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56法之第1法:
四句旋轉(zhuǎn)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與第一、二句相復(fù)者,而句首并多用'卻'字。凡絕句,三四句必緊接,而與第一、二句卻多不即不離,以轉(zhuǎn)捩關(guān)鍵,全在第三句也。惟此類,則第四句必與第一、二句呼應(yīng)極緊,蓋四句一氣轉(zhuǎn)下者也。
題圖中人
文/醉清風(fēng)
燭暗風(fēng)斜醉倚樓,紅顏情斷愛難收。
無端又起相思意,卻惹紅顏淚不休。
絕句56法第2法:
或四句,或三句,與第一、二句俱有相復(fù)之字,而與前一法稍異。
七絕.題蟬圖(不合二法)
文/醉清風(fēng)
碧草含珠一只蟬,不言不語夢中眠。
春來秋往它猶在,歲月匆匆已數(shù)年。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美酒皆為今日醉,新詩可與暮蟬吟。
而今詩酒不常見,從此江湖無處尋。
絕句56法第3法作法:
第三、四兩句,轱轆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與第三句相復(fù),而又用“還”、“又”等字以緊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啟其意。
晚荷
文/醉清風(fēng)
半池碧水映荷妝,一縷清風(fēng)送晚香。
已是黃昏催遠(yuǎn)客,黃昏卻又亂愁腸。
絕句56法之第4法:
與前一法同,故三四兩句必有復(fù)字。特前一法為尤整齊耳。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古渡云樓映月輝,霓虹醉影亂心扉。
秋風(fēng)不懂離人意,還問離人歸不歸。
絕句56法之第5法:
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故首二句多有“去歲”、“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與末二句又必有相復(fù)之字,以見呼應(yīng)。
憶故人
文/醉清風(fēng)
其一
去歲江邊煙鎖晴,春來江上泛舟行。
今年江水春依舊,楊柳依依不見卿。
其二
去年相約看秋紅,幾縷斜陽染晚楓。
今日天涯人遠(yuǎn)隔,一池秋水映寒空。
絕句56法之第6法:
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則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復(fù)字作呼應(yīng),斯與前法差異耳。
題圖閑愁
文/醉清風(fēng)
昨日佳人依小樓,紅妝對影訴閑愁。
今朝執(zhí)酒為君醉,手捧琵琶不自由。
絕句56法之第7法:亦首二句與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則不用“昔年”、“去歲”等字,然其實指往日之意,固隱含于其中也。
自嘲
文/醉清風(fēng)
賦寫詩詞已數(shù)秋,蘆花叢里抒閑愁。
如今益友百千個,從此知音遍九州。
秋思
文/醉清風(fēng)
蘆花十里度春秋,少小離家生別愁。
今日匆匆回舊地,一蓑煙雨畫中收。
絕句56法之第8法:
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與前法小異。
秋思
文/醉清風(fēng)
落葉蕭蕭滿地黃,籬笆疏影漸寒涼。
只今惟有門前柳,不怨西風(fēng)催斷腸。
閨思
文/醉清風(fēng)
枕冷衾寒煙鎖眉,夢中幾度與心違。
只今惟有門前柳,落盡相思待汝歸。
絕句56法之第9法:
以“如相問”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問者何事,不必說明,但觀其第四句答詞,則其問意自顯矣。
偶遇
文/醉清風(fēng)
九月風(fēng)吹稻谷黃,何村少女著紅裝。
家中父母如相問,情定三秋一縷香。
絕句56法之第10法:
第三句用“借問”、“欲問”、“試問”、“為問”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誰”等字,以明其所問之事,而第四句則答之所問之詞也。
夜思
文/醉清風(fēng)
聲聲犬吠夜歸人,踏雪迎來又一春。
欲問浮生何處寄,夢中幾度念君身。
絕句56法之第11法:
第三句亦用 “為問”、“試問”等字作起,以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故“無”、“幾”、“何”、“誰”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閑愁
文/醉清風(fēng)
簫聲一曲寄閑愁,寥落天涯不自由。
試問紅塵漂泊客,有無明月下西樓。
倩影留香
文/醉清風(fēng)
簫聲漸起韻悠揚,淺笑嫣然向遠(yuǎn)方。
試問黛娥留戀處,幾人得見一襟香。
絕句56法之第12法:
以第三句作詰問語,用“何”、“誰”、“幾”、“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簾卷西風(fēng)人未眠,閑愁幾許賦詩篇。
誰知心底逍遙客,卻遣相思年復(fù)年。
絕句56法之第13法:
亦以第三句作詰問語,但“何”、“誰”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人生總是太匆匆,轉(zhuǎn)眼之間年又終。
瑣事何須心底放,緣來緣去亦成空。
絕句56法之第14法:
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而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寂寂斜陽落網(wǎng)中,悠悠倩影望蒼穹。
如何回首經(jīng)年事,猶恐情深夢不同。
絕句56法之第15法:
但以第四句作詰問語,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守望
文/醉清風(fēng)
庭前遙望意闌珊,兩鬢微霜歲月寒。
獨自相思通遠(yuǎn)信,如何共醉慰心安。
絕句56法之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回家
文/醉清風(fēng)
四海為家不畏艱,十年漂泊倦知還。
何如垂老情依舊,卻笑馀生鬢已斑。
絕句56法之第17法:
第三四兩句作連屬詰問語,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幾”、“那”、“無”等字以足之。
相思
文/醉清風(fēng)
一片金灘映晚霞,行人寂寂走天涯。
不知今夜無眠客,幾縷相思落謝家。
絕句56法之第18法:
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下必用“誰”、“何”、“多少”等字。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陌上花開款款風(fēng),庭前春至與君逢。
不知誰解離人意,又遣相思入夢中。
絕句56法之第19法:
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詰問語,故其下不用“誰”、“何”、“多少”等字。
暮春
文/醉清風(fēng)
竹外桃花落晚晴,庭前芳草苦相爭。
不知春日將離去,唯有香風(fēng)飛滿城。
絕句56法之第20法:
“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詰問語,故其下無“誰”、“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則或用“猶”、“還”、“又”等字以呼應(yīng)之。
夜思
文/醉清風(fēng)
他鄉(xiāng)落葉隨風(fēng)起,今夜相思伴雨來。
醉后不知成夢幻,詩中猶自費疑猜。
絕句56法之第21法:
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詰問語,故其后必綴以“何”、“誰”、“無”、“幾”等字。
七絕.憶友
文/醉清風(fēng)
新詩總覺太多情,往事浮沉心底橫。
猶記當(dāng)年嘗酒客,不知何處搏前程。
絕句56法之第22法:
第四句雖冠以“不知”二字,而卻非問語,故不用“誰”、“何”、 “無”、“幾”等字。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浮生若夢太匆匆,名利拋開一醉中。
自笑風(fēng)流無限意,不知酒色盡皆空。
絕句56法之第23法:只第四句作詰問語,或但用“誰”、“幾”、“何”、 “無”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無由興來
文/醉清風(fēng)
一腔心事幾人知,兩鬢青霜寂寞詩。
自古閑愁多賦客,只今清夢是何時。
絕句56法之第24法:
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則必預(yù)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憶舊有感
文/醉清風(fēng)
十載江湖今不同,閑談舊事醉清風(fēng)。
相思幾許浮云外,知有佳人落照中。
絕句56法之第25法:
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輸與”、“輸他”等字作起,所以見彼此比較之意也
偶感而作
文/醉清風(fēng)
凡塵俗世路茫茫,野渡書生寫意章。
不似宋唐辭賦客,一篇佳作入朝堂。
絕句56法之第26法:
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見比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與前一法稍異耳。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映日晚霞紅似火,暮鴉起伏水塘邊。
此情不及天涯客,空待相思又一年。
絕句56法之第27法:
為第三句與第四句作比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輸與”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無題二首
文/醉清風(fēng)
細(xì)雨瀟瀟葉更新,輕風(fēng)珠露落凡塵。
須知夢里煩憂事,不似心中故舊人。
無題其二
樽前開口問誰同,夢里傾心夢亦空。
何必題詩舒古意,不如把酒醉清風(fēng)。
絕句56法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為比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物是人非
文/醉清風(fēng)
斜陽晚照幾分真,湖岸風(fēng)光思故人。
別后經(jīng)年重聚首,而今不似那時頻。
絕句56法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雨后有感
文/醉清風(fēng)
暴雨聲聲聲更苦,殘枝滿地夢成空。
分明心事隨風(fēng)去,又復(fù)閑愁入酒中。
絕句56法3第3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無題三首
文/醉清風(fēng)
清風(fēng)怎醉江南客,煙雨蒙蒙入夢來。
盡寫流年懷往事,分明遙夜憶花開。
無題其二
亂枝滿地?zé)o人問,繁葉今朝空自悲。
莫道少年多樂趣,分明心事染青眉。
無題其三
狂風(fēng)驟雨復(fù)頻頻,碎葉飄搖滿地新。
寂寞窗前思遠(yuǎn)客,分明都是夢中人。
絕句56法第31法:以“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月夜思
文/醉清風(fēng)
揮毫潑墨寫詩篇,為賦白云人未眠。
一種情懷無處寄,任它明月照窗前。
絕句56法第32法:“一種”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兩字。
題合歡有感
文/醉清風(fēng)
潑墨揮毫題合歡,清風(fēng)縱酒意猶寒。
等閑一種傷心客,寂寞依稀有兩端。
絕句56法第33法:第三句用表“記憶”之字(如“記得”、“長記”、“略記”、“猶記”、“猶憶”、“憶得”、“尚憶”、“還憶”、“偶憶”、“長憶”、“最憶”、“忽憶”、“空憶”、“卻憶”等),而第四句則其所憶之事也。
臨湖有感
文/醉清風(fēng)
長街燈火映湖中,過眼煙云人不同。
猶記當(dāng)年君許諾,那堪往事已隨風(fēng)。
絕句56法第3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則皆申明其意者也。
游鹽城大洋灣有感
文/醉清風(fēng)
白云朵朵水中浮,一縷輕煙繞小樓。
莫怪伊人今不在,半城秋景為君留。
絕句56法第35法:“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則先說明其意者也。
雜詩二首
文/醉清風(fēng)
夢里由來難了情,樽前何必問余生。
且傾遠(yuǎn)客一杯酒,莫向離人道日程。
雜詩其二
碧水多情豈肯休,蜻蜓有意立花頭。
而今幾度傷心色,莫怪余生不自由。
絕句56法第36法:第三句用“不須”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夢
文/醉清風(fēng)
少年有夢向西行,今亦無緣赴此程。
不用題詩悲舊事,何妨載酒慰浮生。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莫學(xué)清風(fēng)任意行,應(yīng)憐白發(fā)鬢邊生。
不須艷羨云中客,多是良人身外情。
絕句56法第37法,
第三用“問”、“道”、“說”、“語”、“望”、“指”等字,第四句則其所問、所道之語也。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閑情猶自幾分真,舊事誰堪入夢頻。
莫問昔時漂泊客,只今所屬又何人。
絕句56法第38法,說”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說者不特指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是所說之事。
入世其一
文/醉清風(fēng)
為修妙法遠(yuǎn)浮名,常伴青燈到五更。
誰說佛門無俗念,自慚心底有閑情。
入世其二
街頭偶遇化緣僧,夢里同臨入大乘。
皆說禪機無限意,不知佛法幾多層。
渡入世其三
修來妙法遠(yuǎn)紅塵,覺后方知難悟真。
長說空門誰可渡,心懷禪境負(fù)情人。
入世其四
潛修佛法遠(yuǎn)紅塵,得道還為悟此身。
誰說禪機需避世,焉知妙理亦逢人。
絕句56法第39法:第三句末結(jié)以“無一事”或“無個事”、“無他事”、“無別事”、“閑無事”、“渾無事”三字,以見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憶故人
文/醉清風(fēng)
風(fēng)卷梧桐歲月寒,霜凝松菊幾人看。
