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特色灸火系列排毒療法介紹
灸火系列排毒療法又稱郭氏風濕療法,它是當前比較科學的治療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方法。它的含義是將郭氏專利與中國傳統的“灸火療法”結合使用,對患者能產生藥到病除的良好效果。現把郭氏風濕療法的基本內容介紹如下:
一、治療效果顯著
風濕病(風濕、類風濕和強脊炎)被稱為“第二癌癥”或“慢性癌癥”,屬不治之癥。現普遍采用消炎、止痛、激素類藥物治療,雖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癥狀,可是一旦停藥,即出現反跳現象,甚至加重,而且副作用大,不能根除、容易復發。著名中醫類風濕疑難病專家郭金虎主任,歷經多年潛心研究,查閱了大量的醫史資料,吸取了古今中外各家治療類風濕的精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眾多療法中獨辟蹊徑,首次提出類風濕是人體血液中存在的一種致病物質內毒素(風濕病毒)。針對這一機理,郭主任提出從排病毒的角度入手治療類風濕,在傳統“灸火療法”的基礎上,潛心研究三十余年,發明了治療類風濕的特效藥,并不斷改進。該藥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能徹底清除血液中的內毒素,達到根除的目的。該藥尤其對久治不愈,長期靠服消炎、止痛、激素類藥物維持的患者有較好療效。一般患者1-3療程即可康復,危重患者視其癥狀需3-----6個療程以上方能康復,康復后不易復發。
二、治療方法科學 郭氏風濕療法主要包含灸火療法穴位外用、中藥內服和膏藥外貼三個方面。
(一)外用灸火療法
1、穴位外用(風濕丹)治療過程如下: (1)將一粒黃豆大小的藥粒(呈深褐色、黃豆大小),放于病變部位的特定穴位上,用火柴點燃,形成藍色豆大火焰。該藥有效成份一經高溫即產生一股很細很強的丹氣流,患者感到一根又長又細的銀針刺進肌肉,并不疼痛,接著有被燒灼的痛感,全過程30秒-1分鐘。
(2)丹氣在發病周圍形成包圍圈,并逐漸浸入風濕或骨質增生發病部位,促使風濕毒素化解。7-10天后,化解后的病原體形成黃、白、濃、血粘液,透過用藥穴位滲出體外,滲出物越多,病恢復的越快;滲出的越徹底,病恢復的越徹底。穴位外用一次,其療效可持維三個月。三個月后,當化解物質不再滲出,燒傷皮膚自然愈合。經恢復,燒痕可逐漸消失或留下一個小疤痕。
(3)對于早期患者可不必采用穴位外用。對于四肢關節強直、畸形、肌肉萎縮、嚴重消瘦、食量減少,高燒不退的晚期類風濕患者,必須前往我院配合穴位外用治療。
2、灸火療法三大特點:
(1)局部治療效果神奇。
灸火療法外用的藥粒是一些刺激性較強、味厚力猛、不宜內服的拔毒之品,它們本身具備的藥理作用是治療類風濕的前提,點燃后作用于病變局部關節的特定穴位,藥物有效成份能產生一股高濃度的氣流,經過透皮吸收進入穴位深部,在局部關節肌肉組織內形成較高的藥物濃度,直達關節腔至骨髓,從而透達腠理、疏暢經脈、調和氣血、祛邪扶正、祛風除濕,將風寒濕毒排出體外。實踐證明:現代醫學所講的關節中的炎癥、免疫復合物及滑膜增生通過灸火療法局部治療可以得到修復、改善和治愈。
(2)穴位經絡信息效應明顯。
患者用灸火療法治療后,藥物透過穴位皮膚吸收,進入血絡經脈,隨經絡輸布全身,發揮其調和陰陽,糾正臟腑氣血陰陽偏盛偏衰,從而達到補虛瀉實,扶正祛邪等治療功效,由此可見,治在表面而作用在內,治在局部而作用在全身。
(3)灸火療法優勢絕對。
灸火療法打破了關節強直、變形不能糾正的說法。此療法治療時間短,不需住院,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花費少、無痛苦,純中藥不損害肝腎,無任何毒副作用,標本兼治、治愈后不復發。普通的拔罐、針灸、發泡、中草藥外敷等方法,只能緩解癥狀,起一時之效,而灸火療法不但能將皮膚表層的痹毒排出,而且能將關節腔內深層痹毒徹底清除,對于輕度強直、變形的關節,只要有間隙、活動度,經過灸火療法治療,就可以使其得到糾正,恢復正常。
(二)內服中藥(十八味消痹丸、十三味通絡止痛膠囊、尫痹顆粒、寒濕痹顆粒、濕熱痹顆粒等數十種系列中成藥品)
