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指站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
(1)胃下垂的病因
胃下垂的發生多是由于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松弛,腹內壓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使胃呈極底低張的魚構狀,即為胃下垂所見的無張力型胃。
(2)胃下垂的癥狀
下垂明顯者,常表現上腹飽脹不適、隱痛、進食后疼痛加重、消化不良、惡心打嗝、不思飲食、大便秘結或溏薄、矢氣頻頻、腹部有重墜感、用手托腹部則感舒適,久病后可見焦躁、心煩、心悸、失眠、頭昏眼花、血壓低、站立過猛或突然站立可發生昏厥等表現。
(3)胃下垂的診斷
x線鋇餐攝片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可顯示無張力的胃。飲水胃腔充盈后B超可測出胃下緣人盆腔。光學纖維胃鏡檢查,也有助于胃下垂的診斷。
(4)胃下垂的治療
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癥治療。消脹,可用嗎丁啉、瑞復林等胃腸動力藥;胃病,可用H2受體阻滯劑等治療;便秘,可選擇通便劑。
合理飲食,少食多餐,食后平臥。 、
加強腹部肌肉的鍛煉,以增強腹肌緊張力。
必要時可放置胃托。
中藥治療。中藥治療與西醫治療相結合,治療效果更好。
(5)胃下垂的預防
飲食慎重。忌暴飲暴食,減少腹腔的脹滿不適感;不宜一次性大量喝湯水以及吃體積大、難消化的食物。過多的湯水、難消化或體積大的食物能夠使胃內容物體積和重量增加,使胃承受壓迫而加重下垂的程度。
蹲著吃飯。吃飯時采用蹲式,使胃下方的臟器對胃起墊托作用,以減緩胃內負荷。有關統計材料指出,連續3個月蹲著吃飯,有5年以內胃下垂病史的患者可以治愈;有10年病史的患者,堅持半年,也可以治愈。需要注意的是,不僅要在吃飯時蹲著,吃完后仍要繼續蹲15分鐘左右,蹲后起立的時候,要慢慢站起,防止體位突然變化而發生眩暈。
細嚼慢咽。咀嚼是利用咀嚼肌和牙齒的力量將食物搗磨碎細,這種力量比胃的磨擦力強大得多,一個人的咬力可以達到200~300kg,而胃蠕動的力量只不過幾十克的推動力。胃的消化功能主要不是機械搗磨,而是“化學”消化。細嚼慢咽,將食物磨碎的同時,還能在口腔中讓食物和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拌勻,增加消化過程。這樣做對減輕胃負擔,預防胃下垂顯然十分重要。
上樓梯。具體方法:開始時,可以一步一階地上,然后逐漸過渡,達到一步兩階,上下往返,做10分鐘左右,每日3次。上下樓梯的速度要循序漸進,由慢到快,運動量以達到心率每分鐘120次左右為準。此法可增強腹肌緊張度。
做仰臥起坐。仰臥起坐能夠使腹肌和韌帶的力量增強,是療效明顯的防治胃下垂的方法。具體做法是每天練習3次,每次lO分鐘左右。開始時由于腹肌收縮力差,可能坐不起來,或者只能起坐幾次,并且第2天有腹部酸痛的感覺,但只要堅持下去,酸痛就會消失,起坐次數也會漸漸增多。特別指出,飯后30分鐘內不宜做仰臥起坐。
做俯臥撐。俯臥撐一方面可以增強腹肌的收縮力,一方面可以改變胃的懸垂狀態,有刺激胃蠕動、改善胃功能的作用。
中藥預防。①蠶蛹500g和白酒50ml,合炒焦,研成粉末,溫開水沖服,每次lOg,每日2次。②白酒1升,加入人參lOOg、陳皮20g、生姜20g、大棗20g,浸3~6個月,每服5ml,每日l~2次。
體檢指南
胃下垂患者三忌:忌暴飲暴食;忌暢飲湯水和吃不易消化的、體積大的食物;忌過度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