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宇宙觀及其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aa16e930101hmeh.html
前 言
當自然萬物在生命的歷程漸次展開,當人類所有的歷史、知識與科學在思想中逐步凝聚,要明白生命的存在、要弄清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以及人類將走向何方,就必須回答宇宙的系列問題。過往的科學與哲學似乎解決了許多,但是,總是無法解決人類與宇宙自然萬物本質上的統一性。早先的人類是懼怕、被動地適應宇宙自然,后期的人類卻是藐視和蹂躪自然,在與宇宙自然萬物相處的過程中,人類從來就很難找到恰當的位置。隨著現實問題探討的深入,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各種思想與認識就產生了對立,人類與自然萬物就出現了矛盾的不可調和性,說明目前人類的認知還存在著嚴重的誤區。
我們曾把天地理解得太過神秘,杜撰了無數的神仙鬼怪讓人類認識與探索自然的腳步受到自我思想的束縛;我們又把科學看得太過高明,忘記了宇宙的統一性和事物變化發展的全面性,以至于張狂到認為自己是‘萬物之主’,使人類無根無本,忘記了天地大愛、忘記了存留基本的感恩之心。人類呀,總是喜歡從自我的角度來臆斷事物,造就出一系列的哲學和所謂的真理,讓人類自己無法跨越自設的理論高峰和思維局限,從而,也就更加難以走入真實。
人類需要不斷的認識,并不僅僅是對于事物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全體的認識需要;有時,更重要的或許就是不斷的修正自我的認識體系,用新的思想從自我的思維束縛中解脫出來;因此,我們謳歌新的思想,渴望新的思想,善待新的思想!
從完美主義的思維邏輯來對事物進行關聯,不竟對過往人類的一切哲學產生了疑問:宇宙是什么?靠什么維系和發展?最終又將走向何處?世界、自然界、生物界等是否有‘界’?時間與空間又是什么?世界統一于物質,那么意識又是什么?人類是能夠獨立存在的靈體嗎、是否在本質上同宇宙萬物是統一的?價值是什么?為什么宇宙一切事物似乎均在尋求價值、拓展價值?等等。這所有的疑問在大腦中串綴,一次次的撩撥心扉,讓我對宇宙事物產生了新型的聯系設想;將這種設想逐步系統化,再慢慢照此方法領悟世間萬物,感覺到了世界的神奇和美妙!讓我激動,讓我興奮,也就促使我有了進一步認識與探索的渴望。
我將這一切的思索記錄下來,自知是臆想,沒有科學的驗證;同時,我也不愿步入系統化、全面化的理論說教,那是學者的事情;對于未知的一切,我自知不能看透,只能用聯想、用擬人化的方式,放任思緒自由拓展,若對先行者有點滴啟示,對社會有稍許補余,足矣!
一、 我的宇宙觀
宇宙是什么?
整個宇宙就是一個龐大的價值系統!
世界并不是統一于物質,而是統一于價值。任何事物都只不過是宇宙的一個特有價值體,任何價值體均由物質質體與精神行體兩個方面辯證組成。物質質體表現為結構、基本粒子與能量,主導事物的基礎活力;精神行體表現為道格、識元與機素,主導事物的品質生機。世間沒有離開了物質的精神,也沒有脫離得了精神的物質,它們永遠是同生共存的。特定的物質質體與特定的精神行體相結合就構成了特有的事物,我們稱之為相對應的事物價值本體,所以說,事物存在的本質形式只能是價值。價值既是事物存在的本質形式,也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本源。宇宙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核心或依據就是價值,萬物的聯系只不過是價值作用的聯系,一切運動由價值促動,變化就是主體與受體價值的選擇性重組,整個宇宙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也就是新的事物價值體生成的過程。
