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膝蓋關節炎種種 膝關節嬌嫩軟骨好好保護 半月板損傷怎辦 盤狀半月板扭一下就撕裂 膝關節長骨刺怎辦 冰敷敷對了嗎 運動損傷的疼痛要知道這些 封閉治療 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

一、嬌嫩軟骨,好好保護,一旦損傷,盡早治療

軟骨損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最常見于膝關節。此外髖關節、踝關節和肘關節的軟骨損傷也較常見。軟骨損傷很難自愈,有時比較隱匿,容易漏診,長期拖延,最后釀成大禍,毀了整個關節。本文以膝關節為例科普軟骨損傷相關知識。

股骨內髁軟骨損傷
股骨髁軟骨損傷,關節鏡下觀

軟骨有多軟?有多嫩?

我們平時吃的“掌中寶”、“豬軟骨拉面”和各類脆骨有些嘎嘣脆,有些很軟口感很舒服,實際上都是動物的軟骨經過烹飪后的形態。軟骨是一種特殊的組織,既堅韌又具有彈性,覆蓋于關節的表面,起到減震潤滑的作用,讓骨與骨之間的運動達到絲般柔順。

健康的軟骨非常優雅,潔白無暇,絲般順滑,正常情況下,軟骨和軟骨/半月板之間直接接觸,且關節內有滑液存在,一般不會造成損傷,理論上可以使用一輩子。但是現實非常殘酷,軟骨非常嬌嫩脆弱,稍微戳一下就會有個凹陷,稍微劃一下也會有個劃痕,處女座實在是不能忍受。軟骨非常容易在平時的運動損傷和/或退形性骨關節炎癥的打擊下受損。例如,受損的半月板游離緣就對所接觸的軟骨有切割和研磨的作用,半月板損傷的患者通常在損傷的附近可以發現不同程度的軟骨損傷。

在關節鏡手術中,醫生會用一枚探針代替手指對軟骨進行觸診,并用outerbridge分級法對軟骨損傷進行分級:

0度為正常軟骨

I度為軟骨軟化水腫

II度為軟骨部分層厚缺損裂痕未達軟骨下骨或者直徑未超過1.5cm

III度為缺損裂痕達到軟骨下骨且直徑大于1.5cm

IV度為軟骨缺損,軟骨下骨暴露。

I-IV度分級

I-IV度分級,鏡下觀:A:I度,B:II度,C:III度,D:IV度

軟骨缺損部位的軟骨碎片往往不翼而飛,散落在關節內,形成游離體,造成關節疼痛、彈響和交鎖等癥狀,進一步加重關節內其他組織的損傷。

由于軟骨再生能力差,很多軟骨損傷無法自愈。輕微的軟骨損傷(0度、I度)可能會在數周內到數月內自行恢復,但是大部分稍重(II度及以上)的軟骨損傷最終可能都要進行手術治療。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癥狀?

    關節疼痛:即使在休息時也疼,在關節上施加壓力會加重疼痛

    腫脹:在損傷后數小時至幾天后逐漸出現

    關節僵硬

    關節彈響:如喀噠聲或打磨的感覺

    關節交鎖:屈伸時突然卡住疼痛,多數可自行恢復

有時可能很難將軟骨損傷與其他常見的關節損傷(例如半月板、韌帶損傷)區分開來,因為癥狀相似,同時也會共同出現。例如前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和軟骨損傷經常是一起出現的。半月板損傷長期不治療也會引起損傷附近的軟骨磨損。髕股關節病的患者經常會出現髕骨軟骨磨損不均勻的現象。

3.0T的磁共振檢查能清晰地看到軟骨損傷,如果出現關節面附近的骨髓水腫,有時可提示存在軟骨損傷的可能。對有些病例進行長期隨訪可以發現,軟骨損傷通常無法自愈,并且會逐漸加重。

軟骨損傷長期隨訪,逐年加重

何時需要就醫?

如果你扭傷了你的膝關節,出現腫脹疼痛的癥狀,去急診拍X光片骨頭沒有異常。可以先自我觀察一周,建議做一個磁共振檢查。如果損傷很輕微,自己可能會好轉。但是大部分中、重度的軟骨損傷無法自愈。如果不加以治療,它最終會磨損關節。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下,請及時找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診治:

1、 你無法正常地活動膝關節,和健側比,屈伸無法到底。

2、 用普通消炎鎮痛類藥物無法控制疼痛

3、 你走路時候會刻意不讓受傷的肢體承重量,會害怕并且沒有信心

4、 和健側比,受傷的部位畸形,有異常凸起

5、 受傷部位出現感到麻木,變色或發冷

6、 自我觀察一周后的癥狀仍未開始改善

你的醫生需要對你進行問診、查體,并且建議你去做磁共振檢查或者診斷性的關節鏡檢,以明確關節內軟骨是否受損,是否合并其他損傷。

損傷和疼痛是否有關?做手術能否解除疼痛?可以由專業運動醫學醫生進行體格檢查判斷,如果關系不明確,可以進行治療性診斷,即關節腔內封閉療法后再進行查體。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可以認為疼痛和損傷有關。

軟骨損傷的治療

如果自己感覺沒那么重,首選自助治療,包括如下方法:

使用膝關節支具來保護患處免受進一步傷害

運動損傷通用的RICE原則:

1. 休息。如果膝蓋疼痛,制動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動,扶拐走路,減輕患膝壓力。

2. 冰敷,可有效減輕疼痛和腫脹。每次15-20分鐘,每天4次,直到疼痛和腫脹等癥狀消失。

3. 加壓包扎。可以對腫脹的膝蓋用彈性繃帶進行加壓包扎,消腫止痛,注意不要包得太緊。

4. 抬高患肢。坐下或躺下時,在腳跟下用枕頭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例如布洛芬、塞來昔布、洛索洛芬等

如果癥狀嚴重或幾天后沒有改善,請及時找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調整治療方案,包括物理治療及關節鏡手術。

軟骨損傷手術怎么做?要花多少錢?

