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HLD)是一種以青少年為主的常見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膽道排泄減少及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從而銅在體內尤其是肝內大量沉積,造成干細胞脂肪浸潤,輕度小葉纖維增生,溶酶體破裂,發生壞死性肝炎、肝硬化及擾亂體內某些酶的活力而出現的一系列的臨床表現。其特點為肝硬化、大腦基底節軟化和變性及角膜色素環,伴有銅代謝障礙,血漿銅藍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癥。本病具有家族史,患病率為百萬分之五。
本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流涎、語言障礙、肝脾大、精神癥狀及出現K-F氏環和血清銅氧化酶活力降低。本病晚期重要器官已發生不可逆損害,預后多不良。本病屬中醫“驚風”、“癲狂”、“黃疸”、“痙癥”、“積聚”、“臌脹”等病范疇。治以當清痰祛濕,溫陽利濕,活血化瘀,滋陰補腎,疏肝解郁為要。
秘方:黃芪、雞血藤各20至30g,天竺黃、紅花、當歸、全蝎、川芎、制白附子各10g,膽南星4.5g,蜈蚣2至3條,甘草6g。脾氣虛加黨參、白術、生山藥各18g;腎虛加川斷、寄生、懷牛膝、玉竹各20g;肢體震顫較重加珍珠粉10g,蟬蛻、生磁石、天麻各10g;語言不利,痰涎較盛云茯苓、菖蒲、橘紅各18g;情緒不穩,煩躁不安加炒棗仁、朱砂各15g、琥珀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加水適量,頭煎三十分鐘,二煎四十分鐘,兩次煎液混勻,分早晚兩次服用。
方解:本方主治肝豆狀核變性患者。臨床應用本方治療4例,結果臨床治愈2例;顯效1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達100%,療效顯著。隨訪多年未見復發。薦方人:曾建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