宇宙價值大系統由無數個子系統組成,而各個子系統又由一定的支系統構成。宇宙到底有多少個價值系統層次,誰也說不清楚,因為現階段人類的認識能力還不能確定宇宙的中心或極點。人們認識了分子,分子又由多個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以及更微小的夸克、輕子、光子、中微子、膠子、反粒子等等。但是,最小化的物質組成可能是承載人們意識之類的基本粒子,其精神高度系統化、嚴密化,質量近乎于零,電性近乎于零,自身沒有方向性,只需極微弱的動量就能推動;其結構相當于真空中的氣體物質結構,可隨任意外力作用而膨脹或縮小,其它粒子加入與離去并不影響其形態;這些最基本的粒子數量無窮大,綜合結構就形成了空間,綜合質量有可能是人類未發現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最大物質本體是宇宙中心的黑洞,物質高度集中、結構緊密、引力巨大,依附的精神則品性沉淪、無活性與生機,暗無天日,處于宇宙中心,是宇宙的黑暗極,地獄就是物欲渾濁精神萎靡的黑洞!那么,天堂又是什么呢?就是一切光明,物性弱化,擁有絕對精神、獨立意志、全面自由,無生老病死之憂,充滿正義與公平、和諧與生機的靈界,遍布宇宙外圍任一空間,是宇宙的光明極!宇宙,可能就是由一個巨大高物質、低精神黑暗極與另一個極寬闊靈界低物質、高精神極統一構成的一個完整協調的價值大系統。而支系統呢?中心黑洞以外的各個黑洞,按大小不同的層次逐級細化,最小的黑洞就主導著各個星系;每一個星系,圍饒物質質量最大的星體,有無數的星球,以及星際氣體、微塵等;對于宇宙來講,星球只不過是宇宙的組成分子,而星際氣體等相當于人類認識的物質組成的系列基本粒子,是光明極與黑暗極聯系的中介媒體,也是一切事物聯系、變化的時空區域。
宇宙價值作用,有正面價值作用與負面價值作用,具有可選擇性。物質是基礎、是載體、也是能量支撐,但是,影響事物價值作用本質和方向的是精神,有正面精神與負面精神之別;任何事物均處于宇宙價值系統不同的價值階層,都可以自由選擇價值的作用方向,也就是選擇正面價值作用或負面價值作用。正面價值作用增強事物活力與生機,提升精神品質拋棄物質而上升,趨向天堂;負面價值作用弱化活力與生機,降低品性隨物質凝重而下沉,趨向地獄。當地獄物質凝聚到極端,受到不斷的煎熬而發生大爆炸,按不同精神品性分散與聚合物質形成新的價值體層,其中的每一價值體又開始新一輪的價值作用選擇,隨精神而消沉或升華。宇宙價值作用,整個發展歷程就是不斷地去物質化,提升精神品質的價值作用過程,直至物質特性全部弱化、完全提升為高品質的精神步入天堂,則實現宇宙萬物的天下大同,也就是人們理想化的極樂世界。
物質質體與精神行體作為價值本體的兩個方面互為對應、相互依存,是辯證統一的,甚至,似乎還存在一定形式的通融。人類認為宇宙原始的混沌,可能就是物質質體與精神形體的大通融。在通融階段,物性弱化,體現出精神的絕對意志,是由精神主導的去物質羈絆的過程。其通融程度顯示著不同的天堂級別,低級別的通融在提升精神時,均需要不斷地去物質化,被高尚精神拋棄的物質又重新與低俗精神拼合凝聚,曠世日久對精神的提升與物質的凝聚,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宇宙。不論我們今天的人類及相關世界是處于何等價值層次,但是,確實還存在凝重的物質氣息!為什么基督教將人類降生歸為來世間恕罪,就是因為人類自身攜帶的物質孽障太重,為什么佛教要讓人們清心、無相無欲,就是因為物欲是擾亂人們心靈的根本;只是,今天的人們并沒有看透玄機,還在縱容私欲、拼命地聚斂物質,讓自身與崇高精神和幸福自由越來越背離、相距越來越遠。當今的電視、電影音像及電腦程序也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通融,這樣的通融,甚至于表現出了物質與精神的互相轉換現象,說明人類的意識可以通過創造實現精神品性的高度凝聚而達成部分的通融。這就是人類修身、奉獻、愛與創造的依據,也是人類發展科學、文化、藝術、教育、崇尚精神的根本。通融的條件是物性極度弱化、精神品性高度凝煉;通融的結果是靈性能夠按照自身的品性選擇組合形成新的物質精神價值載體。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物質與精神的通融性將會深刻地影響人類對于自身生存條件的認識,改變人們生存基礎過分依賴于物質的現狀,通過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和追求,改變人們現實追求缺乏精神品質的物欲渾濁狀態。
什么是空間與時間?
