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召開的2018年全省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獲悉,衡東縣教育局作為代表單位之一,在會上就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作典型經驗發(fā)言,其他的發(fā)言單位分別為湘西州教體局、婁底市教育局和瀘溪縣教育局。
據悉,近年來衡東縣學生資助管理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教育扶貧政策精神,創(chuàng)新運用“大數據”、“大分類”助力全縣貧困學生精準甄別、精準資助,確保一個不漏。
在運用“大數據”方面,衡東縣教育局與民政、扶貧辦、殘聯(lián)等部門銜接,借助全國學籍系統(tǒng)與部門數據庫進行數據匹配,分類統(tǒng)計建檔立卡、農村低保、農村貧困殘疾、農村特困救助學生名單,最后匯總成全縣貧困學生大數據庫。衡東縣教育局還自主開發(fā)了扶貧數據庫管理軟件系統(tǒng),實現(xiàn)數據上傳、匹配、更新、修正等工作“一鍵通”,大大提高了數據的有效處理水平和效率,真正實現(xiàn)了數據的準確動態(tài)實時管理。為確保貧困學生貧困信息真實、全面,全縣所有中小學校4600余名干部教師參與“大宣傳、大走訪、大排查”活動,對數據庫中貧困學生逐一走訪調查,核實貧困情況。
為確保所有貧困學生按實際情況享受政策范圍內最大程度資助,衡東縣教育局創(chuàng)新將全縣貧困學生分七大類:建檔立卡學生、非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yǎng)學生、城鎮(zhèn)低保家庭學生、建檔立卡家庭扶貧庫外學生、大病(癌癥)家庭學生,防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被遺漏”。衡東縣教育局綜合運用國家政策資助資金、縣內“補天窗”資金、募集的社會資金等,采取“減、免、補、獎”等方式對七類貧困學生進行資助。同時,還安排教師對學生“一對一”幫扶,通過心理疏導、多次家訪、送教上門等方式幫助貧困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