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7.09.28
子午流注理論把一天24小時分為十二時辰,對應十二地支,并與人體腑臟的氣血運行等相結合。十二時辰中,人體氣血循行流注,盛衰開闔有時。遵循子午流注規律,有益于保持陰陽平衡,氣血暢通。
子時(晚上23點~凌晨1點)膽經最旺盛。此時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時辰,陽氣開始生發。《黃帝內經》曰:“凡十一臟皆取于膽。”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子時睡眠了,膽經才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
亥時(21~23點)三焦經旺盛。三焦雖為六腑之一,但三焦總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幾個臟腑在水谷消化吸收、營養排泄等方面功能的總和,而這一總的作用是宗氣(積于胸中,貫注于心肺之脈)、中氣(脾胃之氣)、元氣(腎氣)三者相輔相成的集合體。因此三焦的病理變化大都表現在胸腹體腔內,三焦要通,不通則生病。此時宜進入睡眠階段,百脈得以休養生息,才對身體十分有益。
人體在十二時辰中,從亥時(21點)到寅時(5點),是陰盛階段(夜間),人體要在安靜中獲得睡眠。此時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新陳代謝的時間,要有充足的睡眠,才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人體要隨著十二時辰盛衰開闔而變化,把握養生的規律,才能提高和改善人體素質,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