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記賬成為富翁,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不過,這可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家族,富足六代的訣竅。不僅自己從年輕時就記賬,即使身家財富已達數十億美元,他仍要求孩子每天睡覺前,必須詳細記錄所有花費。記賬這門功夫,可說是洛克斐勒家族對子孫的理財教育的第一課。
商界名女人何麗玲也提到,小學5年級起,祖母就要求她記賬,這個習慣讓她日后受益無窮,而且不小看任何一毛錢,10元、20元也要記,每天每一筆花費都不漏掉。何麗玲的記賬本,是平常就買得到的現金收支本,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方式,不論如何,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知道哪些開支是多余的,進而減少很多購物的沖動。
四好處 了解一本帳的威力
好處1:了解金錢流向
美國全球廣播聯播網“賺錢之道”主持人吉姆?克瑞莫曾說:“貪婪與恐懼,都會鼓勵妳存錢。”不管是培養對錢的貪婪,或是害怕失去錢的恐懼,吉姆的本意就是“你必須開始對自己的錢展開興趣”,記賬,是最能幫助自己了解自己金錢的方法。
只要在固定時間檢視自己的賬本,就能清楚掌握自己每一筆支出用途,進而制作屬于自己的開支預算表,再從預算回推,自己下個月應該可以省下多少錢,開銷部分是否可以再節省,進而達到錢用在刀口上的目的。
好處2:厘清需要與想要
透過記賬本,你還能知道自己的消費傾向,培養對金錢的概念,厘清什么是“需要”?什么又只是不該消費的“想要”?
一般人常會被“想要”而迷惑,例如進入大賣場,因為單一商品的數量愈多愈劃算,而刷卡買下,但往往因數量過多無法使用完畢,過期后丟棄,不但浪費,回推到真正使用到的物品數量,甚至會出現價位比沒打折前還貴的情形。此外,商店常推出的加購價活動,也常引導消費者沖動購買。
為避免此情形,記賬時就可歸納出自己的“需要”,提前規劃下個月需要的物品,只買需要的東西,并訓練抑制“想要”的沖動。
好處3:提前學習規劃資產配置、挑選適合投資工具
理財專家曾說過:“理財重點不在賺很多錢,而是要懂得分配錢。”這是為了讓“所有支出都在能力范圍之內”。
例如自己的薪水只有4萬元(新臺幣 下同),但記賬后發現,每月投資金額卻超過4萬元,等于其余花費是在使用自己的積蓄,若持續掏空自己的老本,等于在動搖地基,資產風險將隨之增加。學習分配自己的金錢,等于是在為自己的資產配置扎馬步。
好處4:快速達到自己的理財夢想
記賬在幫助自己了解的金錢流向后,就可進一步規劃資產配置,若加上自己的短中長期理財目標,就可算出每月應該的投資、儲蓄金額比重,一步一步,穩扎穩打達到夢想。
記賬難持續? 不妨先從短期開始
一般人記賬容易半途而廢的原因,在于錯誤的方法。如果一開始接觸記賬,就懷著雄心壯志,想藉由記賬,一次做好資產負債表、個人財務報表等,很容易會因門坎過高,而只有3分鐘熱度。
記賬應該先從流水賬開始。第一次接觸記賬的人,可以先從每月收入支出開始,先簡單設定這個月的預算,到月底總結時,再計算這個月是否有達到理財目標,培養完整的數字概念。
累積一段時間后,就可試著把開銷、收入與投資做記錄,并設定固定時間檢視。一開始可以設定每個月檢查一次,若每月收入支出變動不大,就可試著將檢視時間拉長至三個月,同時間也是在抑制自己的消費沖動。
(摘編自臺灣理財贏家雙月刊16《發現有錢人默默在做的35件事》 文/立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