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驀然回首,歲月不居,不覺又是一年將盡。
我們都知道,歲月以相同方式經過每個人,每個人卻以不同方式經過歲月,在歲月荏苒中,感受蹉跎,尋得靜好,從而讓自己對人生充滿希望。
其實,當我們安靜下來,用心聆聽的時候,你會聽見在歲月的圖畫中,有許多銘刻在心的痕跡,如光影交錯的心事,如黑白膠片的旁白,有我們期待的美好,也有力不從心的遺憾。
回眸這一年,其實,能夠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收獲,在無法預知的未來,希望我們都能平平安安就好。
當我們站在冬的窗前,回顧這一年人生走過的路,恍然發現,在一切災難面前,錢是身外之物,事是永遠的負累,只有量力而行,才是真的人生智慧。
屠格涅夫說過:“凡事只要看得淡些,就沒有什么可憂愁的了;只要不因憤怒而夸大局勢,就沒有什么事情值得生氣了。”
或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突然醒悟,只有知足常樂,才是幸福的根源。人生之中即使良田萬頃,也不過日食一升;即使廣廈千間,也只能夜眠八尺。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煩惱和痛苦,不是擁有得不夠多,而是內心不知足。
知足的人,懂得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苦難中也會自得其樂。
幸福的人,從來不在乎外在的華麗,總是向內修行,讓美麗源于自己的內心。
更是知道,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人生,若是有,那也是最好的心態使然,若是有,那也是在平靜的內心里,擁有最純粹的快樂。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期待,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能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的人,可大多時候,我們那些驚天動地的傷痛,在別人眼里,不過是隨手拂過的塵埃。或許,成年人的孤獨,就是悲喜自渡,而這也正是我們難得的自由。”
我們都應該從現在開始學著悲喜自渡,找回初心,簡單活著,讓變得越來越少的快樂,不斷增加。悲喜之間,接受陽光與溫暖,讓自己感覺到幸福。
即便知道這個世界的薄涼,知道生活有時候不公平,但是依舊心存善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只寡欲便無事,無事心便澄然。”人生只有熬過無人問津的時光,才配擁有詩和遠方,人活著就好,其實,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平常,才是最心安的風景,雖然普通,卻是人生中不能缺少的陪伴。
年底的時光,依舊是一片素白,執著的光影,依舊在窗前映出年末的斑駁,不經意間煙火里塵埃里,已經有了最簡潔的圖案,或許,這就是每個人心中的祈愿,那就是,歲月靜好,安然無恙。
誰都不可否認,人生的風景里,少不了有歲月的痕跡,人生的遺憾,終究是無法彌補的過往。而那些,生命中無盡的迷茫,總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季節輪回中得到更深刻的領悟。
那就是,在人生的經歷中,若是沒有什么重大事情發生,那就順其自然,在迎來送往中,給自己留一份留白,簡靜下來,如此才能心安自在。
也要盡量讓自己,接受現實中的一切風雨,懂得用內心的淡然從容與時光溫柔以待,把日子潤澤包漿,打磨出生命溫柔的光芒,從而讓自己活得精致優雅。
“幽境自能外見,高懷獨出世間癡”。生活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在簡單生活中發現美好,尋得幸福,追存不一樣的美麗。
人生風雨兼程,走過千山萬水,經歷幾度春秋,這一程又一程,不過是日漸成熟的生命,與日漸消瘦的時光,彼此之間感覺到溫柔,碰撞出美好,在人間煙火中,在朝暮之間,感受春花秋月、夏蟬冬雪之美。
人生旅途,應該以平淡的心情,釀造生活的詩意,以素喜的心,蘸光陰的墨,書寫旖旎的人生,從而一生被歲月所寵愛。
從而,人生路上,獨自沉思的時候,也會感覺,心簡單了,世界就簡單了,才能擁有幸福。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只有心自由,生活才有豐富的色彩,生命得到了自由,也就擁有了快樂。
雖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偶爾卻也要看淡世事滄桑,人生別來無恙。
“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鎖。”人生有許多東西不能放下就是羈絆,人生有許多糾纏,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只有快刀斬亂麻,生命才能多一些寬容豁達,揮手之間,一笑而過,讓一切的不愉快都隨風而去。
洪應明說:“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人生路上,只有在無常中看盡繁華,才能懂得讓自己淡然,只有在世事繁雜中經歷磨難,才能收獲人生的自在從容。
人生不過如此,只是珍愛生命,只是努力讓生命恰如花開,美麗芬芬,精彩之中,縱有風雨襲來,依然能夠守心自暖,不憂不懼,無怨無悔。
如今,在年末感悟人生,愿我們都有晚歸時窗口的燈,也有光明指引下的錦繡前程。
四季更迭,轉眼又一年。風雨飄搖的人生,詩意也好,蒼涼也罷,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是一場生命的歷練,每一年都是生命的財富。
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們生命如花,杯盞之中有茶香,有美麗,有歡喜,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守著淡淡的人間煙火,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隨緣隨喜,走過這個冬天,健健康康,不慌不忙待春風,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