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氣功一般劃分為儒、醫、道、釋、武術五大派。道家氣功講究“身心兼修”、“性命雙修”。武當派的練功養生方法更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那么武當派的練功養生方法有哪些呢。 氣功如久日研練,可以固人體之衛氣,調達宗氣,充實元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盈血壯,來去調達。故可調整人體的新陳代謝,保持陰陽平衡,促進人體生理機能正常運行。根據寺院老僧醫和氣功先師的經驗,認真練氣功可以治療頭痛、眩暈、不寐、多夢、健忘、耳鳴、耳聾、咳嗽、哮喘、痞塊、胸悶、肚痛、溏瀉、便結、遺尿、遺精、不思飲食、雙目昏花、心慌、黃疸、面黃肌瘦等癥。 一般而言,氣功可分兩種,即養氣與煉氣。養氣就是道家靜坐功夫,把氣運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讓身外景物誘導而外泄。煉氣乃以運行為主。如拳術家在練拳時要用臂力,就把氣運到臂上,用腰力,就把氣運到腰上,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時,就把氣運到全身。氣有呼吸的區別,呼為陽,吸為陰,呼為動,吸為靜。呼為剛,吸為柔。要把陰陽、剛柔、動靜結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它的作用。氣要運行時,不可逆走,貴當順行。如順行的話,不但臟腑會舒暢,并可快慢自如,倘若逆運的話,內部各臟腑就要受到傷害,一些習練者練岔氣致傷致殘者時有所見。 道家武當派練功中常用的保健養生方法,堅持練習,產生奇效,不但有助于成就武功,且可益壽延年: 1、忌涼法 前輩師長們說:“熱成功,涼看病”。武功練習之后,全身出汗,自然發熱,此為正常必然的現象。而停動之后,切忌受涼。熱身突然受涼,身體生病。練鐵沙掌、鐵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時內不可遇涼水、摸涼處(手掌不可碰冷水、石頭、鐵管等一切涼物),否則功夫退盡而成疾病。所以練功人首先忌涼而知保暖才行。 2、守汗法 練功出汗以后,不可涼水洗、冷風吹,而應知守汗之法。出汗后,應該用干毛巾擦汗,不可突然跳入涼水中貧涼,不可用電風扇吹。汗毛孔開時,突然遇冷閉住,汗濁余毒積牛于皮下,久而生病。汗出后要保汗,不但不要脫衣服,反要穿上衣服,待全身汗自干后,以熱水毛巾擦洗身體。以上為守汗法。 3、飲水法 人體由水組成,汗后大量失水,故應及時補水,但如汗后如馬上大量飲水,即成疾患。正確的方法是:早上練功前先飲一杯頭天晚上備好的涼開水,以補一夜的身體失水。晚上練功前,也先飲一杯溫涼開水為好。每次練功出汗后,不宜馬上飲水,汗干后再少量飲半杯至一杯為宣。 4、解霧法 大霧天不應練功,且盡量不要出屋子。因為霧毒濁氣,對人體有極大傷害。在這樣天氣,應知解霧防毒之法。其法是:凡遇下霧天,要飲三口酒,即飲三小杯白酒,可解霧毒、氣毒。一杯酒亦可有效,然三杯為最好。 5、防風法 練功出汗后,不可冷風吹身體,不可面對電風扇。防風如防箭,防止風毒入侵身體。不可在陰處呆,不可在門洞風中站,否則均可生病。風濕之病,多因中風毒而致,故習武練功之人,一定要防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