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高一生物知識點整理:遺傳學名詞(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知識點。更多內容盡請關注學習方法網!
  高一生物知識點整理:遺傳學名詞(一)
  一、遺傳學名詞解釋
  1、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圍的核細胞,其遺傳物質分散于整個細胞或集中于某一區域形成擬核。如:細菌、藍藻等。
  2、真核細胞:有核膜包圍的完整細胞核結構的細胞。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及真菌類。單細胞動物多屬于這類細胞。
  3、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能被堿性染料染色的線形結構。在原核細胞內,是指裸露的環狀DNA分子。
  4、姊妹染色單體:一條染色體(或DNA)經復制形成的兩個分子,仍由一個著絲粒相連的兩條染色單體。
  5、同源染色體:指形態、結構和功能相似的一對染色體,他們一條來自父本,一條來自母本。
  6、染色體組:在通常的二倍體的細胞或個體中,能維持配子或配子體正常功能的最低數目的一套染色體。或者說是指細胞內一套形態、結構、功能各不相同,但在個體發育時彼此協調一致,缺一不可的染色體。
  7、一倍體:具有一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或個體,如,雄蜂。
  8、單倍體: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體數目的細胞或個體。如,植物中經花藥培養形成的單倍體植物。
  9、二倍體:具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細胞或個體。絕大多數的動物和大多,數植物均屬此類
  10、二價體: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聯會配對的圖象。
  11、聯會: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建立聯系的配對過程。
  12、染色質或染色體:指細胞間期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洋紅、蘇木精等)染色的纖細網狀物質,現在是指真核細胞間期核中DNA、組蛋白、非組蛋白、以及少量RNA組成的一串念珠狀的復合體。當細胞分裂時,核內的染色質便螺旋化形成一定數目和形狀的染色體。
  13、超數染色體:有些生物的細胞中出現的額外染色體。也稱為B染色體。
  14、聯會復合體:是同源染色體聯會過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復合結構,主要成分是堿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兩側伸出橫絲,使同源染色體固定在一起。
  15、姊妹染色單體:二價體中一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互稱為姊妹染色單體。
  16、反應規范:遺傳型對環境反應的幅度(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反應的范圍。)
  17、交叉的端化:交叉向二價體的兩端移動,并且逐漸接近于末端的過程叫做交叉端化。
  18、受精:雄配子(精子)與雌配子(卵細胞)融合為1個合子過程。
  19、雙受精:
  1個精核(n)與卵細胞(n)受精結合為合子(2n),將來發育成胚。另1精核(n)與兩個極核(n+n)受精結合為胚乳核(3n),將來發育成胚乳的過程。
  20、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狀上由于精核的影響而直接表現父本的某些性狀,這種現象稱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21、果實直感:種皮或果皮組織在發育過程中由于花粉影響而表現父本的某些性狀,則另稱為果實直感。
  22、無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發生核融合的一種無性生殖方式。認為是有性生殖的一種特殊方式或變態。23、細胞周期:從一次有絲分裂結束到下一次有絲分裂開始的時期。
  24、無性生殖:
  通過親本營養體的分割而產生許多后代個體,這一方式也稱為營養體生殖。例如,植物利用塊莖、鱗莖、球莖、芽眼和枝條等營養體產生后代,后代與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組成。
  25、無性生殖:
  通過親本營養體的分割而產生許多后代個體,這一方式也稱為營養體生殖。例如,植物利用塊莖、鱗莖、球莖、芽眼和枝條等營養體產生后代,后代與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組成。
  26、性狀: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
  27、單位性狀:把生物體所表現的性狀總體區分為各個單位,這些分開來的性狀稱為。
  28、顯性性狀:當兩個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時,子一代出現的一個親本性狀。
  29、隱性性狀:子一代未出現的另一個親本的性狀,即子一代處于隱蔽狀態的性狀。
  30、基因位點(locus):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31、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體上,位點相同,控制著同一性狀的基因。
  32、純合體(homozygote):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點上的兩基因成員完全一致(雙顯或雙隱),具這種基因型的個體為純合體。如:CC、cc.
