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地雞毛,無力感是生活中最濃的底色。
但當你熬過了這樣的至暗時刻,明天也就到了。
接納生活的風雨,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今年突發的疫情,讓我們一下子慌了手腳。
在抖音上刷到這個一個特真實,也很扎心的段子,講的是疫情過后幾個行業人們的生活變化。
2020賣口罩的買了一輛奔馳;養豬的買了一臺奧迪;賣蔬菜的買了一臺寶馬;做餐飲的,賣房賣車,最后只剩下一臺破舊的五菱宏光!
這雖然是一個段子,但確是生活的真相。
我朋友就是做餐飲的,燒烤生意。
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裝修店面,購買設備,聘請人力等等。
去年十月份剛開業。一開業便取的不小的成績,餐廳里六十平米的大廳和樓上的四個包間經常是賓客滿座。
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功地打破了這一切,朋友苦苦支撐了幾個月,實在扛不住了,最終不得不宣布關店。
剛關店那段時間,朋友心情抑郁,動不動就大半夜給我打電話,喊我出來喝酒,幾乎每次都喝的爛醉。
我知道他心里的不痛快,也都沒拒絕他。
但是買醉解憂愁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更可怕的是酒醒過后愁更愁!
我勸他,讓他學著接受眼前,接受這暫時的失利。
既然 天不渡人,那只有靠人自渡了!如果自己都放棄自己,那才是無藥可救。
沒幾天,朋友就找了一份鐘點工的工作,晚上就出去開滴滴。雖然生活苦了點,但一切都往好的一面發展。
朋友的老婆也一直在他身后默默地給他加油打氣,從來沒有責怪的意思。
眼前的失意并不能代表什么,就像魯豫所說,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人生低谷。
學會接受當下的生活狀態,好的壞的,皆是風景。
生活本就諸多風雨,在風雨中洗禮,坦然面對,才是一個強者的標志。
沒有人的生活是不辛苦的
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后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在不苦,以后就會更苦。 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
《中國詩詞大會》老粉的朋友們,一定會記得這么一個人,白茹云白大姐。
看過她的節目,你一定被她的故事所感動到,學習到,令人贊嘆和敬仰。
她穿著女兒的淡粉色羽絨服,一出場念了一句: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縱觀白大姐的人生歷程,可謂坎坷多舛。
之所以愛上詩詞是因為患病的二弟。
她的二弟8歲時,腦子里長了一個瘤,發作的時候,他就使勁打自己的頭,打得頭都破了。
這個時候她發現背詩給弟弟聽對他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背詩給弟弟聽,每天閑暇之余都會看詩讀詞,然后一遍一遍地背誦它們。從此,詩詞在她的心里扎了根。
當時,僅僅是因為詩詞能讓弟弟少些痛苦。
2011年,她查出了患有淋巴癌。
花錢如流水的治療,讓家里拉下了不少饑荒。
得了淋巴癌,需要到石家莊省四院做化療,至少做8期。
一次化療就把家里本不寬裕的積蓄花光了。
錢的來源成了問題。
于是等著第一期30%的報銷下來,有3000元,丈夫在家掙3000元,然后再借3000元,做下一次化療。
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熬,最艱難的時候連吃飯錢都沒有,捂著肚子硬扛著。
為了省24塊車費,她放棄村里直達石家莊的大巴。
早晨5點起床,坐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的車到縣城,然后再坐一個小時到市里。
再坐一個小時到火車站,再坐一個小時到石家莊火車站,再坐一個小時到省四院。
5個小時輾轉5次坐車,上午10點才能到醫院。
歷時一年多的化療,病情逐步穩定。
在院期間,她常讀古詩詞來打發時間,后來便深深愛上了它。并以自己的求醫抗癌經歷寫了一首詞:
《江城子》
病行京廣又三遭,似衰茅,逐風飄。
千里求醫,來往獨思寥。
只為堂前雙白發,長思量,且煎熬。
也曾難忍痛終宵,暗神凋,愛難消。
心系家中,繞膝小兒嬌。
縱使前方晴日少,任風雨,路迢迢。
白茹云讓人肅然起敬的或許不是她的詩詞,而是她面對失意生活的那份豁達,讓我們看到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參加完詩詞大會的白茹云,為眾人所熟知,也成為了當地的紅人。現在白茹云的生活起色很大,再也不用為了省錢而倒換五次車了。
有人說上天給每個人的苦難都是一定的,它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體現在每個人身上。
苦難就像是一道道關卡,需要你一路的闖關晉級,當你闖過所有的關卡,剩下的盡是好運。
你看美好執著誰,你見不幸放過誰!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苦澀,苦澀過后,生活也就甜了。
中年人的危機也可能成為轉機
前幾年,網上很火的一詞:油膩的中年大叔。
油不油膩,另當別論。 人到中年最無力卻是現實。
中年男性大多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
生活壓力較大,加上職場的天花板開始顯現,難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繼而心理上出現自我否定懷疑不安等情緒。
中年人,這個不尷不尬的年齡段,不上不下的位置,是很多人面臨的人生低谷。
我們坐在谷底,身上背著沉重的包袱,拼盡全力想往上爬,卻總是徒勞的一次次掉下來!
知乎上有個問題: 中年人最害怕什么?
在眾多長篇大論地評論中,我看到了一條僅有兩個字的評論:失業。
深以為然。
中年人最害怕的就是失業,最大的危機是被裁員。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丟工作、沒資歷、沒人脈、沒前途,這聽起來太扎心了。
去年熱播劇《小歡喜》黃磊扮演的方圓,45歲被單位裁員,到處應聘投簡歷都石沉大海。
無奈最后方圓成為了一名司機,同時在拉客時認識了一位配音公司的老板,白天他開車,晚上就到配音公司為電視劇配音。
雖然生活辛苦,小日子卻也過的和諧幸福。
人到中年,穩定是每個人的向往,然而實際生活中,變化卻是常態。
人算不如天算,像上文中我那個開燒烤店的朋友,本來事業順風順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將朋友一下子打落谷底。
生活不是單行線,此路不通,還可以拐彎啊!
人到中年,不是路已經到了終點,拐個彎或許又會是柳暗花明。
我想起了,之前認識的一位文友,40多歲因為沒了工作,開始踏上自媒體寫作的道路,現在她已年過50,是多家媒體平臺的簽約作者。
用她的話說,她也沒想到在寫作這條路上走這么久,還這么順,之所以最初選擇,完全是因為無路可走。
面對中年危機,我們需要做好提前的準備,這樣在危機到來時,我們才會從容地應對,才有可能將危機化為轉機。
寫在最后
人到中年,就是一部西游記!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發型,唐僧一樣絮絮叨叨!
中年,真的是一生當中最悲催的年齡段了。
誰又不是一邊被生活所羈絆,一邊努力地擺脫生活的桎梏呢?
愿往后余生,你我都做生活的領航者。
作者:天沐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