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課題結題報告(一)
一、結題是課題研究重要且必要的環節。 課題研究的主要環節包括:課題立項、開題、實施、結題、后續工作 后續工作包括:鑒定、表彰、宣傳推廣等。 二、結題要拿成果說話。 什么是成果呢? 1、研究報告是成果的主件。應體現我們課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2、工作報告(即:研究工作總結)是成果的附件。應體現我們課題研究的足跡。可同時附帶:學習的文件、學習體會、論文案例集、課件、活動錄象等原始資料。研究成果分為顯性成果和隱性成果、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顯性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數字、圖片、表格等形式出現;隱性成果是可以感知的,可以以個案的形式出現;理論成果即學術論文或專著,它闡明的是主張或觀點,所以應坐而論道,以正面闡述為主,不做過多的描述,但也需要一些事例為依托;實踐成果體現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可用事例表述,但也需要理論說明,說明實踐操作的價值是什么,蘊涵了什么道理。 三、總結什么成果(以“德育實效性課題”為例) 1、要扣住課題。也就是研究什么,總結什么。 需要回答的問題: A、什么是德育實效性? 在這里回答什么是德育實效性,并不是回答概念問題,而是通過實踐要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與自己獨特的認識。實效,最基本的表現就是“接受”,學生對我們的德育不接受,就是無效;接受了,并且主動地化為知、情、意、行,就是實效。 B、中小學為什么要研究德育的實效? (回答這個問題,自己要有主見、有主張、有深度)例如:學校教育的局限性 學校教育內容與未成年人的實際脫節德育形式與現實脫節 C、哪些途徑與方法是有效的? (可結合身邊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個人的自醒) 2、要以實踐成果為主,在與學生微觀層面上的近距離接觸中進行總結。例如:成功的做法 規范的做法有效的操作策略有效的德育活動形成的制度成功的案例 3、成果的質量要求。 A、要有理論高度; B、實踐上要有亮點,讓人看了耳目一新; C、有特色:獨特性、地域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