軟骨損傷的手術治療以關節鏡微創技術為主,通過在膝關節表面作2-3個手指粗細的切口進行。關節鏡直視下可以對膝關節內的軟骨、韌帶、半月板組織進行評估,同時能夠發現滑膜炎癥、游離體、痛風結晶等各種異常病灶。

根據患者的年齡、損傷情況、運動水平和經濟狀況決定具體的手術方案。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關節鏡下軟骨修復技術如下:

關節腔灌洗、關節清理、軟骨成形術:使用關節鏡刨削器和射頻刀頭清除關節內的炎性物質,摘除游離體和碎片,修剪和打磨受損軟骨的表面和邊緣使其光滑,清除損傷的軟骨組織,使其剩余的軟骨保持平整、穩定。這是最為傳統的技術,只能讓軟骨損傷不再變差,無法逆轉已經損傷的組織。基礎費用在2萬元作用,大部分可報銷。

關節鏡下刨削清理

關節鏡下射頻成形

微骨折技術:在軟骨缺損的部位對暴露的軟骨下骨鑿數個洞開有小孔,刺激骨髓細胞向軟骨下骨遷移,啟動軟骨的再生,對緩解疼痛和軟骨修復有很好的作用,無需額外花費,經濟實惠。美中不足的是,此處再生的軟骨是纖維軟骨,可以理解為山寨貨,僅能湊合著用,并非關節內原裝的透明軟骨。

自體骨軟骨移植技術:從患者自身膝關節的非承重區域取出一小塊健康的圓柱形帶骨軟骨(<1cm),形狀有點像紅酒瓶塞。將這塊“瓶塞“移植到軟骨缺損區域。當使用多個”瓶塞“治療單個較大軟骨缺損時,稱為馬賽克技術,有時需要切開手術。缺點顯而易見:拆東墻,補西墻,看著就有點疼。

取下的骨軟骨移植物,有點像瓶塞
自體骨軟骨移植技術
馬賽克技術

異體骨軟骨移植技術:原理同自體,優勢是不需要取自體組織,創傷較小。缺點是,組織來源為人體組織庫,并不是所有人能接受。存在排異、感染、傳播疾病的風險。此外費用昂貴,數萬元不等,且為自費,有時需要切開手術。

富血小板血漿療法(PRP):對受損區域的軟骨進行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PRP內的高濃度生長因子對促進軟骨再生修復有一定作用,療效雖然存在爭議,但是大部分臨床結果是正面的,目前還在研究中。治療費用為6000元/次,純自費。適用于對臨床療效和運動水平恢復要求較高、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年輕患者。

此外還有自體軟骨細胞培養移植、組織工程支架等技術,屬于試驗階段的技術,價格昂貴,目前尚未在臨床廣泛應用,不再贅述。

術后恢復需要多長時間?

術后即可就開始逐漸進行相應的運動康復和物理治療,從非負重到負重,從被動至主動,同時加強力量和拉伸訓練。如果需要重返運動,還需要進行重返運動前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術后膝關節腫脹和疼痛是正常的情況,切忌不要熱敷或用過熱的水洗澡,會加重膝關節腫痛的癥狀。

對于軟骨成形的患者,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多數情況下無需扶拐。如果覺得不那么好走,可以行走時使用登山杖輔助。傷口愈合后就可以開始游泳,1個月后開始慢跑和騎自行車。

對于微骨折、軟骨移植的患者,術后第二天扶拐下地行走,并佩戴膝關節支具保持膝蓋穩定,術后2周逐漸開始脫拐,到1月時完全脫拐,以減輕膝蓋的負擔。傷口愈合后就可以開始游泳,3個月后開始慢跑和騎自行車。

軟骨損傷的預后和其面積和程度息息相關,早診斷早治療,能夠有效保留較多健康軟骨組織,去除致傷因子。反之如果軟骨缺損面積較大,則今后容易患膝關節骨關節炎,且發病時間可能會提前。

無論你想做什么運動,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切莫操之過急。只有達到下列標準之后,才能嘗試恢復以前的體育鍛煉水平:

1. 你可以完全彎曲和伸直膝蓋而不會感到疼痛。

2. 走路,慢跑,沖刺或跳躍時,膝蓋不會感到疼痛。

3. 你的膝蓋不再腫脹。

4. 受傷的膝蓋與未受傷的膝蓋一樣強壯有力。

5. 你的醫生同意你重返運動。

如果在愈合之前開始使用膝關節,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術后要記住早期康復的概念

要盡早開始早期術后運動康復鍛煉。

受傷之后,局部的解剖結構發生改變,損傷帶來的炎癥產生疼痛,影響大腦對肢體本體感覺的感受和對運動指令的調控。就如同如果計算機的某個硬件壞了,換了另外一個牌子的硬件,除了把硬件裝好之后外,需要重新安裝驅動程序。而肢體的驅動程序則是通過早期、積極的運動康復鍛煉進行重新安裝的。

膝關節損傷之后,整個下肢肌肉都會開始不均勻的萎縮,會嚴重影響下肢功能。因此,需要在癥狀控制之后,盡早進行下肢的拉伸、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訓練,防止肌肉萎縮,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此外,如果需要重返高水平的運動,則需要進行本體感覺、協調、敏捷性等高級康復治療。

運動康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吃苦也需要花錢花時間。低要求的患者可以在家自學鍛煉。但是絕大部分有運動需求的患者,需要在專業的運動康復機構接受運動康復物理治療師的指導和訓練。

不做手術會怎么樣?

不能“撇開劑量談毒性”。軟骨損傷的預后由損傷的大小、位置、形態等具體情況決定。如果損傷軟骨不穩定,或者變成游離體在關節內興風作浪,不僅會有癥狀,使患者喪失一定的肢體功能和運動能力,還會日益加重,繼而磨損其他軟骨、半月板組織,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提前到來。大面積的軟骨損傷往往是不可逆轉的,一旦骨關節炎(俗話說膝關節長骨刺了)發生,意味著膝關節進入“報廢階段”,這個階段進展可快可慢,時好時壞,患者在此過程中倍受疼痛和功能障礙的煎熬。

反之,如果患者的軟骨損傷程度輕微,面積很小,膝關節沒有發生交鎖、痛性彈響、反復腫脹疼痛等情況,且患者本人對自己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滿意,則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就足夠了。每年復查一次MRI,并與主診醫生保持聯系。

如何預防軟骨損傷?

軟骨損傷通常是意外造成的,基本無法預防。但是一些預防措施可能會降低膝蓋受傷的風險。你應該:

1. 定期鍛煉以保持大腿肌肉強壯。

2. 參加運動前要熱身,做完運動后要拉伸。

3. 兩次運動之間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人體過于疲勞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4. 確保運動時穿著正確合腳的鞋子,鞋底要有足夠的緩沖能力。

5. 保持身體和四肢的靈活性。

6. 切勿突然增加鍛煉強度和難度,循序漸進,不要過于勉強自己。

7. 盡可能不要帶傷上陣。

二、半月板損傷該怎么辦?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門診經常遇見半月板損傷的患者,會有種種疑問,例如:半月板損傷要不要做手術,不做手術會有什么后果,多久恢復,費用多少,有沒有并發癥、后遺癥等等。所以筆者寫這篇文章答疑解惑。

半月板損傷是什么意思?