在前面分析物質結構時,我們提到‘最小化的物質組成可能是承載絕對精神(如人類意識)的基本粒子,質量近乎于零,電性近乎于零,自身沒有方向性,只需極微弱的動量就能推動;其結構相當于真空中的氣體物質結構,可隨任意外力作用而膨脹或縮小,其它粒子加入與離去并不影響其形態;這些最基本的粒子數量無窮大,綜合結構就形成了‘空間’。這樣的空間認識有幾個基本點:一是空間是高度精神化后的事物物質結構;二是空間的物質屬性已經全面弱化,結構緊密的物質只占有絕小的空間,屬于精神主導的空間才是巨大的;三是空間具有可擴展性,事物價值作用是根本原因,通過精神升華使物質成為最基本粒子是空間擴展的本質,而通過價值作用提升事物內在動力、減緩外界壓力是空間擴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空間也只不過是事物價值化發展的產物,是物性淡化后的物質結構,是可變的,并不是我們人類目前想當然認為的:與生俱來的、什么都沒有的、沒有邊界沒有盡頭的。按照宇宙正面價值作用發展,空間就會越來越大,這應該是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
所謂空間,是事物價值作用拓展的深度和廣度,顯示的是事物價值作用的結果。正面價值作用擴展空間,負面價值作用壓縮空間;起決定作用的是精神,物質各種類型的結構并不只是決定物質的組成,關鍵性的還是可能代表著精神的品質生機和發展空間,精神的高尚有著無限的空間,所以說,空間是精神的凝煉和升華。所謂時間,是事物價值作用聯系的過去和未來,表示的是事物價值作用的過程。沒有聯系就沒有時間,正如嬰兒在誕生前死亡就沒有生命歷史、不經歷風霜就不存在化石一樣,而事物聯系體現的本質就是愛的互助與延展,因此,時間就是事物相互間愛的鋪展與延續,表示的是事物精神在價值作用規律下的擴展過程。
時空沒有別的意義,就是愛的延續和價值(精神)的擴展,物質只是手段與過程,世間能拓展價值的只有精神。宇宙是萬物的總稱,是萬物價值變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統一。
萬物聯系的本質與宇宙價值律
宇宙萬物聯系的本質就是價值作用,任何事物的聯系都只是價值作用的聯系,動力是物質能量的活力與精神品性的生機。主體與受體通過價值作用相互間都發生了價值的改變,其結果常常是兩種表現:負面價值作用造成雙方價值的弱化,正面價值作用促成雙方價值的升華。由于負面價值作用是造成相互間價值效力的損傷,損人不利己,是陰力邪氣,所以,天道是讓其趨向地獄,地理似乎是通過資源短缺抑制法進行和諧節制;而正面價值作用是光明的陽力正氣,對主體與受體都具有促進價值升華的作用,因而是天道、地理相容并助推的,現實世界就是正面價值作用的鋪展與延續,而天堂就是正面價值作用的趨向與歸宿。萬物聯系變化發展的過程體現的是事物間相互關愛的延續,沒有關愛,事物的價值就得不到應用發揮,自身得不到凈化與精神的升華,對它事物也就不會有任何的價值作用,所以說宇宙萬物價值作用體現為愛與精神的延展和升華,我們稱之為——宇宙大愛!天地大愛崇高的奉獻精神是宇宙萬物進化發展的根本。
宇宙價值律,就是萬物均需要通過愛的聯系實現相互間價值的變化,其變化發展的基本規律是:負面價值作用造成雙方價值的弱化,正面價值作用促成雙方價值的升華。宇宙通過節制負面價值作用、弘揚正面作用而提升事物的活力與生機,實現萬物在和諧基礎上的進化發展,這就是自然。
宇宙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宇宙,在老祖先們造詞時,就是既包括萬事萬物,也包括時間和空間的。由于現代哲學鉆入了實用主義的死角,認為物質就是事物全體,將精神依人的意志從事物價值體中硬生割裂,使其神秘化、飄渺化,也同時讓時間和空間步入了神秘化的不可知范疇。所以,就有了“宇宙統一于物質。