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謝邀答!
眾所周知,宋詞《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千古傳唱,尤以南唐后主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廣為流芳,但因何喚作“虞美人”,恐怕非人盡皆知了。
《虞美人》原是唐教坊曲,詞牌創作背景是:詞人為歌詠西楚霸王項羽寵妃虞姬而作。大概為“楚漢相爭”項羽兵敗被圍垓下,心知難逃一死,便勸其愛妃虞姬另覓生路。然而,虞姬對項羽一腔至死不渝的“癡心”執意不肯茍活,便也拔劍自刎。據傳后來在虞姬殉愛之地,長出一種血一般的鮮花,人們遂把此花喚作“虞美人”。因為虞姬節烈,對愛情忠貞,后人創作詞曲“訴衷腸”時,常愛以“虞美人”三字為名。久而久之,“虞美人”便逐漸形成固定曲調,成為詞人最愛用的“詞牌名”了。
若要填好一闕【虞美人】,以我的寫作經驗歸納為以下幾點:
其一,依據“欽定詞譜”,該詞牌在歷代演變過程中,也稱“一壺冰”“憶柳曲”“一江春水”。詞譜中共收錄7例,以李煜和毛文錫譜為正體。李煜體平仄格律如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韻)。
其二,就是要必須明白,但凡用這個詞牌必須表達的風格是:哀婉凄楚,悲憤無奈的情感。所以詞者所表達的東西要和詞牌絲絲緊扣。絕不能用這個詞牌填寫喜慶快樂,心神蕩漾,兩情相悅之類的內容,所以選擇合適的詞牌也是現代人填詞的一個技巧,否則就會弄巧成拙,貽笑大方。
其三,依據這個詞牌的押韻要求,平仄交替,換韻交錯的特點,是詞者必須注意的關鍵。只有平仄韻律的豐富才更能表現出“虞美人”詞牌的纏綿悱惻,情感轉折,以及蕩氣回腸。
鑒于該詞牌的千古流傳和民間影響,以及其藝術魅力,我認為對于欽定詞譜保留的7種體例不妨都加一嘗試,真正喜歡宋詞的朋友,應該樂此不疲吧!只有通過多譜例的研習,才真正能體會到“虞美人”的靈魂所在,魅力所在,宋詞的迷人所在!
現將自己填寫的一闕【虞美人】習作呈現出來,結束此次問答,以飧詞友,敬請雅正:
【虞美人·春歸】
春潮送暖南來信,不覺殘寒盡。
雪泥融泄潤無聲,萬物復蘇柳岸孕溫情。
林光暗動驚棲鳥,慵醒嫌春早。
夢華飛逝影空留,四季輪回苦旅幾時休?
備注:欽定詞譜,詞林正韻,南唐李煜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