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中最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其主要癥狀是疼痛、無力,有些半月板損傷不穩定,會引起彈響(膝關節屈伸時有嘭嘭嘭的響聲)、交鎖(膝關節突然卡住,動彈不得),同時伴有疼痛。這些癥狀會讓患者無法恢復運動,影響生活治療。

半月板是膝關節中兩片C形的軟骨,充當墊片的角色,躺在脛骨平臺上,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并可維持關節穩定,大大減少膝關節軟骨的壓力,保護其免受磨損。但是,半月板有時相當脆弱,只需一個巧勁,扭轉并研磨膝關節就可以使半月板撕裂,同時也會造成軟骨損傷,產生游離體。有些情況下,一塊半月板或軟骨碎片會卡在膝關節中,使膝關節發生交鎖,動彈不得,同時伴有劇痛。

半月板撕裂在諸如足球、籃球之類的接觸性競技運動非常常見。同時也常見于一些需要反復跳躍、急轉急停、變線的運動,如網球、排球等。當人在跑步時突然改變方向時,就有可能會發生半月板撕裂,并且通常伴隨其他膝關節損傷,例如前交叉韌帶(ACL)損傷、軟骨損傷等。中老年體育愛好者也更易于出現半月板撕裂,因為半月板的主要成分是膠原,其強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不少中老年人即使沒有頻繁運動,半月板也會逐漸退變,易于撕裂。 6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40%以上的人會有半月板損傷。

損傷和撕裂有啥區別?

注意,撕裂(tear)和損傷(injury)的關系是:撕裂包含于損傷內,損傷是比較籠統的稱謂,不一定會有撕裂,例如磨損是損傷,而不是撕裂。而撕裂則是顧名思義,裂開來了。

半月板的損傷的形式非常復雜,有多種類型,包括半月板退變、半月板磨損、半月板挫傷和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撕裂按形態可分為:縱裂、水平裂、放射裂、瓣狀裂、復雜裂、半月板囊腫以及根部損傷和桶柄狀撕裂這兩種特殊類型。

半月板損傷的類型

半月板撕裂的主要癥狀包括:

· 膝關節側面疼痛,集中在外側或內側,可偏前、偏后

· 腫脹、積液

· 膝關節彈響,伴有疼痛

· 膝關節彎曲、伸直困難

· 膝蓋有時會卡住、交鎖,伴有疼痛,有時無法自行解鎖。

· 癥狀和運動有關,休息后可好轉,運動后會加重

起初,疼痛的癥狀不甚明顯,可以忍受,你甚至可以忍痛繼續運動。但是一旦炎癥開始發作,你會感覺到疼痛,無法繼續運動,休息后可以好轉。

要診斷半月板撕裂,需要找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進行問診和查體。你需要回憶自己當初如何受傷的,受傷和癥狀是否存在先后關系,將這些信息準確提供給醫生。有時候 X線檢查可以排除骨折和其他問題。MRI(磁共振成像)是必須的,只有做MRI才能對膝關節內軟骨、半月板和韌帶等軟組織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如何治療半月板損傷?手術要不要做?

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取決于損傷的類型、撕裂的大小和位置。決定治療方案的其他因素包括年齡、健康狀況、活動水平和其他合并疾病。按照半月板的血管分布,半月板的外側三分之一通常被稱為“紅色區域”,具有良好的血液供應,如果撕裂很小,有時可以自行愈合,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半月板中間三分之一被稱為“紅-白區域”,有部分血供,自愈潛力較低。而半月板內側三分之一(稱為“白色區域”)幾乎沒用血供,該區域的撕裂將無法自行愈合。

并非所有的半月板撕裂都需要手術。有時拿到磁共振報告會有半月板損傷I度,II度,III度的字眼,通常而言,只要影像診斷正確,只有到了III度才需要進行手術,II度、I度可以繼續隨訪,但是有時報告帶有一定主觀性,并不一定不準確,例如明明是III度,結果寫了II度,反之亦然。

反之,如果患者的半月板損傷程度不大,膝關節沒有發生交鎖、痛性彈響、反復腫脹疼痛等情況,且患者本人對自己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滿意,則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就足夠了。每年復查一次MRI,并與主診醫生保持聯系。

在非手術治療方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運動損傷通用的RICE原則:

1. 休息。如果膝蓋疼痛,制動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動,扶拐走路,減輕患膝壓力。

2. 冰敷,可有效減輕疼痛和腫脹。每次15-20分鐘,每天4次,直到疼痛和腫脹等癥狀消失。

3. 加壓包扎。可以對腫脹的膝蓋用彈性繃帶進行加壓包扎,消腫止痛,注意不要包得太緊。

4. 抬高患肢。坐下或躺下時,在腳跟下用枕頭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

5. 日常活動中佩戴膝關節支具,保護關節穩定性,避免再次受傷。需在醫生指導下購買。

藥物治療:

1. 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例如塞來昔布、洛索洛芬鈉、布洛芬等藥物,足量服用,堅持服用2周。傳統民間觀點認為止痛藥對身體不好,不能多吃。事實上,這些藥物通過抑制炎癥達到鎮痛目的,同時可以消除腫脹,不會成癮。短期服用1個月也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這類藥物類別較多,有些可能會有副作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使用。本人推薦塞來昔布,相對安全。

2. 如果癥狀不重,疼痛表淺,也可考慮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外用版本,如氟比洛芬凝膠貼、雙氯芬酸乳膏、酮洛芬凝膠等,這類藥的缺點是需要反復涂擦,且只能作用局部,對較深的組織無法穿透,對多個部位的疼痛使用起來較為麻煩。

3. 如果急性期很痛,且膝關節內大量積液,可以考慮進行膝關節穿刺抽液和封閉治療,對改善癥狀有較大幫助。

損傷后要記住早期康復的概念

· 非手術治療患者傷后1月內需避免奔跑和跳躍等對膝關節沖擊較大的運動。何時能重返運動,需咨詢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

· 無論是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都需要盡早開始早期術(傷)后運動康復鍛煉。

受傷之后,局部的解剖結構發生改變,損傷帶來的炎癥產生疼痛,影響大腦對肢體本體感覺的感受和對運動指令的調控。就如同如果計算機的某個硬件壞了,換了另外一個牌子的硬件,除了把硬件裝好之后外,需要重新安裝驅動程序。而肢體的驅動程序則是通過早期、積極的運動康復鍛煉進行重新安裝的。

