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要求知,必須行動
結束了14號的沙龍,馬上進入了備課狀態,這幾天一直在備課和修改課件,19號開始連續三天三場親子課程,既興奮又有點小小的成就感,隨著每場沙龍的分享,越來越多的好評和很多學員課后交流時對我提出的建議,每次在課后都有很大的收獲,也是對自己不斷的提升!再次感謝朋友們對我的信賴和認可,使我更加堅定的在親子這條路上繼續前進,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
每次在課程當中的分享也是在提醒我自己,讓自己不斷的去覺察,這么多的工具其實講是沒有用的,只有去用了,去體驗了才有那份感受,就如我的恩師張國維博士講的,若要求知,必須行動!所以我再次呼吁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去用,你才有收獲!
2、教育孩子方式無對錯,以效果為導向
回顧當天的課程,我一開始我就分享任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其實沒有對錯,只是方法有沒有效果而已,教育孩子一切以效果為導向。比方是說打罵孩子吧,有些家長主張教育孩子必須打罵,有些家長主張教育孩子不能打罵,那究竟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
還是那句話,沒有對錯!行為心理學只會跟你講打罵孩子會產生什么負面的結果,不打罵孩子有什么好處,然后引導你去找到更好或者更多的方法,因為我們是有方法的,我們動手去打罵孩子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我們除了打罵,別無他法了,而且每每使用暴力效果是最明顯的,可以說是粗暴,但是簡單,直接,有效,這是一條捷徑!遺憾的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走捷徑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如我一樣,坦誠的講,我以前也是經常打罵孩子,因為我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在工作當中受了氣,回家就拿家人,特別是拿孩子出氣!
3、走捷徑的代價
那我付出了什么代價呢?我付出的代價就是把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親和力全部破壞掉了,孩子變得不再那么愿意和我交流,甚至內心在恨我,覺得我很威嚴,但我想那只是孩子還沒有具備對你反擊的能力,等他們長大后,就不一定是這樣表面屈服,內心懷著敵意了!記得有一次出差了10幾天,有天在火車上喝了點小酒,離家了10幾天突然想家了,和太太聊完電話后讓孩子們來接電話,竟然沒人愿意來接電話,我瞬間感覺到作為一個父親真是太失敗了,自己拼死拼活還不是為了家庭和孩子嗎?那天晚上我反思了很多,我究竟做了一些什么讓孩子會這樣對我呢?而又做少了一些什么呢?
我意識到走捷徑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打罵孩子的根源是跟自己從小被教育的方式是有關的,你受過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大部分的人將會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