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b10c5920101fvkf.html
第五、
不少人一直想當然地把生物看作是生命的代名詞,把精神看作是人獨有的產物。其實,這不過是人們心照不宣的一種猜想,沒有任何實在上的證據。相反,自然界的統一性不斷告訴我們,如果生物有生命,那么非生物系統同樣有生命,如果人有精神,那么非生物系統同樣有精神。事實上,這已經不是什么預見,而是科學不斷證實的事實了。如現有不少科學家已經開始把系統當成是生命,非生物系統目的的普遍性也證實了它精神的存在。
在西方科學之前,生命問題本質上是不存在的,如中國的氣一元論明確地告訴我們,空間中連續的物質是在緊張地相互壓迫中存在的,反抗、擴張,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就是說,生命是內在于物質本性的,萬物都是同一種生命之流的有序匯聚。而西方科學整體是建立在原子說假設之上的,它把空間視為空無一物的,實體是由少數幾種死寂不變的基本粒子組成的,沒有連續,這樣一來,生命問題無中生有地出現了,精神也成了人高于萬物的一種象征。表現在物理學中,就是物質和能量的機械分開,能量成了凌駕在物質之上的一種神秘的東西。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物質和能量顯然是不可分的,能量只是物質彼此之間緊張程度的一種外現。相對而言,有序的物質密度大,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高,內聚的能量也大,無序的物質密度小,彼此之間的緊張程度低,內聚的能量也小,因此,物質從有序向無序轉化會向外釋放能量,從無序向有序轉化會吸收能量,自然界的能量就是通過連續物質密度的變化,或者說緊張程度的變化在空間中流動的。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同一種物質組成的,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敢想像的,因為這預示著人和萬物一樣,不僅由同一種料子做成,也由同一個原理支配,這樣一來,人那種高高在上的虛榮心無形中就癟了下去。為了人自身那與眾不同的價值,人們寧愿相信能夠給了帶來滿足感的那些時髦的東西。不過,這對人類來說只有一種大煙,雖然能夠給人帶來一時的美妙,但卻把人類帶入不可自撥的垂死掙扎當中。當然,還有很多人會找出一系列“證據”來證明那美妙的假說,最典型的證據就是吸引現象。如果物質是統一的,那么統一的物質之間是不可能有吸引力的,吸引現象又是如何來的呢?
的確,從物質統一的角度來看宇宙,吸引力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我們不能忽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連續在空間中的統一物質都是在緊張地相互壓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這種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質才有可能在反抗周圍物質的壓迫中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個暫態的有序結構,而吸引現象也是由物質的組織引起的。這是因為有序的物質密度大,無序的物質密度小,當物質不斷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時候,就會形成相空間的壓縮,產生一個低勢點,引起連續在空間中的混沌物質向這里不對稱流動,而引力正是這種不對稱運動的一種表象。同樣,排斥力也是一種表象,當物質從有序向無序轉化時,物質占有空間的膨脹,會使連續在空間中的混沌物質向周邊空間擴散,排斥力也是物質不對稱運動的一種表象。吸引和排斥這對矛盾是在連續物質的組織與離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
統一的物質狀態是永遠觀察不到的,因為我們的眼睛和精密儀器也是由同一種物質組成的,它是不可能觀察它的本源的,這使不少人忽視了這種連續物質的存在,造成了科學發展上的畸形。如科學上把光的傳遞視為粒子的線性運動,其實,它本質上是一種非線性運動,是依賴連續物質的有序和無序周期變換傳遞的一種能量包,這直接造成了科學家們對因果關系的否定。試想,如果科學不以追求探索自然內在的必然性為己任,那么它能否稱之為科學就是值得懷疑的。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科學家們最困惑的一種現象,它竟然要求物質不斷從有序向無序單調地轉化。不可否認,如果物質是統一的,彼此之間都在緊張地相互壓迫,那么走向物質的平均化和能量的平均化是一種必然。但我們不能忽視系統所依賴生存的外部環境。表面上空間空無一物,它和有序結構沒有關系,其實,有序結構的秩序存在本身就是在不斷地反抗外在世界變化中存在的,如原子這個有序的結構,它的秩序性早就被科學所證實,如果沒有它和連續在空間中混沌物質的相互作用,那么它早就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走向滅亡了,更不可能持續穩定地存在。這也反證了空間不空,它不僅充滿著物質,而且是在永恒地不對稱運動中存在的,萬物正是在不斷反抗這種不對稱運動中獲得了持續運動的能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學說揭示了存在于系統當中五種不同的物質運動。其中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描述了物質從有序向無序的轉化就相當于五行中的金的性質,這僅僅是其中一種物質運動,而且還存在其它四種完全不同的運動。如組織,它與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的運動相反,它是物質的從無序向有序的轉化,相當于五行中的木的性質。許多人只把這種組織的功能歸于生物,仿佛非生物系統就不可能產生組織。其實不然,組織是物質的一種基本屬性,萬物的秩序正是由于物質內在的不斷組織產生的,它可以不斷地把空間中的混沌物質組織成自身有序的一部分,使物質系統不斷發展壯大。
吸引現象是由組織產生的,當物質不斷地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時候,相空間的壓縮會在局部產生一個低勢點,造成連續在空間中的混沌物質不斷向這里不對稱流動,吸引現象正是這種不對稱運動的一種表象,這種運動就相當地五行中水的性質。與水的性質相反,當大量要素不斷在系統空間產生以后,彼此之間競爭力的增大會使這些要素不斷向周邊空間擴散,使系統發展壯大,這種不對稱運動就相當于五行中火的性質。在我們生存的空間,空氣的浮力就是由這種不對稱運動表現出來的。
當然,最重要的一種運動我們不能忽視,它就是普遍聯系,相當于五行中的土的性質。每一類系統當中都有一種特殊的普遍聯系方式,它是由要素之間的競爭產生的,順應中心意志的要素不斷在系統空間產生并發展,違背中心意志的要素不斷在系統空間衰退并滅亡,要素的周期產生與滅亡就是普遍聯系的物質基礎,它通過連續在系統空間某一層次物質的有序和無序變換傳遞著中心要素的意志,使系統中所有要素都聽中心的話。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比較這五種運動,它是自然界每一個系統都普遍存在的,更為重要的是,這五種運動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共同造就了整個系統的一種動態的平衡,保持了系統秩序的穩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