膝關節損傷之后,整個下肢肌肉都會開始不均勻的萎縮,會嚴重影響下肢功能。因此,需要在癥狀控制之后,盡早進行下肢的拉伸、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訓練,防止肌肉萎縮,減輕膝關節的壓力。此外,如果需要重返高水平的運動,則需要進行本體感覺、協調、敏捷性等高級康復治療。

運動康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吃苦也需要花錢花時間。低要求的患者可以在家自學鍛煉。但是絕大部分有運動需求的患者,需要在專業的運動康復機構接受運動康復物理治療師的指導和訓練。

但是,這些保守的治療并不總是足夠的。如果撕裂較大,不穩定或導致交鎖癥狀,則需要手術修復或去除不穩定的撕裂邊緣。大部分半月板手術非常簡單,微創、迅速、且安全。通常只需住院1-3天即可。如果只做半月板成形,術后第二天即可走路,從事低體力要求的工作。如果進行了半月板縫合修復,則需要進行支具保護,同時需要扶拐行走2周后逐漸開始脫拐。

半月板手術怎么做?要花多少錢?

半月板手術在關節鏡下進行,通常膝關節前方內外側各做一手指寬度的小切口,用關節鏡的鏡頭和器械伸入關節內,鏡頭末端有攝像頭和照明燈。可以讓醫生看到你的關節內部,診斷膝關節內的損傷,并在直視下對半月板進行手術操作。膝關節鏡手術的基本費用為2萬元左右(含住院、檢查、藥品、麻醉、手術等),部分可以進醫保。

· 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成形的意思就是部分切除(修剪),切除半月板撕裂的一部分,解除癥狀。適合對運動要求不高、年紀較大、半月板質地不佳,縫合意義不大的患者。

· 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修復術。切除部分質地不佳的半月板組織,盡可能多地保留健康組織,以“全內技術”用一次性半月板縫合器將裂口縫合起來,使其愈合。該術式對患者年齡、運動水平和半月板組織的健康程度都有一定要求。縫合后的半月板需要一定愈合的時間,因此康復進程相對緩慢。此外,因為半月板是由縫合裝置固定于關節囊上,有些患者會有膝關節內牽拉或者“吊住”的感覺,隨著康復的進展,會逐漸適應。一次性半月板縫合器的價格在5000-6000元/針,部分可以進醫保。

· 關節鏡下半月板移植術。適用于半月板反復損傷或者大部分缺失,已經“沒藥救”,但關節軟骨尚好的年輕患者。手術適應癥非常嚴格,能做移植的患者不多,目前國內開展較少,采用同種異體半月板組織,費用昂貴(10萬元起),并沒有廣泛使用。

富血小板血漿療法日趨流行,在手術完成后對修復的半月板周圍進行富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療效雖然存在爭議,但是大部分臨床結果是正面的,治療費用為6000元/次,純自費。適用于對臨床療效和運動水平恢復要求較高、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年輕患者。

半月板手術的風險很低,并發癥很少見。包括對膝關節周圍的皮神經損害,感染和膝關節僵硬,還有罕見的深靜脈血栓。皮神經損害表現為皮膚麻木,感覺減退,大部分人1年后會恢復,可耐受。感染很少見,半月板縫合患者術后常規口服抗生素,可預防。膝關節僵硬大多為術后早期康復不及時所致。因此術后即刻就應該循序漸進開始運動康復。深靜脈血栓發生概率很低,若導致肺栓塞,則后果比較嚴重,應予以警惕并及時診治。

術后恢復需要多長時間?

術后即可就開始逐漸進行相應的運動康復和物理治療,從非負重到負重,從被動至主動,同時加強力量和拉伸訓練。如果需要重返運動,還需要進行重返運動前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術后膝關節腫脹和疼痛是正常的情況,切忌不要熱敷或用過熱的水洗澡,會加重膝關節腫痛的癥狀。

對于半月板成形的患者,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多數情況下無需扶拐。如果覺得不那么好走,可以行走時使用登山杖輔助。傷口愈合后就可以開始游泳,1個月后開始慢跑和騎自行車。

對于半月板縫合修復的患者,術后第二天扶拐下地行走,并佩戴膝關節支具保持膝蓋穩定,術后2周逐漸開始脫拐,到1月時完全脫拐,以減輕膝蓋的負擔。傷口愈合后就可以開始游泳,3個月后開始慢跑和騎自行車。

對于半月板撕裂手術的85%至90%的人來說,短期效果滿意度高。但是為了達到較好的遠期療效,應當盡可能保留足夠的半月板組織,并加以修復。如果半月板損失較多,則今后患膝關節炎的風險可能更高,發病時間可能會提前。

無論你想做什么運動,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切莫操之過急。只有達到下列標準之后,才能嘗試恢復以前的體育鍛煉水平:

1. 你可以完全彎曲和伸直膝蓋而不會感到疼痛。

2. 走路,慢跑,沖刺或跳躍時,膝蓋不會感到疼痛。

3. 你的膝蓋不再腫脹。

4. 受傷的膝蓋與未受傷的膝蓋一樣強壯有力。

5. 你的醫生同意你重返運動。

如果在愈合之前開始使用膝關節,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害。

如何預防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撕裂很難防止,因為它們通常是意外造成的。但是一些預防措施可能會降低膝蓋受傷的風險。你應該:

1. 定期鍛煉以保持大腿肌肉強壯。

2. 參加運動前要熱身,做完運動后要拉伸。

3. 兩次運動之間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人體過于疲勞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4. 確保運動時穿著正確合腳的鞋子,鞋底要有足夠的緩沖能力。

5. 保持身體和四肢的靈活性。

6. 切勿突然增加鍛煉強度和難度,循序漸進,不要過于勉強自己。

7. 盡可能不要帶傷上陣。

三、盤狀半月板是上天的恩賜,但它很弱雞,扭一下就撕裂

半月板損傷,大家都不陌生,這篇文章已經講了很清楚了。

半月板為啥叫半月板?因為它是形狀為半月形的板子,準確地說是月牙形的。然而,并不是每個人的半月板都是月牙形的。有些人受到了上天的眷顧,他們的板子出現了變異,和正常人不一樣,先天就是滿月形的,叫盤狀半月板。

盤狀半月板較正常半月板厚度更厚,形狀呈橢圓形或圓盤狀。常見于外側半月板,有時雙膝都有。別看它皮糙肉厚,其實是只弱雞,盤狀比正常半月板更容易撕裂。

有一部分盤狀半月板患者可能一生都不會遇到任何問題。 如果盤狀半月板不會引起疼痛或不適,則無需治療。但是,大部分盤狀半月板的患者都會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出現半月板的撕裂,最好發于青少年時期。所以青少年突發膝關節交鎖、疼痛、屈伸障礙,需要排除盤狀半月板撕裂。