  33、雜合體(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兩個成員又一致的個體稱為雜合體。
  34、測交:是指被測驗的個體與隱性純合體間的雜交。
  35、完全顯性(completedominance):一對相對性狀差別的兩個純合親本雜交后,F1的表現和親本之一完全一樣,這樣的顯性表現,稱作完全顯性。
  36、不完全顯性(imcompletedominance):是指F1表現為兩個親本的中間類型。
  37、共顯性(co-dominance):是指雙親性狀同時在F1個體上表現出來。如人類的ABO血型和MN血型。
  38、顯性轉換(reversalofdominance):顯性性狀在不同條件下發生轉換的現象叫做顯性轉換。
  39、基因型(genotype):也稱遺傳型,生物體全部遺傳物質的組成,是性狀發育的內因。
  40、表現型(phenotype):生物體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環境條件的影響所表現性狀的總和。
  41、互補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當兩對基因中都有顯性基因存在時,個體表現為一種性狀,當兩對基因中只有一對基因為顯性或兩對基因均為純合隱性時,個體表現為另一種性狀的基因互作類型。
  42、返祖現象:是指在后代中出現祖先性狀的現象。
  43、積加作用(additiveeffect):指當兩對或兩對以上基因互作時,顯性基因對
  數累積愈多,性狀表現愈明顯的現象。例如,南瓜果形遺傳。
  44、重疊作用(duplicate
  effect):兩對或兩對以上等位基因同時控制一個單位性狀,只要其中一對等位基因中存在顯性基因,個體便表現顯性性狀,兩對基因均為純合隱性時,個體表現隱性性狀的基因互作類型。
  45、上位作用(epistaticeffect):兩對基因同時控制一個單位性狀發育,其中一對基因對另一對基因的表現具有遮蓋作用,這種基因互作類型稱為。
  46、顯性上位:兩對基因同時控制一個單位性狀發育,其中一對基因對另一對基因的表現具有遮蓋作用,起遮蓋作用的是顯性基因稱為顯性上位。
  47、隱性上位:兩對基因同時控制一個單位性狀發育,其中一對基因對另一對基因的表現具有遮蓋作用,起遮蓋作用的基因是隱性基因,則稱為隱性上位。
  48、抑制作用(inhibitingeffect):指一對基因本身不表現性狀,當其處于顯性純合或雜合狀態時,卻能夠使另一對顯性基因不起作用。
  49、多因一效(multigeniceffect):許多基因影響同一個性狀的表現。
  50、一因多效(pleiotropism):一個基因也可以影響許多性狀的發育現象。
  51、連鎖遺傳:指在同一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連在一起而遺傳的現象。
  51、交換:指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之間的對應片段的交換,從而引起相應基因間的交換與重組。
  52、交換值(重組率):指同源染色體的非姊妹染色單體間有關基因的染色體片段發生交換的頻率。
  53、基因定位: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主要是確定基因之間的距離和順序。
  54、干擾(interference):一個單交換發生后,在它鄰近再發生第二個單交換的機會就會減少的現象。
  55、符合系數:指理論交換值與實際交換值的比值,符合系數經常變動于0—1之間。
  56、連鎖遺傳圖(遺傳圖譜):將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各個基因的位置確定下來,并繪制成圖的叫做連鎖遺傳圖。
  57、連鎖群(linkagegroup):存在于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群。
  58、性染色體(sex-chromosome):與性別決定有直接關系的染色體叫做性染色體。
  59、常染色體(autosome):性染色體以外其他的染色體稱為常染色體。
  60、性連鎖(sexlinkage):指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狀總是伴隨性別而遺傳的現象,又稱伴性遺傳(sex-linked
  inheritance)。
  61、交叉遺傳:父親的性狀隨著X染色體傳給女兒的現象。
  62、限性遺傳(sex-limited
  inheritance):是指位于Y染色體(XY型)或W染色體(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遺傳性狀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現的現象。
  63、從性遺傳(sex-influenced
  inheritance):常染色體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在表現型上受個體性別的影響,只出現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為顯性,另一方為隱性的現象。