1、內服中藥的原理及作用: 目前治療類風濕的醫院眾多,大多數醫院的方法太過單一,無論患者病情如何,個體差異如何,均是服用一種藥物,妄想以一當百。當然,如果部分患者幸運了,病情會有所好轉,但是,大部分患者不但不會減輕,反而因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類風濕病患者因其發病的時間、年齡、性別、個體差異各不相同,所感受的風寒濕熱痹毒的程度就不一樣,不同的疾病類型,就應該用不同的治療藥物。我院治療類風濕以西醫化驗為指導、中醫辨證為特色,首先是辯證,辨清病情是急性還是慢性;辨清病邪存在的部位,是在上肢還是在下肢,是在表還是在里;辨清病邪的性質,是寒癥還是熱癥,是固定不移還是游走不定等。當辨清病邪部位、類型后,就可以針對性的選擇相對應類型的藥物治療,不但起效迅速,而且風寒濕熱痹毒清除的徹底,愈后不易復發。
我院治療類風濕的特效藥是從近百種名貴中草藥及動物藥中精心篩選,提煉配制而成。主要功效:祛風除濕、清熱通絡;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排除內毒素。該藥服后:體內血液中的風濕內毒素,經皮膚汗腺(即汗毛孔),大小便排出體外。適用于各期風濕、類風濕患者。
2、內服中藥的治療特點: 用藥后,能將體內的風寒濕毒素通過汗腺、大小便排出體外,達到治療類風濕的目的,具體治療特點大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一般用藥2-3個月的時間,是針對類風濕病進行祛邪止痛治療,其目的是初步驅除病毒、排毒、藥物的有效成份具有超微滲透性;能直達病患組織細胞內,深層殺滅痹毒,逐漸改善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等癥狀,基本解除或緩解疼痛。經過治療,輕度患者可康復。
(2)一般用藥4-6個月的時間,是針對類風濕病進行活血祛瘀、兼顧祛邪、扶正治療,其目的是驅除病邪,促進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修復已被破壞的組織,調節、調動機體的整體功能,病情全面好轉。經過治療,輕、中度患者可康復。
(3)一般用藥10個月或更長的時間,是針對類風濕病進行固本扶正鞏固治療,能徹底斬斷形成痹毒的變態反應鏈,同時雙向調節機體免疫,增強抵御風寒、濕熱等病邪從外部入侵的能力,防止復發。經過治療,重度患者可達到關節活動度的明顯改善,生活可自理,停藥后不疼痛,達到臨床治愈。
(三)膏藥外貼(風濕止痛膏) 1、風濕止痛膏的作用及原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因失治、誤治,造成關節局部長期腫痛不消,功能活動受限,尤其見于膝、肘、腕等關節中某一個或多個關節,這些局部病理變化,一般都比較復雜,破壞嚴重,類似局部性惡性腫瘤狀態,若不能把此種病理變化的局面改變,極易造成關節破壞致殘。清代名醫徐大椿曾經說過:“以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至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子,較之服藥,尤省力,此至妙之妙法也。”根據一民間中醫老師的經驗方,經整理變化,篩選生、猛、辛香之類的藥物,具有開結通滯、直達病所的作用。臨床上觀察到,此膏對部分關節頑固性腫脹、疼痛、僵硬、局部觸之發熱、功能活動受限,用內服藥物及其它療法長久無效者,用此膏外敷局部,可使關節腫脹面積逐漸縮小,僵硬疼痛隨之減輕,一般用3-6貼,關節可恢復正常。西醫對這些病理變化,多采用滑膜切除術、關節清理術等,但若用此法則可免除手術之苦。
2、風濕止痛膏的功效及應用: 風濕止痛膏繼承祖國藥學之精華,采用四十多種上好中藥,其中部分藥物具有味厚力猛,截、拔、通、透的特點,經過精心熬煉,制成了黑色膏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松透骨節,治療關節疼痛之功效,尤其對類風濕部分關節長期頑固腫痛、熱、僵硬、功能活動受限、腰、頸、膝關節骨質增生者,采用其它方法無效時用此膏則屢用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