根據盤狀半月板到底是不是又大又圓,分為不完全盤狀(小盤狀)和完全盤狀(大盤狀)。

盤狀半月板比正常半月板更容易損傷撕裂。因為盤狀半月板又厚又大,撕裂后更容易卡在膝關節中,例如桶柄樣撕裂,引起屈伸膝困難、彈響、交鎖和疼痛。由于半月板缺乏血供,一旦撕裂,很難自行愈合。

有趣的是,對于盤狀半月板的患者而言,即便沒有受過外傷,也會出現相應癥狀,這是因為日常生活的強度都能夠引起盤狀半月板撕裂。

到底是不是盤狀半月板,查個磁共振就很清楚了。

對于盤狀半月板而言,沒有其他選項,只能等它壞了或者出現癥狀了進行關節鏡手術。

手術時機取決于有無損傷或癥狀。術中盡量成形半月板至正常的月牙形,將多余的半月板組織一并切除。對于撕裂處,應當積極去縫合修復半月板,避免過度切除引起將來因半月板缺失造成的種種問題。

術后康復計劃依照術中操作而定:

僅成形沒有縫合:術后第二天就能扶拐下地,1周雙拐變單拐,2周完成脫拐,快走、跑步、自行車都是可以逐漸開始的。競技性體育運動可以在康復完成后參加。

做了縫合:術后第二天就能扶拐下地,2周開始脫拐,3周雙拐變單拐,4周完成脫拐,快走、跑步、自行車在2個月后逐漸開始的。競技性體育運動需要在康復完成后參加。

四、膝關節疼痛難忍,長“骨刺”了該怎么辦?

很多中老年朋友熱衷于行走,某天突然出現膝關節疼痛,行走困難,休息后可緩解,反復發作;也有些年輕人,膝關節反復扭傷,每次都忽略不治,忍一忍就過去了,結果突然有一天再也忍不了了。跑到當地醫院拍個片子,醫生說膝關節長“骨刺”了、“骨質增生”了或者“關節炎”了,三言兩語開點藥就結束看診了,留下患者一臉狐疑。實際上,這種疾病的全稱叫膝關節骨關節炎,簡稱OA,常常合并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那么這個OA究竟是什么病,該怎樣治療呢?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膝關節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關節退行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四大致殘性疾病,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

OA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以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的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

OA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 OA 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無明確的全身或局部誘因,與遺傳和體質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女性、肥胖人群好發,尤其是看上去膝關節“肉肉”的女性。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OA 的發病率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繼發性OA可發生于青壯年,繼發于創傷、炎癥、關節不穩定、積累性勞損或先天性疾病等,通常是膝關節運動損傷如半月板損傷、前交叉韌帶損傷后沒有及時治療,導致膝關節反復扭傷所致。

OA可導致關節疼痛、畸形與活動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質量,也會間接影響壽命。

臨床表現:

1、 關節疼痛及壓痛:關節疼痛及壓痛是OA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初期為輕度或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后好轉,活動后加重;疼痛常與天氣變化有關,寒冷、潮濕環境均可加重疼痛。OA晚期可以出現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關節局部可有壓痛,在伴有關節腫脹時尤其明顯。

2、 關節活動受限:晨起時關節僵硬及發緊感,俗稱晨僵,活動后可緩解。關節僵硬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至十幾分鐘,極少超過 30分鐘。 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現關節絞鎖,晚期關節活動受限加重,最終導致殘疾。

3、 關節畸形: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滑膜炎癥積液可造成關節腫大。

4、 骨摩擦音(感):由于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整,活動時可以出現骨摩擦音(感)。

5、 肌肉萎縮:常見于膝關節OA。關節疼痛和活動能力下降可以導致受累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無力。

臨床檢查的選擇:

X線是明確診斷的金標準,是診斷的必須條件;磁共振檢查可以觀察關節內的軟骨、半月板等結構。此外一些抽血化驗的指標有助于鑒別診斷。

治療目的:

OA的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延緩疾病進展,矯正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OA的總體治療原則是依據患者年齡、性別、體重、自身危險因素、病變部位及程度等選擇階梯化及個體化治療。目前國內外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采用金字塔式的階梯治療,包括功能鍛煉、支具輔助、藥物對癥和手術治療。既然是金字塔,所以大部分人經過保守的功能鍛煉、支具、藥物等治療都能夠控制病情,緩解癥狀,只有盲目拖延致膝關節磨損增生較為嚴重者才需要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方法:

1. 健康教育:避免長時間跑、跳、蹲,同時減少或避免爬樓梯、爬山等活動。減輕體重很重要,推薦將體質指數降低到25kg/mm2以下(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m)÷身高(m))。避免下肢負重運動的減重方法,如跑步、深蹲等,推薦自行車、游泳等,必要時可以采取手術減重。

2. 運動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制定個體化的運動方案,從而達到減輕疼痛, 改善和維持關節功能,保持關節活動度,延緩疾病進程的目的。

(1)低強度有氧運動:采用正確合理的有氧運動方式可以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疼痛。

(2)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既可改善關節穩定性,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常用方法:①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②直腿抬高加強股四頭肌訓練;③ 臀部肌肉訓練;④靜蹲訓練;⑤抗阻力訓練

(3)關節功能訓練:主要指膝關節在非負重位的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常用方法包括:①關節被動活動;②牽拉;③關節助力運動和主動運動

3. 物理治療:主要是通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達到減輕關節疼痛。常用方法包括:水療、冷療、熱療、電刺激、按摩、針灸等。

4. 行動輔助:通過減少受累關節負重來減輕疼痛和提高患者滿意度,患者必要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行動輔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關節支具等。也可選擇平底、厚實、柔軟、寬松的鞋具輔助行走。

5. 口服鎮痛藥物治療:非甾體類抗炎(NSAIDs 類)藥物、非 NSAIDs 類藥物、阿片類鎮痛劑為主,目的是消炎鎮痛,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6. 關節腔注射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封閉治療,向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局麻藥物和激素,可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疼痛,安全性較高,可減少鎮痛藥物用量,對早、中期OA患者效果更為明顯。具體可點擊閱讀下面我的文章

7. 富血小板血漿:可改善局部炎癥反應,并可參與關節內組織修復及再生,缺點是價格昂貴。具體可點擊閱讀下面我的文章。

8. 抗焦慮藥物:長期受疼痛折磨的OA患者多半會導致心理問題,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解除癥狀。

注意:沒有“神藥”可以徹底治好膝關節骨關節炎!