  64、缺失(deletion或deficiency):是指染色體本身丟失了一段。
  65、重復:染色體上增加了相同的某個區段因而引起變異的現象。
  66、位置效應:基因由于交換了在染色體上的位置而帶來的表型效應的改變現象。
  67、劑量效應:即細胞內某基因出現的次數越多,表型效應就越顯著的現象。
  68、倒位:指染色體發生斷裂后,某一區段發生顛倒,而后又愈合的一類染色體變異。
  69、易位(translocation):是指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生節段轉移的現象。
  70、假顯性:(pseudo-dominant):和隱性基因相對應的同源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缺失了,個體就表現出隱性性狀,(一條染色體缺失后,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便會表現出來)這一現象稱為假顯性。
  71、假連鎖:兩對染色體上原來不連鎖的基因,由于靠近易位斷點,易位雜合體總是以交替式分離方式產生可育的配子,因此就表現出假連鎖現象。
  72、染色體組(Genome):是指二倍體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體。每個染色體組中各個染色體具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和連鎖基因,構成—個完整體系,缺少任何一條均會造成不育或變異。
  73、整倍體(Euploid):指具有基本染色體數的完整倍數的細胞、組織和個體。
  74、單倍體:具有配子染色體數的細胞、組織和個體。
  75、同源多倍體:由同一染色體組加倍而成的含有三個以上的染色體組的個體稱為同源多倍體。
  76、異源多倍體[雙二倍體](Allopolyploid):指染色體組來自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物種,一般是由不同種、屬的雜種經染色體加倍而來的。
  77、非整倍體:體細胞染色體數目(2n)上增加或減少一個或幾個的細胞,組織和個體,稱為非整倍體。
  78、超倍體;染色體數多于2n的細胞,組織和個體。如:三體、四體、雙三體等。
  79、亞倍體:染色體數少于2n的細胞,組織和個體。如:單體,缺體,雙單體等。
  80、缺體:缺掉一對或一對以上同源染色體的個體,2n-2或(n-1)”表示。
  81、單體:缺失掉一條染色體的個體。表示為:2n-1.
  82、“Turner氏綜合癥”(性腺發育不全):性X染色體單體,45,X0.
  83、三體:指二倍體的染色體組中多一條染色體的個體。表示為:2n+1.
  84、先天愚型(Down氏綜合征)21三體型:這是一種最常見的常染色體疾病,核型為47,+21,患兒的核型中比二倍體(46)多了一條第21號染色體
  85、影印培養法:細菌和病毒遺傳研究的常用方法。把長有許多菌落的母培養皿倒置于包有滅菌絲絨布的圓木柱上,然后把這一“印章”上的細菌一次接種到一系列選擇培養基平板上。經培養后,就可選出適當的突變型。
  86、原噬菌體(prophage):某些溫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宿主細菌染色體中。處于整合狀態的噬菌體DNA稱為~~。
  87、溶原性細菌:含有原噬菌體的細胞,也稱溶原體。
  88、轉化(transformation):指細菌細胞(或其他生物)將周圍的供體DNA,攝入到體內,并整合到自己染色體組的過程。
  89、感受態(competence):細菌吸收外源DNA時的生理狀態。
  90、接合(coniugation):指遺傳物質從供體—“雄性”轉移到受體—“雌性”的過程。
  小編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祝愿各位愉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二 遺傳的基本規律知識梳理
2014年高考生物重要概念匯總(二),基礎知識大鞏固,高考必知
遺傳定律復習導學
高考生物中遺傳學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超詳細!
遺傳學必備知識點二
動物遺傳學名詞解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奉节县| 红原县| 延津县| 高台县| 大埔县| 新竹市| 满洲里市| 揭东县| 黄龙县| 寿阳县| 宿州市| 蕉岭县| 开封县| 邛崃市| 灵山县| 五华县| 德兴市| 天等县| 紫阳县| 顺义区| 视频| 伊吾县| 承德市| 古交市| 张掖市| 大姚县| 兴业县| 仙游县| 甘南县| 灵石县| 梁平县| 松阳县| 通州区| 垫江县| 汤原县| 石嘴山市| 沈丘县| 柳林县| 八宿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