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并處于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在空間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意識只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價值是人類主體對客體使用價值的評判”等等謬論,并按照這系列謬論推及其它,把物質看得高于一切,把一切事物的價值都依照人類的需要進行判斷,縱容人類對物質的占有、私欲的膨脹擴張,人們一切的生產生活就只是圍饒著物質,極大地貶低了精神的作用和意義,造成了社會職能性機構、行為方式價值作用的弱化,特別是道德、正義、公平、誠信、仁愛等等的淪喪!現實社會,個人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與不和諧,均是源于此點,所以,有必要強調:整個宇宙就是一個龐大的價值系統!萬事萬物均是由物質質體與精神形體兩方面所構成的特定事物價值本體,任何事物的存在、變化和發展都只是價值體之間相互聯系作用的過程,空間和時間展示的是事物聯系的結果與進程,最終體現為愛的延續和精神的拓展升華。這就是宇宙的統一性,任何事物無一例外,人類的靈性意識也不能脫離其范疇。
宇宙是統一的,這是我們了解宇宙基本法則、認識事物基本規律的前提基礎,但是,具體事物則表現為作用方式與存在狀態等的多樣性。多樣性也就是具體事物的特殊性,是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運用自身條件和能力促成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有了多樣性,萬物才具有了不同的道路選擇和不同的作用結果,世間萬物才顯現出無限的蔥蘢與生機。宇宙的多樣性,首先,表現為萬事萬物存在的多樣性。如,僅從地球物質元素來看,目前人類認識的就有近三百種,各元素構成各種分子,分子走向大分子并成為有機化的生物組織發展到微生物、植物、動物以至人類等;人類的意識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知性、理性到悟性與創造性,可以反作用于萬物等;世間沒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就是宇宙多樣性的具體表現。其次,萬事萬物價值作用方式與結果表現具有多樣性。價值作用時,有一個主體對一個受體、多個主體同時作用于單個受體,以及在同一過程中受體又作為主體作用于其它受體等;作用結果,雖然具有正面價值作用增加價值、負面價值作用減損價值的趨向性表現,但是,不因時、因地、因變化過程的正面價值作用也會造成不良的后果,例如,對作物不擇時機施用過多肥料會造成減產,對小孩給予過多的物質享受或不恰當的愛就成為溺愛不利于其身心發展等。第三、萬事萬物的產生與變化發展過程還具有域限性、緣合性與擇向性等的多樣性。域限性是指事物存在區域對價值體存在發展的條件局限,比如,植物種子是否落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人是否降生在發達國家或地區,對其生長發展影響就會有天壤之別;緣合性是指機遇與緣分對事物價值體發展的時運眷顧,如你的父母就是你的緣、你是否遇到能識你用你的貴人、是否找到的是一個特別適合于你的好對象,對你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而擇向性是指事物價值體對于自身發展方向性的選擇,對一般事物而言是對于正面或負面價值作用的選擇,人類由于意識能力的發展選擇性就更多,比如,對教育、職業、婚姻的選擇,對愛心、崇尚的精神和價值觀的選擇等。總之,宇宙的多樣性是萬事萬物發展各式各樣、五彩斑瓓的根本原因。存在的多樣性為我們了解、認識、享受和改造自然提供了基礎;作用方式和結果的多樣性為我們把握事物特性、進行合理決策提供了選擇依據;而發展過程的域限性、緣合性與擇向性等的多樣性,則為我們心靈、理想和奮斗找到了棲息之所與追求的價值源泉,才有了對命運、機遇、愛與創造等的合理詮釋。宇宙的神奇和美妙,就在于其統一性為我們留下了可認識的基礎,就在于其多樣性為萬物留下了巨大的選擇和作為空間,作為靈性的人類,正是因為宇宙的多樣性才讓我們具有了發揮才能和智慧的舞臺。人類生存的價值意義就在于對他人和萬物的有用性,提升生命價值作用的根本方式是愛的奉獻和創造能力的發揮,最終體現為自我生命活力的張揚與精神生機的拓展,即:生命價值意義的升華。