手術治療:

1. 關節鏡微創手術:關節鏡兼具診斷和治療的作用,對伴有卡壓、交鎖癥狀的膝關節OA治療效果較好,如存在游離體、半月板撕裂移位、髕骨軌跡不良、滑膜病變、軟骨面不適合等,通過關節鏡下摘除游離體、 清理半月板碎片及增生的滑膜等,雖然能減輕患者癥狀,但無法逆轉OA的發展。

2. 截骨術:截骨術多用于膝關節OA,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關節,通過改變力線來改變關節面的接觸面。該方法適合青中年活動量大、力線不佳的單間室病變,膝關節屈曲超過 90°、無固定屈曲攣縮畸形、無關節不穩及半脫位、無下肢動靜脈嚴重病變 的患者。由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般都是合并膝內翻,膝關節內側間室磨損增生,外側間室完好,所以一般是進行脛骨高位截骨手術,分為外側閉合楔形截骨和內側開放楔形截骨兩種手術方式。均是通過將力線輕度向外側轉移來減輕內側間室負荷,從而減輕關節疼痛,延緩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進程。

3. 人工關節置換術:終末期OA成熟且有效的治療方法,應用日益廣泛。但是手術創傷相對較大,而且盡管人工假體已經更新換代很多次了,但仍然存在使用壽命、假體松動等其他問題。所以關節置換手術前需要慎重考慮。

a. 單髁置換手術(換一半)

如果患者的年齡較大,膝關節內外側間室中有一側軟骨磨損嚴重呈“骨對骨”的改變,而另外一側還較好, 內外翻畸形不嚴重,這時只需置換一側的部分關節面,也就是單髁置換手術。此手術可保留膝關節所有韌帶,矯正輕度的內翻或者外翻畸形,盡管適應證相對較小,但是如果選擇得當,其治療效果也很好。

想了解單髁置換,可以看這篇文章

b.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全換)

對于年齡較大,整個膝關節的磨損增生均較嚴重,日常活動出現顯著持續疼痛,屈伸及行走困難者,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可能是唯一的選擇。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可以恢復下肢的正常力線,糾正膝關節畸形,緩解疼痛。

總之,膝關節骨關節炎是一種人體關節老化退變的過程,各種原因會加速它的進展,最終的結局是疼痛及關節功能障礙,無法行走,影響生活質量。該疾病尚未研究清除,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仍是醫學難題之一。目前的醫療技術只能延緩疾病發展或者更換部分或整個膝關節,因此,需要早點行動起來,防治運動損傷,認識疾病客觀規律,愛護你的膝關節,盡可能讓膝關節無痛、功能良好,伴隨你終老!

五、冰敷,你敷對了嗎?

運動損傷發生之后,常見的癥狀就是腫脹和疼痛。我們常常提倡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可以減輕腫脹、緩解炎癥,減輕疼痛。冰敷可用于扭傷、拉傷、勞損、肌肉挫傷和淤青。

冰敷雖然很實用,但很多人無法做到正確冰敷,科學冰敷,效果往往效果不理想,甚至適得其反。其中有一些細節和小訣竅需要特別注意,做到科學冰敷,這樣才能使運動損傷的治療更安全、更有效。通過學習本文,掌握冰敷的訣竅,以幫助你解除傷痛,盡快康復,早日重返運動。

注意:本文僅適用于閉合性損傷,若有開放傷口,請不要隨意冰敷,要盡快去醫院治療。

如何正確冰敷?冰敷要訣如下:

1. 速

正確冰敷應當是在受傷之后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進行。受傷48小時以后,冰敷的效果顯著下降。為了最大程度上消腫、消炎、止痛,應當在受傷后盡快把冰塊敷上去。運動場所應當準備冰袋、冰塊等冰敷材料。便利店、超市、藥店內均可買到冰敷材料。實在不行,就地取材,雪糕、棒冰、凍肉等。凡冰物者,皆可將就救急。

2. 動

冰塊放上去之后需要經常挪動冰塊,調整位置,確保均勻冰敷,不可長期維持在一處。許多運動員在冰敷時都會用冰塊對受傷部位及不適之處進行按摩,避免冰塊與某一點的集中接觸,以免凍傷。推薦使用“冰杯”進行“冰杯按摩”,冰杯制作方法見下。

3. 抬

冰敷時不要忘了抬高受傷肢體,高于心臟水平。“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液體總會在低處聚集,人體大部分是用水做的,將患肢抬高,有利于消腫,緩解疼痛。使你的傷病迅速度過炎癥階段,更早地進入的修復階段。

4. 壓

冰敷的同時最好能夠盡早用彈力繃帶對受損部位加壓包扎,不僅有利于消腫,緩解疼痛,還能防止冰塊直接接觸皮膚,避免凍傷。

5. 時

注意時間,冰敷15-20分鐘,不能更長。超過20分鐘的冰敷可能會對組織造成進一步的傷害,引起凍傷。如第2點所述,用冰按摩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確保皮膚和軟組織不易凍傷。

6. 隔

確保兩次冰敷之間有至少45分鐘以上的間隔(一般推薦1-2小時)。由于運動損傷后炎癥腫脹等癥狀反復,重復冰敷可有效緩解癥狀。而在冰敷間隔期間,損傷區域溫度回升,有助于修復愈合。

7. 復

根據自己需要,頻繁冰敷。只要受傷部位不冷不麻,皆可繼續冰敷。受傷以后的炎癥可以持續48小時或更長時間,通過冰敷等手段減輕腫脹和炎癥的程度可以幫助你早日恢復。

冰敷材料多種多樣,可以購買現成的冰袋產品,也可以DIY。

冰敷材料小貼士:

1、 傳統冰袋法:在密封塑料袋里裝滿冰塊或碎冰。在冰袋里加一點水,這樣它就會更加貼合你的身體。

2、 冰杯法(推薦使用):把一次紙杯裝滿水,放在冰箱里。把杯子上1/3部分撕掉,倒拿杯子,用露出的冰按摩傷處,讓冰逐漸融化。市面上也可買到專門制作冰杯的工具。

3、 冰豆法:在超市的冷凍商品區買一袋冷凍豌豆、玉米或其他豆類。豆類體積小,可充分覆蓋受傷區域。冰敷完之后可再放入冰箱重復使用,此外豆子還能做菜。

4、 現成產品:藥店里可以買到冰袋產品,可以重復使用,并且非常貼身,此外市面上還有自帶冰敷功能的支具,手頭寬裕可以考慮。

千萬注意,防止凍傷!

