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前日大家玩對聯(514)上聯:
皓月初升寒寺靜
看看哪些友友有好句:
郭明友:
皓月初升寒寺靜,江潮已退夜風輕。
忽聞畫舫絲竹起,行者駐足聆妙音。
不能否認這是首好詩,但我還是要說,要使自己的詩有滿滿的古典風味,入聲字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坎。雖然入聲字在普通話中已消失,但在古典詩詞中從未淡出,特別是在詞中,有那么多押入聲韻的詞牌,如果不辨入聲字,至少填詞就不能進行。辨入聲字并不難,我們只需認識化入一二聲中的即可,常用字也就255個,對于有相當文化基礎的人來說,學起來只是小菜一碟。就象我們使用簡體漢字,但不識繁體字就無法閱讀古籍,就會把自己與古典文化割裂開。所以,要學習欣賞古典詩詞,不辨入聲字是永遠也不能掌握古典文化精髓的。
本詩竹、足是最常用的入聲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有了這小缺陷,再好的詩也不能貼上《七絕》標簽了,不能不一說是一大遺憾。希望友友仔細思量。
臺風友:
驚時落葉悄無聲,倦鳥投林杖屨輕;
皓月初升寒寺靜,秋風未晚野舟橫。
(驚時:驚動時令)
其實不用注解一下,就“驚聽葉落悄無聲”也很好啊。
勛兒友:
皓月初升寒寺靜,秋風乍起小舟移。
江楓晃曳驚歸雁,野水蒼茫過客悲。
晃曳不如搖曳更簡潔些,也順口點。
山水云天友:
皓月初升寒寺靜,風清氣爽客船斜。
鐘聲縈起心頭緒,徹夜無眠聽晚鴉。
很好地勾勒出了畫面景象,也融進了情感和心境,對句稍遜。
我也湊一聯,與友共吟:
上聯:皓月初升寒寺靜,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晚鐘忽響暮鴉驚。仄平平仄仄平平
接句:江楓搖亂家山夢,平平平仄平平仄
收句:一夜無眠舟自橫。仄仄平平平仄平
好,看看今天的出聯,先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