而今心底無他事,別后天涯各自安。
絕句56法第40法:第三句以“無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秋思
文/醉清風(fēng)
桐葉飄飛又一秋,憑欄靜聽水東流。
無端念起君歸處,應(yīng)是心中未了愁。
絕句56法第41法:第三句三四兩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則或用“依舊”、“猶還”等字以呼應(yīng)之。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縷縷幽香醉客身,山河日暮幾分真。
無情最是北風(fēng)夜,依舊吹醒夢里人。
絕句56法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與前法小異。
秋雨
文/醉清風(fēng)
西風(fēng)卷地客生愁,濁酒頻斟醉始休。
最是無情秋雨夜,幾多往事繞心頭。
絕句56法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縱”字或“任”字、“總”字,而第四句則或用“只”字、“終”字、“亦”字、“也”字、“猶”字、“又”字等以呼應(yīng)之。
重元寺外枯荷
文/醉清風(fēng)
一片枯荷水接天,重元寺外了塵緣。
縱然碧葉隨風(fēng)去,亦覺清香在眼前。
絕句56法第44法:“縱”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誰道霜枝生寂寥,笑看江色水含嬌。
心中縱有千般意,卻向紅塵一醉消。
絕句56法第45法:“縱”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題紅柿圖
文/醉清風(fēng)
老樹枝頭幾柿懸,雀巢高閣度流年。
獨憐明月身猶客,縱得清風(fēng)人未眠。
絕句56法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與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則申明其相似之點也。
無題
文/醉清風(fēng)
碧水悠悠映晚霞,西江岸上數(shù)枝花。
春光好似他鄉(xiāng)夢,醒后才知不是家。
絕句56法之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獨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則或用“年年”、“時時”、“猶還”等字以呼應(yīng)之。
雪梅
文/醉清風(fēng)
一叢雪白掩其身,滿樹花紅不向春。
只有梅香能醉客,年年到此待歸人。
雪梅
文/醉清風(fēng)
淺黃深紫雪中開,小徑幽香枝上來。
但有寒梅融入韻,年年題句費心猜。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題圖之釣魚隨感
文/醉清風(fēng)
堤岸兩三瀟灑身,試圖閑釣一江春。
紅塵瑣事風(fēng)吹去,惟有持竿自在人。
絕句56法之49法:第三句以“自從”或“一自”作起者。
臘八粥
文/醉清風(fēng)
臘粥生香繞小樓,童年往事滿心頭。
自從羈旅天涯去,頻向杯中問幾秋。
絕句56法之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江南
文/醉清風(fēng)
江南煙雨沐清風(fēng),四季流光皆不同。
好是瑤池仙境地,眼前處處有花紅。
絕句56法之51法:第三句以“若為”二字作起。
江南春
文/醉清風(fēng)
枝上桃花朵朵紅,江南煙柳醉春風(fēng)。
若為化作相思雨,空惹離人淚不同。
絕句56法之52法:第三句以等閑二字作起者。
三月
文/醉清風(fēng)
煙籠群山霧鎖春,菜花香誘畫中人,
等閑忘卻紅塵事,且醉他鄉(xiāng)莫問因。
絕句56法之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夜雨
文/醉清風(fēng)
落花有意別高枝,疏雨多情頻入詞。
正是紅塵羈旅客,不堪春去未眠時。
絕句56法之54法:第三句一二字及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海棠花開
文/醉清風(fēng)
初經(jīng)風(fēng)雨面羞紅,乍得清香入夢中。
如此春光如此去,一腔心事幾人同。
絕句56法之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則用“一”字或“數(shù)”字、“幾”字,皆計算字也
春游
文/醉清風(fēng)
斜日林深疏徑幽,東風(fēng)催客懶登舟。
誰知縹緲云煙處,又引心中幾許愁。
絕句56去之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詞,但以中間一字連綴之。如:
橋下偶遇
文/醉清風(fēng)
欲將詩酒寄他鄉(xiāng),耳畔管弦撩亂腸。
駐足聆聽橋下客,紅衣女唱探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