不要讓冰塊在沒有隔絕的情況下長期接觸在皮膚的同一個位置上。要么持續移動冰塊(見“冰按摩”),要么在冰快和皮膚之間墊一層薄毛巾。

六、運動損傷相關疼痛,你需要知道這些

疼痛,是運動損傷患者最常見也是最困擾的問題,絕大多數運動損傷都以疼痛為主要癥狀。

大多數患者對疼痛和其治療方法不夠了解,根據筆者經驗,有近一半患者遇到疼痛時會選擇忍耐,“忍一忍就過去了,吃藥對身體不好”,這種觀點已經根深蒂固。有時候苦口婆心勸導也無法使其回心轉意。本文旨在科普疼痛和其治療方法,改變大眾對疼痛和止痛療法的認識。

·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有觀點認為,疼痛是與血壓、呼吸、脈搏、體溫平行的第5大生命體征。

急性疼痛,持續時間較短(通常短于3個月),起病突然,病程短、特征明確,是一種保護功能,疼痛隨著損傷的愈合而緩解。

慢性疼痛,持續時間長(通常超過3個月),多種原因,逐漸起病或急性轉慢性,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有時病程較長,可長達數十年甚至伴隨終身。

· 怎么評價疼痛?

通常使用數字等級評定量表,用 0-10 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從0-10逐步增加,0為無痛,10為劇烈疼痛。

0為無痛;1-3分 為輕度疼痛;4-6分 為中度疼痛;7-9分 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烈疼痛

· 疼痛有哪些危害?

疼痛增加了醫療費用,同時給機體帶來諸多不良影響,例如影響睡眠,夜不能寐,影響社交,延緩康復,限制機體活動,降低心肺耐力,產生不良情緒,引起心理問題等。

疼痛對使肌肉張力增加,肌肉痙攣,限制機體活動,關節活動度下降,導致關節粘連。長期慢性疼痛還可引起肌肉萎縮,肢體、關節功能下降,失去運動能力,長期臥床不動還有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慢性疼痛常伴隨焦慮和抑郁等精神癥狀。

· 疼痛刺激可導致失眠、焦慮、抑郁、無助、不滿、過度敏感、挫折、沮喪等感覺

· 可造成家屬恐慌、手足無措,引發家庭矛盾

· 心理因素加上身體疼痛不適,會更加延緩康復,雪上加霜。

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疼痛的首要治療是治療原發病

就運動損傷相關疾病而言,對于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軟骨、半月板、椎間盤等軟組織的損傷可通過保守或者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使用通用的RICE原則,包括了休息、冰敷、加壓包扎和抬高患肢,同時輔以支具固定,加上早期鍛煉康復。如有開放外傷要及時清創、止血、縫合、包扎。如有骨折需加以固定,必要時及時手術。還有種情況叫骨髓水腫或骨挫傷,大多不需要手術治療,以藥物、休息和肢體功能鍛煉為主。

當關節損傷已經惡化到骨關節炎的程度的疼痛,那么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治療方法以藥物、封閉、支具、理療、關節鏡手術乃至關節置換手術來治療。

疼痛的常用藥物治療

·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NSAID =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作用,俗稱消炎鎮痛藥。單純稱它們為止痛藥是不恰當的,因為他們還有消炎作用。這類藥物不會成癮,不會成癮,不會成癮。

1. 非選擇性NSAID:奈普生、布洛芬、雙氯芬酸、美洛昔康、吲哚美辛,此類藥物長期服用有胃腸道出血的風險,消化道潰瘍者慎用。

2. 選擇性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羅非昔布、依托考昔、帕瑞昔布 ,此類藥物長期服用(連續使用3個月以上)可能有心血管風險,冠心病患者慎用。

就筆者用藥經驗:對于塞來昔布而言,疼痛劇烈時可口服2粒,半小時即可起效。接下來以每天2次,每次1粒的方法使用。隨著疼痛減輕,可以逐漸減量或停用。

· 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疼痛,減少發熱,幾乎沒有抗炎作用

· 阿片類鎮痛藥,治療中重度急、慢性疼痛最常用的藥物。運動損傷患者較少使用,常用于術后鎮痛。遵循能達到最大鎮痛和不產生難以忍受不良反應的原則。常見副作用:惡心、嘔吐、便秘、呼吸抑制。此外長期使用效果會逐漸下降,會成癮,會成癮,會成癮。

1. 弱阿片藥(輕、中度疼痛)可待因、雙氫可待因

2. 強阿片藥(中、重度疼痛)嗎啡、芬太尼、哌替啶、羥考酮

· 局麻藥: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羅哌卡因、氯普魯卡因,常與皮質醇藥物和玻璃酸鈉一同用于關節腔注射封閉療法

· 抗癲癇藥:卡馬西平、拉莫三嗪 、奧卡西平等,較少使用

· 抗抑郁藥: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NRIs)、安非他酮、西酞普蘭、帕羅西汀,較少使用

止痛藥物使用應遵循三階梯原則,按需使用,逐級遞增,逐級遞減

疼痛的其他治療方法:物理治療、心理治療、神經介入治療

治療疼痛,患者應如何配合醫生?

向醫生說明希望了解疼痛和疼痛管理知識,了解鎮痛方案,積極配合, 主動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有其他疾病。出現疼痛時及時告知, 協助疼痛程度, 疼痛緩解或不緩解時及時報告。

希望各位運動損傷患者能夠了解疼痛、重視疼痛、早診早治、走出誤區、戰勝疼痛

七、“封閉”治療知多少?

不久前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給全民健身行動提出了一系列亮眼的硬指標。全民健身是中國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自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健身運動熱度在中國愈發高漲,已成為影響千家萬戶的時代新風尚。較常人而言,運動人群更傾向于發生運動損傷,因此運動損傷的發病率逐年增高,以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和軟骨等軟組織的急、慢性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極大地從生理和心理上困擾著運動人群。

運動醫學作為保障和服務運動人群健康的新興學科,近年來也在神州大地廣泛播種開花。運動損傷的治療囊括了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鍛煉及手術治療。其中關節軟組織局部注射技術(簡稱“封閉”)作為一種特殊的藥物治療,具有立竿見影、療效顯著、價格低廉、操作簡便等特點,非常適合在門診中使用。

然而,作為一種有創操作,“封閉”對操作者醫學素養和技術有一定要求,稍有不慎即可損傷神經、血管等重要結構,更有甚者會引起感染、肌肉肌腱壞死等不良后果,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如何正確地進行“封閉”技術需要廣大從業者認真學習。要求包括:對傷病要有正確的診斷;詳盡掌握人體解剖層次,以使注射部位準確;要全面了解所使用藥物的性能、適應證,不同運動損傷恰當的注射劑量及配伍以及注射時機、間隔、注射次數等。因此,“封閉”技術并不是每個醫生都能精通的。

關于“封閉”,有時我們會耳聞目睹到一些體育新聞中常有:某某運動員賽前打“封閉”,堅持帶傷比賽。便知道“封閉”可以快速止痛。民間流傳一種說法也很流行:“封閉”針治標不治本、副作用大、還有成癮性。

那么,打“封閉”,利弊究竟如何呢?

