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心律失常現代妙方
1. 谷維素治心律失常
用法:谷維素50--100毫克,每日三次服,連服7天為一個療程,共2--4周 。
療效:治各種心律失常214例,治室性早搏157例,治愈151例;治房性早搏26例,治愈23例;治心房纖顫28例,治愈24例,治愈率92.5%
2. 黃連素治心律失常
用法:黃連素每次0.3--0.5,每日3--4次服,10天為療程。
療效:治各種心律失常,顯效率、有效率高于美西律。
3. 山莨菪堿治嚴重的心律失常
用法:山莨菪堿注射液10--30毫克,靜脈注射,轉為竇性心律后,改為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三次服,服1--3天。
療效:治15例用利多卡因治療無效的心律失常,用本法治療后,均在1--5分鐘轉為正常心律。
4. 輔酶Q10治頻發性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用法:輔酶Q10,每次20毫克,每日三次飯后服,3周為療程。
療效:治愈率92%。
5. 氨茶堿治心動過緩、病態竇房結綜合癥
用法:氨茶堿0.25,加5%葡萄糖250毫升,靜脈點滴,每日一次,睡前再服氨茶堿0.2,治半個月后,一律改為口服,每次0.1
每日三次服,睡前再服0.2, 治30天為療程。
療效:顯效率87%,其中80%以上心率可達每分鐘60次以上。
6. 山莨菪堿治病態竇綜合征
用法:山莨菪堿10--20毫克,每日三次服,心率<45次/分,山莨菪堿20毫克,加50%葡萄糖40毫升,靜脈注射,每日一次;15-20天為療程。
療效:顯效率87%,平均使心率增加6.5次/分。
7. 葡萄糖酸鈣治各種心律失常
用法:10%葡萄糖酸鈣10--20毫升,加入極化液250毫升中靜脈點,每日一次,5--10天為療程。
療效:有效率100%,一般2--4次見效。
8. 阿托品中慢性房顫
用法:阿托品,每次0.3--0.5毫克,每日三次服,心率達到70次/分以上時,改為每次服0.3,每日1--2次服。
療效:有效率84.2%
二、心律失常兩首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臟興奮波發送紊亂,或傳導受阻,使心跳失去正常節律,稱為心律失常。常見病癥為: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
組成:生黃芪15克,紅參10克(單蒸沖服),川桂枝 10克,熟地 15克,制附片6克,當歸10克,鹿角霜10克,炙麻黃6克,山萸肉10克,細辛6克,元參10克,五味子 10克,丹參 10克,炒枳殼 10克,桔梗 10克,三七粉 3克(分次吞服),麥冬 10克,炙甘草 15克,紅棗 5枚,生姜 5片。
用法:水煎 3次,分 3次服,每日 1劑,30劑為 1個療程。
加減:顱內壓增高加澤瀉 15克;伴水腫加五加皮 15克;伴梗塞性黃疸加雞內金 10克;伴流感加板藍根 12克;伴心肌炎加山豆根 12克,柏子仁 10克;伴冠心病加全瓜蔞 15克。
功效:益氣溫陽,通脈養血。主治竇性心動過緩。
善后:原方加山豆根 12克,柏子仁 10克,制丸藥服,每次服 5克,每日服3次。
醫案:王某某,男,34歲,農民。患頭昏、心慌、乏力 1年多,醫院診為“竇性心動過緩”,經治療未愈。近來上腹脹、納少,頭昏、心慌、乏力等癥狀加重,故來求治。投 20味心率增速湯治療,患者連服 25劑后,心率由 47次/分,增加至 59次/分,頭昏、心悸均減輕。原方制丸,患者連服 3個月后,復查心電圖正常,心率增至 68次/分,諸癥亦消失。1年后追訪,病愈后未復發。
按語:本病指竇性心率低于每分鐘 60次,及其原發病之表現的循環系統疾病。本病屬中醫“心悸”、“頭暈”等范疇,治宜抓住脈慢和心率緩之特征,采用益氣溫陽、通脈養血之品,組成心率增速湯,并附證加減用藥,治療本病療效較好。心率增速湯具有增加心率和脈率之功能。
組成:生黃芪30克,玉竹30克,苦參15克,丹參12克,炙甘草3克,磁石60克(先煎)。
用法:水煎 2次,分 2次服,每日 1劑。
加減:心律快加重苦參至 30克;心律慢去苦參;失眠加柏子仁 12克,夜交藤 15克;胸悶痰多加全瓜蔞 15克,廣郁金 12克。
功效:益氣養陰,安神寧心。主治心律失常。藥簡力宏,多年投用屢驗。
醫案:常某,女,31歲。自感心慌,活動后心跳異常,氣短,胸悶頭昏,四肢乏力,有低熱,心電圖示房性早搏。來求診時,投寧心湯加減治療,服藥 35劑后,多次心電圖復查均為正常。訪 1年,未見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