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都要看醫生,再大的人物也不能免俗。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殺華佗的故事:曹操得了頭疼病,請華佗看病。華佗說病根在腦子里,需要讓曹操喝一服藥,然后用利斧劈開他的腦袋,祛除病根。但曹操疑心頗重,覺得華佗這個醫療方案不懷好意,是想借這個機會替關羽報仇,一怒之下把華佗殺了。關于曹操殺華佗的故事在正統一些的《三國志》也有描述:曹操有頭疼病,招名醫華佗醫治,華佗施以針灸,頗為見效,但病根難除,遂令華佗侍奉左右。華佗性情古怪,借妻子生病為由返鄉,曹操屢次催促不歸,遂將其抓回入監,欲殺之。謀士荀彧勸曹操,華佗醫術太高明了,他關系著多少人的生死,不能殺!曹操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意思是天下難道就再找不到這樣的小人物?結果,巨星隕落,神醫枉死。
華佗之死的故事過去快兩千年了,但對今天的我們仍有警示意義。如今的房地產市場不如從前了,盡管國家出臺了一些積極的救市措施,但市場仍未走出觀望狀態,成交依然低迷,供大于求的商業地產及開發商不專業等因素導致全國各地鬼城、空城比比皆是,這就威脅到開發企業的健康運轉:土地、材料、人工等成本俱已投入,但招商銷售卻達不到預期效果,長此以往企業將病入膏肓。
于是有的企業開始了開源節流:一方面督促招商銷售部門加大招商銷售力度,更有甚者在企業上下開展了“全員營銷”,全體員工都承擔銷售任務,爭取多回款。另一方面壓縮企業開支,減員增效。上述做法本無可厚非,但商業地產醫生林海彬在診斷某些項目時發現有的企業在裁員時采取了平均用力的做法:每個部門都按相同的比例裁員,并作為硬性指標分解到各部門。本人對此做法不敢茍同,這屬于曹操式的“病急亂殺醫”:企業的病癥在于項目招商銷售不暢,現金流受影響,要醫治好此病,須對癥下藥,加強相關部門的建設和工作力度并完善管理及激勵制度,比如說設計部門要通過產品設計改造讓房子更適合客戶的需求,工程部門要趕進度并做好后期維修等工作,物業更要用優秀的服務打動每一位客戶,而營銷部門要多方開拓渠道,增加客源。上述部門恰恰是診治“銷售難”這一病癥的醫生,他們如果在裁員的大潮中不幸縮減甚至撤銷,就如同曹操殺華佗一樣失策。
曹操殺華佗時認為這樣的人乃“鼠輩”,殺后仍可找人替代,但事后卻非如此。但愿這樣的悲劇千年后不要再上演,病急不可亂投醫,更不可亂殺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