宇宙的過去與未來
對于宇宙的過去和未來,雖然,很難有依據的進行斷定,也可能需要人類的整個生命歷程來探索、來認識,但是,按照目前的科學技術條件和理論認識的基礎,我們也應該進行預想推斷。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基礎,文化是文明的先導,有了正確的或相近合理的宇宙認識論,人們才有合乎情理的行動方向,才能指導人類的社會進步和思想性文化文明的發展。人類目前面臨的生存和發展難題,也許就是由于我們對宇宙認識的方向性錯誤。
這里,不作過多的預想比較,對中國古代老子的認識作出分析。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抱陰以負陽,沖氣以為和。”一就是形成萬物最基本的價值體;二是價值體自身具備的物質質體與精神行體兩方面、及正負電等等的(陰陽)矛盾特性;三是價值體之間通過愛的聯系發生價值作用變化而生成的各種特定事物本體;特定的事物本體經過發展演化就成為了萬事萬物。而這一切都表現為少的、弱的等待多的、強的奉獻和付出,趨向于公平,通過調劑平衡就實現其和諧;和諧又會被新的不均衡力量打破通過新的調劑平衡又達到新階段的和諧,這就是萬物形成與生生不息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其中,價值是事物存在變化的根本,和諧是事物演化的理性基礎,矛盾是事物演化的本質原因,愛與奉獻是發展的前提、也是形式與手段,趨向光明和公平是終極化發展的目標。
上面,還沒有對“道”進行分析,道是什么呢?道就是宇宙萬物最普遍的存在法則、以及事物最基本的變化規律。老子說,它先天地而生,是萬物之母。任何事物均是按照道的法則規律存在變化發展,任何價值體都是依照道的節制進行作為選擇,最終體現為價值的增值或精神的升華。宇宙的過去是所有事物本體最基本的大混沌,通過價值體的不同選擇,向高物質低精神(地極)或低物質高精神(天極)兩個方向變化發展。趨向高物質方向發展的,最終由于物質過分沉積受壓力煎熬而發生大爆炸,按不同精神品性選擇分散與聚合物質形成新的價值體層,又開始新一輪的價值作用選擇;趨向低物質高精神方向發展的,則隨著精神的不斷凝聚升華、通過更徹底的去物質化通融而趨向天極。萬物都只不過是處于不同階層的價值實體,總的方向就是通過不斷的去物質化實現精神升華而趨向天極,地極與天極之間具有不同級別的價值層次,而各價值體也會通過精神的突變實現價值層次的速沉或跳躍式上升,宇宙的未來就是更廣闊空間更高層次級別的大混沌。因此,宇宙發展的歷程,也就是逐漸凝聚價值、精神不斷升華的鮮活的生命性發展過程。有人可能會問,不是物質不滅、能量守恒嗎?是的,正是因為物質不滅,物性弱化才能擴展空間;正是因為能量守恒,在擴展的空間才能展示精神的巨大生機。所以,宇宙空間是越來越大的,正面價值作用能拓展空間,萬物以及人類存在的意義也就是通過愛的聯系延續時間、通過愛的創造拓展生存的價值空間,最終實現其生命的價值意義。
何謂天道?
天道的實質就是價值作用!根據宇宙價值律節制負面價值作用、弘揚正面價值作用,不斷地去物質化,提升精神,提高萬物的活力與生機,實現時空的延續與拓展。
表現為:價值是事物存在變化的根本,和諧是事物演化的理性基礎,矛盾是事物演化的本質原因,愛與奉獻是發展的前提、也是形式與手段,趨向光明和公平是終極化發展的目標。
一是任何事物均具有價值;二是任何事物都是陰陽對立、辯證發展的;三是任何事物都具有選擇自身命運的可能,也就是具有創造、改變的可能,用愛與創造促成事物的聯系達到時間的鋪展和延續,用精神凝聚價值實現空間的擴展與升華;四是似乎總是在和諧范疇圍饒著公平與公正,通過自然節制進行懲惡揚善,讓正面價值作用具有巨大的作為空間,讓愛與精神成為萬物進化發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