關節軟組織局部注射(“封閉”)有何好處?

關節在肢體運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受到關節囊、韌帶、肌肉等重重結構保護,但也是非常容易受傷的部位。不管是急性各類外傷(扭傷、挫傷等)、還是老年退化,長期磨損(退行性改變),還是受到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都會激活身體的免疫系統,引起無菌性炎癥,產生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等癥狀。

為了消除上述癥狀,主要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抑制無菌性炎癥,一種是阻斷疼痛信號向神經傳導的通道。

“封閉針”根據不同部位和癥狀,將一定濃度和劑量的激素藥物(強的松龍、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和麻醉藥物(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等)混合,注射到疼痛區域內。可同時起到以下兩種作用:

1. 激素藥物能抑制免疫反應,減輕炎癥,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 麻醉藥物能阻斷向大腦傳遞疼痛信號的神經通道,快速緩解疼痛。

此外,若是針對關節腔內注射,可以適當再加注一些玻璃酸鈉類藥物,其為關節滑液的主要成份,是軟骨基質的成份之一。在關節腔內起潤滑作用,減少組織之間的摩擦,同時發揮彈性作用,緩沖應力對關節軟骨的作用,發揮應有的生理功能。具有營養軟骨,潤滑關節,減少摩擦,緩解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的作用。

膝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示意圖(圖片來自互聯網)

關節軟組織局部注射(“封閉”)有何壞處?

民間流傳一種說法也很流行:“封閉”針治標不治本、副作用大、還有成癮性。里面有麻藥和激素,對身體不好。

上述說法其實是以訛傳訛,首先封閉治療用藥量較小,無論是激素藥物或麻醉藥物,均作用在局部,幾乎不會進入全身循環中,且用藥次數少(通常少于5次)。只要注射方法正確,一般不會對人體帶來不良影響。同時,也沒用明確證據證明“封閉“治療會成癮。

也有傳言說玻璃酸鈉會加重滑膜炎,引起排異反應等。事實上,根據《玻璃酸鈉在骨科和運動醫學相關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2017年修訂版》所述:玻璃酸鈉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在體內完全代謝,無毒、無菌、無趨化作用,不引起異物反應,不與細胞和蛋白相互作用,因而總體安全性良好。其常見不良反應主要為注射局部和關節出現輕微或中度疼痛和腫脹積液,發生率為1%~15%,偶有頭痛、發熱及藥疹。上述不良反應多于注射后24小時內發生,患者一般能耐受,無需特殊處理,2~3天后癥狀消失。

關節軟組織局部注射(“封閉”)的適應癥

在骨科運動醫學領域,門診應用“封閉”的主要適應癥如下:

1、 大關節的骨關節炎,如膝、肩、肘、踝、髖等

2、 凍結肩、肩峰下撞擊綜合征、肩袖損傷等

3、 踝關節撞擊癥、軟骨損傷等

4、 髖關節撞擊癥等

5、 肌腱病,如肩袖腱病、跟腱腱病、扳機指

6、 其他慢性勞損性疾病: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

關節軟組織局部注射(“封閉”)的禁忌癥

在骨科運動醫學領域,門診應用“封閉”的主要禁忌癥如下:

1、 藥物過敏

2、 局部或全身感染

3、 骨折部位:不推薦,會延遲骨折愈合

4、 關節手術前:不推薦,增加感染風險

5、 未成年人:18歲以下關節病變通常為全身性關節病的局部表現,一般不需注射

6、 糖尿病:血糖升高可持續數日或更長,感染風險增大

7、 免疫抑制狀態:疾病(白血病,艾滋病)或藥物(全身長期應用類固醇激素)

8、 凝血功能異常

9、 神經源性疼痛:注射可加重疼痛

10、 不能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關節明顯腫脹和積液

患者接受“封閉”治療的注意事項(非常重要!)

1、 打完“封閉” “后,注射部位有注射貼膜保護,要保持清潔干燥,3日內不可碰水,

2、 有時“封閉”治療后會出現注射局部及關節腔反應,表現為注射局部輕-中度疼痛、腫脹或關節內少量積液,一般多能耐受,2~3天后疼痛消失。這種情況屬于正常反應,不必特殊處理。 也可采取休息、冰敷或使用解熱鎮痛類藥物等處理措施。

3、 若“封閉”后局部疼痛腫脹持續加重,伴有發熱、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增高時應考慮感染發生,應及時采取局部制動,及時就醫。

4、 若“封閉”后出現注射部位出血、血腫形成,要及時加壓壓迫 ,防止血腫擴大,及時就醫。

八、3D演示: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

本人搬運自油管,自己翻譯的視頻,帶你一探究竟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是怎么做的

3D演示: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半月板撕裂能自己好嗎?半月板撕裂為什么要爭取保守治療?此文教你怎樣輕松緩解疼痛
半月板能自己康復嗎?
半月板損傷該怎樣治療?最全半月板損傷問答和經驗分享
半月板損傷如何恢復?骨科醫生告訴你:半月板損傷應該怎么治療恢復
膝蓋疼痛,為何不能下蹲?有啥好辦法可以緩解嗎?一文給您說清楚
專業科普:一文看懂半月板撕裂!(對,就是膝蓋軟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容县| 古浪县| 江口县| 镇沅| 洪泽县| 康保县| 水富县| 杭州市| 辽宁省| 兴义市| 姚安县| 额尔古纳市| 苍梧县| 遵化市| 定南县| 什邡市| 临漳县| 商水县| 米林县| 循化| 三亚市| 望都县| 休宁县| 湘乡市| 华蓥市| 绥德县| 二手房| 建昌县| 孝感市| 渝中区| 鄯善县| 武邑县| 伊春市| 南通市| 三明市| 信丰县| 平顺县| 湄潭县| 吉安县| 贡山| 五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