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部位濕疹的概念
特殊部位濕疹以部位區分命名
耳濕疹、頭面部濕疹、乳頭濕疹、軀干部濕疹、陰囊濕疹 、肛周濕疹、手濕疹、足部濕疹、小腿濕疹
概念:私處濕疹即陰囊部濕疹及女性外陰濕疹。肛周濕疹是發生于肛周部位的特殊類型濕疹,其病變多局限于肛周皮膚。因患處私密,常羞于就醫,易成慢性。
私處及肛周濕疹分類
1、急性、亞急性濕疹:臨床表現為紅斑基礎上針頭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嚴重時可出現小水皰,可伴有漿液性滲出和明顯瘙癢。
2、慢性濕疹:慢性濕疹多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也有少數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癥。常見皮損可見暗紅斑、丘疹、抓痕及鱗屑,局部皮膚肥厚、苔蘚樣變等,常伴明顯瘙癢。
二、私處濕疹及肛周濕疹的病因病機
內因:與心、肺、肝、脾四經密切相關。稟賦不耐,飲食失節,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
外因:風濕熱邪浸淫肌膚。
病因病機:《醫宗金鑒·血風瘡》:“此證由肝、脾二經濕熱,外受風邪,襲于皮膚,郁于肺經,致遍身生瘡。形如粟米,瘙癢無度,抓破時,津脂水浸淫成片,令人煩躁、口渴、瘙癢,日輕夜甚。”
西醫認識病因及病機
1、病因尚未清楚。
2、遺傳、環境等內、外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3、一種主要與Th2型免疫反應的異常激活與放大相關的疾病。
特殊誘因,以潮濕、瘙癢、撓抓為主要特點。
局部衛生不良,不注意清洗。
大小便及陰道分泌物刺激。
久坐肥胖等導致通氣性差。
衣褲過于窄小粗糙,著裝不良。
毛發多、腺體豐富、皺褶多。
合并痔瘺裂等肛周疾病。
三、私處濕疹及肛周濕疹的辨病辯證
中醫辨證 有皮損辨證和全身辨證(全身癥狀,面色,舌,脈。)
皮損辨證——斑疹
色淡紅 ——血虛
色紅 ——血熱
色紫暗 ——血瘀
皮損辨證——丘皰疹
色淡紅 ——血虛
色紅——血熱
色紅、黃水滲出 ——濕熱
皮損辨證——鱗屑
干性鱗屑(糠秕樣細小鱗屑—虛證,較厚鱗屑—血瘀)
濕性或油性鱗屑(濕熱蘊結或濕熱下注)
皮損結合全身辨證——急性濕疹
濕熱蘊膚證:發病快,病程短,皮損潮紅,有丘皰疹,灼熱瘙癢無休,抓破滲液流脂水 。伴心煩口渴,身熱不揚,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皮損結合全身辨證——亞急性濕疹
脾虛濕蘊證:發病較緩,皮損淡紅,有丘疹,瘙癢,滲出減輕,可見鱗屑。伴納少,腹脹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皮損結合全身辨證——慢性濕疹
血虛風燥證:病程久,反復發作,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或皮損粗糙肥厚,劇癢難忍,遇熱或肥皂水洗后瘙癢加重 。伴有口干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弦細。
四、私處濕疹及肛周濕疹的治療
1、 一般治療方法
病因:仔細詢問病史,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詢問家中有無同患,有無哮喘、過敏性鼻炎及其他病,此次何時發病,發病可能原因,緩和因素,惡化因素等。
情緒:作好思想工作, 把濕疹發生的原因、發展規律,簡單告訴患者以解除思想顧慮,幫助病人樹立信心,與醫生配合治療。
預防:記錄藥物避免再刺激,常見外源刺激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熱水燙、用藥不當等,內源的有飲用濃茶、咖啡、酒類,或食用辣椒、魚、蝦、蟹等。
2、藥物治療方法
(一)外用藥
急性期:馬齒莧30g,黃柏30g,龍膽草30g煎水外洗。
亞急性或慢性期:苦參黃柏膏,外用每天2次。
(二)內服藥
急性濕疹——濕熱蘊膚證
【主癥】發病快,病程短,皮損潮紅,有丘皰疹,以灼熱,滲出黃水為特征。伴有口臭、口苦或胸肋脹痛或頭暈、眼結膜充血;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濕熱蘊膚證。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丸。
急性濕疹——風熱蘊膚證
【主癥】發病快,病程短,皮損潮紅,有丘皰疹,以瘙癢劇烈,遇熱明顯,波及周身為特點。伴心煩口渴,身熱不揚,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風熱蘊膚證。
【治法】清熱祛風止癢。
【方藥】 清風止癢顆粒。
急性濕疹——血燥毒瘀證
【主癥】發病快,病程短,皮損潮紅,有丘皰疹,以紅、 腫、熱、痛、癢為特點。伴心煩口渴,身熱不揚,大便干, 小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血燥毒瘀證。
【治法】涼血解毒。
【方藥】皮膚病血毒丸。
亞急性濕疹——脾虛濕蘊證
【主癥】發病較緩,淡紅斑,小丘疹,滲出少,瘙癢,可見鱗屑、結痂。形體消瘦、 面色萎黃,乏力、大便伴有不消化食物;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脾虛濕蘊證。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
【方藥】 參苓白術丸。
亞急性濕疹——脾虛濕蘊證
【主癥】發病較緩,淡紅斑,小丘疹,滲出少,瘙癢,可見鱗屑、結痂。形體消瘦、 面色萎黃,乏力、大便伴有不消化食物;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脾虛濕蘊證。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
【方藥】 參苓白術丸。
亞急性濕疹——脾虛濕蘊證
【主癥】發病較緩,淡紅斑,小丘疹,滲出少,瘙癢,可見鱗屑、結痂。消化道癥狀明顯者,如消化不良,腹脹、大便不成形;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脾虛濕蘊證。
【治法】健脾和胃化濕。
【方藥】啟脾丸。
亞急性濕疹——脾虛濕盛證
【主癥】發病較緩,淡紅斑,小丘疹,滲出少,瘙癢,可見鱗屑、結痂。咳痰色白,胸腹脹悶,肢體困重;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脾虛濕盛證。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和胃。
【方藥】 二陳丸
慢性濕疹——血虛風燥證
【主癥】病程久,反復發作,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伴有口干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弦細。
【辨證】血虛風燥證。
【治法】養血祛風止癢。
【方藥】濕毒清膠囊。
警告:以上中成藥僅供中醫愛好者學習和探討之用;如果私用此中成藥,詳情請咨詢當地中醫師。
總結
辯證論治
飲食情緒, 一般治療。
整體辯證中藥口服
注重皮損變化,外治法。
中醫外治法——熏洗坐浴法
私處濕疹 ,肛周濕疹 。
顯著優勢:浸泡會陰及肛門部位、直接給藥、起效快、可行性好、方便易操作、不良反應少。
【溫馨提示】:在聽會兒中醫首頁上方搜索框輸入“明膚大講堂”,即可查看本系列全部課程。<主講人:白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