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是否給孩子零花錢的這個問題,是家長們常常討論的問題。前幾天有網友私信,說自家的孩子最近偷錢,被他們發現了,結果來了個夫妻雙打,打完之后又覺得很心疼。可是擔心孩子會走上彎路,所以他們也是不得不狠下心來,采用最嚴厲的教育方式。
孩子為啥會偷錢?
關于孩子偷錢這件事,很多人都會覺得,小小孩子就開始學著偷錢,這孩子多半是“廢了”。很多人認為家長打得對,就應該及時地制止,并且采用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來糾正孩子。但在聊了一會兒,錦鯉媽咪才知道,這位網友從來都沒給過孩子錢。孩子都已經上小學2年級了,其他小朋友都有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他也非常想買,但是知道媽媽不會給錢,這才出現了偷錢的這件事。雖然,孩子偷錢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家長的教育也出現了問題。
孩子到了8歲左右,就該給錢了
究竟是否應該給孩子錢?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太小給錢對孩子并不好,但實則并不是如此。其實,孩子到了8歲,就應該是兜里有錢的時候了,如果這個時候再不給,孩子就很可能去采取極端的方式,比如說“偷”。
這幾種給錢方式不可取
雖然,家長應該給孩子零花錢,但是以下幾種方式,卻是非常不可取的。
1、要1塊給10塊
相信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人帶孩子的家庭,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要1塊錢,家長反而會給10塊,甚至于更多,其實這種方式是錯誤的。這種給錢方式,會讓孩子認為家里很有錢,或者是覺得,自己可以無限地索取,下次家長想不多給,孩子都不干了。
2、談條件,以后會唯利是圖
和父母談條件的孩子,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孩子比較有想法,認為應該要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當然這和孩子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還有另外一種,就是孩子會以金錢為最終目的,每做一件事都需要給錢。這樣長期下去,孩子沒有錢就不會去做任何事,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家長需要權衡利弊,并且區分什么事情可以得到報酬,什么是孩子必須義務去做的事情。
3、非要羞辱孩子一番
有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也許是出于和孩子玩鬧,在孩子要錢的時候,會和孩子說一大堆沒用的,問一大堆問題。甚至有些人,還要孩子做出卑微的樣子,甚至有一位網友,在網上吐槽說,有一次看見孩子跟爺爺要錢,爺爺讓孩子跪下磕頭。很多人會覺得這沒什么,但是隨著孩子長大,自尊意識也會慢慢建立,總是這樣拿孩子取樂,孩子會變得沒自尊,甚至是不重視自己的自尊。
4、哭窮
還有一種家長,在孩子要錢的時候會哭窮,說自己怎么怎么辛苦,怎么怎么沒錢。其實她們的本意,是想讓孩子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但是長久下去,孩子真的會認為家里非常窮,再看見別的孩子,就會變得自卑。
給零花錢的好處是有很多的,孩子在逐步成長過程中,需要逐步地鍛煉自己分配金錢的能力,這需要家長的全程參與,怎么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學習。而一味地去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甚至是完全不給,會讓孩子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意識。將來變得小偷小摸,或者成人之后大手大腳,完全不會理財,這是家長想看到的嗎?相信這是所有家長不想面對的事情,所以不如現在,就好好地給孩子點零花錢,并且教他如何分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