉備鑄。
豐貨漢興歸東晉,涼造新泉西晉出。
永通萬國南北朝,隋朝行用新五銖。
開元通寶逢盛世,繼往開來創先河。
監名鑄在會昌背,貴妃甲痕似月紋。
乾元并行通重寶,得一順天送唐終。
五代漢元與周元,十國天府和廣政。
唐國大齊水安錢,咸康天德并乾享。
匡胤統一立大宋,遼金西夏并稱雄。
宋元淳化接至道,太平景德有咸平。
明道天禧成對錢,景祐慶歷九疊宋。
至和重寶同虢坊,元豐元祐熙寧眾。
嘉祐治平及紹圣,建國康定稀見品。
徽宗圣宋爭斗艷,御筆親書寶錢文。
崇寧少見小平錢,大觀折五難覓尋。
宜和政和及重和,靖康隨著北宋盡。
建炎紹興南宋始,淳熙乾道接隆興。
紹熙慶元有嘉定,嘉泰開禧南大宋。
端平淳祐連開慶,景定咸淳招納信。
宋錢真草和篆隸,大小分等不雷同。
有銅有鐵還有鉛,臨安府牌當錢用。
遼錢古拙平錢多,統和之前最難導。
重熙清寧和咸雍,大康大安壽昌跟。
乾統天慶有大錢,種類雖少品位珍。
金代錢幣精且美,五筆正隆名譽品。
大定背鑄申和酉,泰和至寧美絕倫。
貞祐通寶大珍品,阜昌崇慶亦齊名。
西夏錢文有兩種,最難識讀夏古文。
光定皇建較少見,天慶元德珍中珍。
元代行鈔銅錢少,難得一見是中統。
八思八文留真跡,至正大小有多品。
明朝立國稱洪武,尚未登基行大中。
永樂宜德到嘉靖,泰昌萬歷和隆慶。
崇禎自縊送明亡,魯王回越鑄大明。
滿人關外有天命,清朝開國順治行。
康熙逢盛六十年,雍乾道光和嘉慶。
戚同之后隨光緒,辛亥革命滅宜統。
古錢流通數千載,讓位新鈔出流通。
華夏錢幣源流長,連綿不斷數千年。
千古興衰悲樂事,具在方國孔里藏。
孤罕珍稀任他求,書法藝術自欣賞。
弘場華夏錢幣學,陶冶情操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