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中心醫院王毅主治醫師(皮膚性病科|三級甲等)中藥方
老年人的皮膚瘙癢癥主要與老年人的自身體質有關。老年人一般皮膚萎縮、變薄、汗少、干燥,又缺乏皮脂潤滑,而且比較容易受周圍冷熱環境的刺激。同時還與一些生活習慣有關,比如說老年人愛用很燙的熱水洗澡,次數過于頻繁,使用堿性大的肥皂和藥皂,使本來就枯燥的皮膚失去了皮質的滋潤。
那么老年人在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的時候可以選用中藥內服以及中藥外用。中藥內服外用主要包括:
方劑一:當歸20克、徐長卿20克、蟬蛻15克、防風2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方劑二:金銀花30克、防風20克、連翹心、丹皮、赤芍、荊芥、白蘚皮各10克、蟬蛻9克,隨證加減。對于瘙癢比較劇烈的患者,可以加入苦參10克;對于濕熱比較甚的患者,可以加入茯苓5克、苦參12克,水煎3~15副。
方劑三:木香10克、炒棗仁20克、陳皮、大腹皮、地膚子、茯苓皮、苦參、白鮮皮、防風、荊芥各9克、浮萍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王曉彥主任醫師方皮膚科 方)
方劑三:地膚子100克,蒼耳子100克、浮萍100克、益母草50克,以上四種中藥共同煎煮,用藥水洗浴全身。
方劑四:花椒10克、苦參30克、白礬20克。加水適量,不可以太多,水煎20~30分鐘。濾渣取之,用消毒棉簽蘸其藥汁,擦洗患處,早晚各1次。
除此之外,老年患者還可以使用食物擦洗的方法來治療老年瘙癢癥,比如說鮮韭菜、淘米水按一比十的重量,先將韭菜泡入淘米水中約兩個小時,再將其加熱至沸騰,冷卻以后濾去韭菜,用綠葉也擦洗患處,暫時不要用清水洗,一日洗一次,連續三次效果就會比較明顯了。
中藥外用的患者可以選用新鮮的馬齒莧,將馬齒莧洗干凈以后加水五百克,用文火煎十五分鐘,冷卻之后擦洗患處,洗完以后將馬齒莧撈出濕敷在患處,每日一劑一洗一敷,主要的時間在三十分鐘左右,治療由濕疹引起的皮膚瘙癢癥。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草藥有地膚子,蛇床子,金銀花,甘草,當歸、生地、丹皮、蟬蛻、防風、荊芥、黃連、黃柏、苦參、蒼術、蒺藜、僵蠶、烏蛇、石膏、浮萍等等。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