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92歲常沙娜和85歲樊錦詩
在敦煌研究院依依惜別
一句“下次再來”讓人感慨
樊錦詩
自1963年從北大畢業后
已在敦煌研究院堅持工作約60年
被譽為 “敦煌女兒”
常沙娜
幼時隨父常書鴻在敦煌臨摹壁畫
常書鴻因一生致力于敦煌藝術研究保護等工作
被人稱作 “敦煌的守護神”
當大漠孤煙成了故交
當長河落日作了鄰伴
她們兩人奉獻了青春
敦煌
成為了她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標簽
永遠的敦煌少女
已經92歲的常沙娜
身上匯聚著許多標簽:
“永遠的敦煌少女”
“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女兒
人民大會堂的裝飾設計師
中央工藝美院在任最長的院長
梁思成、林徽因病床前的學生
從12歲起
常沙娜便隨父親常書鴻臨摹敦煌壁畫
承載父親遺志
一生亦致力于敦煌藝術教育的推廣
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長常書鴻
因一生致力于敦煌藝術研究保護等工作
被人稱作“敦煌的守護神”
1943年
常書鴻和家人到達了敦煌莫高窟
也就是從那時起
常沙娜跟著父親在敦煌的風沙里奔跑
學著繪下洞窟中逐漸剝落
卻又精美的牡丹、蓮花、石榴等圖案
“我叫沙娜,
敦煌又叫沙洲,
我和敦煌生來就有緣分。”
她的學校經歷與一般的孩子不同
學習敦煌藝術就是常沙娜的童子功
自然之靈,傳統之美
從此在她的心底生根、開花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
常沙娜在老師林徽因的指導下
第一次把中國傳統文化
運用到了生活用品中
敦煌圖案的真絲頭巾
仿明清絳子花邊和刺繡的背心
景泰藍的首飾盒
這些都作為禮品贈給外國友人
而后
她參與了
向新中國成立10周年獻禮的“十大建筑”藝術設計:
北京展覽館、首都劇場、民族文化宮等
還主持設計了中央人民政府
贈送香港特區政府的紫荊花紀念雕塑
這一次重回莫高窟
常沙娜來到父親常書鴻的墓前獻花
永遠的敦煌女兒
10月17日
甘肅敦煌研究院的門口
92歲的常沙娜和85歲的樊錦詩
緊握雙手,合影留念
兩人依依惜別:
“下次再來。”
“我們到北京去,可以到我家里來。”
一腔熱血,一生執著
她們用自己的青春
書寫著敦煌的今生故事
不是女神、也不是女王
她們是敦煌的女兒
這才是最大的榮耀
每晚九點,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