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在忙嗎?
這是我抽空整理的聚會照片(附網址),
有時間就下載來看看吧……
昨日,武昌的劉先生
收到該短信后“好奇害死貓”,
為提醒親朋好友防騙,
他連續撥打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
專家指出,眼下電信詐騙如火如荼,
手機病毒也層出不窮,已經進入2.0時代。
智能手機關聯到支付寶等網銀功能,
防范手機病毒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真實案例】
市民手機中毒自動群發短信
事后打幾十個電話“救場”
50多歲的劉先生一時好奇,劉先生點開鏈接,發現并沒有什么視頻和照片,不過神奇的是短信自動消失了。
劉先生說,以為是惡作劇。沒一會,他就收到了不少親朋好友的電話,問他為何發沒莫名其妙的垃圾短信。劉先生這才意識到,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手機剛才自動以他的口吻,已向手機通訊錄中100多名親朋好友,發送了上百條短信。
為防萬一,他只好向親朋好友逐一通知,請他們不要再點短信。盡管如此,還是有部分親朋好友中招。幸運的是,不少事后及時修改了網銀密碼,截止目前,暫無人有損失。
昨日上午,劉先生特意趕到移動營業廳,請人給手機刷機,徹底格式化了一遍。萬幸的是,他平時沒有使用網銀的,銀行卡中的資金安然無恙。
中國長城寬帶大學武漢分校的
高級工程師董必勝指出:
以發送包含同學、家庭聚會視頻和短信的短信,
暗藏病毒和木馬等形式,
這幾年層出不窮,
最近有流行爆發的趨勢。
【病毒傳播方式】
調取通訊錄 修改發件人
董工介紹了類似短信的傳播原理:通常第一個中毒者,由惡意攻擊者通過偽基站和短信群發,通過漫天撒網的形式,獲得隱藏了鏈接網頁的短信。為了吸引你點擊,這些短信通常冠以同學、家人聚會照片;還有些,則聳人聽聞號稱有妻子或者丈夫的出軌偷情視頻,吸引你點擊。
“一旦點開后,就會形成幾何式傳播,”董工稱,這是因為一旦點開激活短信,暗藏的木馬程序會自動調取手機的通訊錄,并修改發件人和收件人,讓收件人誤以為就是機主發送的短信。
這非常具有欺騙性。
現在一般人都有防騙意識,
對于陌生人所發的信息不回亂點。
但對于熟人的信息,通常很少設防。
這種鏈式傳播,在很短的時間內,
會自動復制,造成帶毒短信大量傳播,
類似前幾年流行的沖擊波病毒大爆發。
【傳播病毒目的】
為什么有人要發送這些病毒?董工表示,通過病毒式傳播短信,通常有幾種目的:
第一種是相對“善意”,其目的是吸引手機用戶點開鏈接,用于宣傳產品或者營銷。這種被動式、填鴨式的信息轟炸,讓用戶無法逃避。
第二種是,木馬和病毒一旦在手機中扎根,直接控制手機通訊錄,并將此發往后臺數據庫。這些個人信息,會被黑客直接賣掉。
第三種最為可怕,由于各人的手機,通常都綁定了支付寶、微信紅包等等網銀,尤其是支付寶和微信紅包,都有二維碼收款功能,一旦這些關鍵信息外泄,意味著黑客刷卡,猶如囊中取物。
董工表示,設計這些帶毒短信的,背后通常都有高智商的犯罪團隊運作。相對個人來說,這些人精心布局,利用心理學、社會工程學等諸多科學,環環相扣,個人防不勝防。
他舉例說,前幾年,他所認為的一個朋友。因為恰好在夫妻關系不太好的檔口,丈夫正好收到所謂“妻子奸情照片”的短信鏈接。結果點進去后,損失慘重。類似的例子,已有不少媒體報道過。
【病毒進入2.0】
防范很重要
“相比通過手機發送的類似同學聚會的病毒短信,如今手機病毒已進化升級,進入了2.0時代,”董工表示,表現為“更隱蔽、更具欺騙性了!”譬如說,通過手機游戲、抽獎、紅包等多種形式,精心復合制作。
要防范這些帶毒短信。
首先不要有好奇心,不要有貪婪心。
收到類似短信,先不要貿然點開,可以先核實;
另外,手機要安裝安全軟件及時更新病毒庫。
實踐證明,每次病毒出來后,
網絡安全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會研究對策,
都會升級病毒庫加以應對。
另外,關聯的網銀密碼,盡可能定期更換一下。不要使用同一個密碼,避免全軍覆沒。密碼也要增加破解難度,多用大小寫字母加數字。尤其是,不要隨便輸入陌生鏈接網頁的賬號、密碼信息;此外,驗證碼是最后一道關卡,非官網不要亂輸。
【答疑解惑】
為何有人收不到?
有些人設置了手機防火墻,或安裝了手機衛士,安全軟件會自動將帶毒短信,歸納為垃圾短信,進行比對封殺。
另外,運營商也設置了垃圾騷擾短信的預警系統。如果系統監控到某個號碼,異常大量發送相同短信,也會觸發報警,自動鎖死終止發送手機的短信功能,切斷傳播源。
為何有人沒事
“表面上沒事,不等于手機沒毒。”手機一旦中毒,最好徹底刷機。不過有些病毒深入芯片,即便刷機無解。如有重信息,最徹底的辦法是直接更換手機。
“不消毒就使用的手機,猶如隱藏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爆發。”帶毒手機,等于背后有一雙在暗處盯著你的眼睛。
原創稿件轉載需獲授權
出品:武漢晨報新媒體 記者:尹勤兵 編輯: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