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中醫專家推薦用痛瀉要方和四神丸加減治療,有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推薦驗方
補骨脂15克,煨肉蔻15克,吳茱萸5克,五味子15克,炒白術30克,白芍15克,陳皮10克,防風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評 本病屬于中醫泄瀉病范疇,主要臨床表現為大便溏瀉,每日3~5次不等,重則便質黏凍,腹痛即瀉,瀉后痛減,有的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瀉后則安,即常說的五更瀉,雖不危急,但日損月耗,經年不愈,使人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全身機能低下。中醫認為脾虛濕勝,腎陽虛弱,肝郁乘脾,是導致本病發生的重要因素,脾虛失運,水谷不化精微,濕濁內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混雜而下,發為本病;腎陽虛命門火衰,不能溫煦脾土,脾寒運化失職導致泄瀉;肝強脾弱,木郁乘土,致脾虛腹瀉。臨床上往往此病由多種致病因素綜合所致,表現復雜。方用痛瀉要方以抑肝扶脾;四神丸溫補腎陽,兩者合用既扶正氣又祛邪氣,合用加減治療,共奏溫補脾腎、祛濕止瀉之效。 (劉維忠 王世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