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華文化大講堂
守護好人生三寶:精氣神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期節目,我們講了道家的養生三大法門:行氣、服餌、房中。 行氣——通過導引(按蹻)、存思(內觀)、呼吸(服氣),來行氣布氣,從而讓氣息走的更通暢。
有人將中國的導引和西方的體操、印度的瑜伽混淆在一起,其實這是完全不一樣。中國人講的導引是通過意念指揮肢體,達到行氣、布氣的目的。導是離心方向,引是向心的方向。導是將氣血向外面、向四肢、向虛空去導引;引是將宇宙虛空中的能量通過經絡、穴位、肢端引向身體里邊,這是要通過后天的意識、意念來指揮,完成這個過程才叫導引。如果沒有意念來做指導的話,只能叫作柔軟體操,也達不到古人說的導引養生的目的。所以我們看看西漢馬堆出土的文物里面,蓋在棺材上面有一塊絲帛,上面印著古代健身的圖像,有好幾副就是導引圖。
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
存思(內觀)是指那里有病灶或不舒服的地方,就要用思想關注它。如果是寒性的病,想象日光進來身體,用陽光照散它、溫暖它;如果是熱性的病,就想著月光注入身體,從而達到能量的平衡與互補。總之,人身體里邊的“精氣神”都是法寶,如果我們不認識這三寶,如入寶山空手而回。
服餌——按現代來說服餌就是現代的營養學。就是今天講的吃一些藥物,調節身體的營養平衡。什么時候要補充蛋白質,什么時候要補充維生素,什么時候要補充微量元素,這是要看身體的需求,七大營養素不能亂吃,某個營養素吃多了,人體消化不了都會變成人體內的垃圾與毒素。
房中——代表正常的男女兩性的關系。道家為什么要研究房中呢?因為男性與女性的性激素分泌時間是不一樣的,雙方惟有達到相應的峰值,才能讓夫妻生活和諧,從而達到陰陽和合,中的境界 。
所以我們看道家的養生方法,無論是行氣、服餌,還是房中,都是跟人性相關的。
《黃帝外經》重要給我們介紹的四個篇章:陰陽顛倒、順逆探原、命根養生、三關升降。
陰陽顛倒篇討論的重點還是觀念上的內容。世間人的觀念實際是顛倒的,人們常將世間最不重要的東西,當成是最重要的;將最重要的,反而當成不重要 。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從超越的角度,道家的標準來講現代人,其實都生病了,我們看求名、求利,這些與我們生命有什么關系不呢?當然 ,如果價值觀認為人在世間的意義就是要有干一翻事業,要成名,要有財富的積累,我也同意,那只達到《黃帝內經》的標準,跟《黃帝外經》就不同頻了。
道家的觀念與現代的科學有點相近。現代科學認為,150億年前,我們的物質宇宙還沒有形成,那時的宇宙是無限塌縮的基本粒子,大小如黃豆,然后產生了大爆炸,從而誕生了我們浩瀚的物質宇宙 ,所以大千世界的初始狀態,也不過是一顆黃豆大小的東西。按道家講叫做金丹。其實宇宙是一粒金丹,地球也是一粒金丹,人體也是一粒金丹,每個細胞、每個粒子都是一粒金丹。因為萬法是平等地的,是全息的,如果讓我們的生命體越來越堅實 ,讓它返回到道的層面,那自身密度會越來越高,結果會怎么樣呢?我們也會變成一顆金丹,所以道家認為金丹是死而不亡的。這是道家的一個觀念 。
道家的生命科學研究與實踐已經有好幾千年的 ,他們研究的目的:一、是為了長壽。二、激活被封閉的人體潛能。其實我們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全息的,是有潛能的,不過有很多功能都處在封閉的狀態,變成了隱性的和沉默的基因。比如,現今遺傳技術可以將公牛耳朵上的一個細胞,克隆出一頭牛,這個細胞就是全息、全能的,既然是合算全能的,那每個細胞都可以擔當所有細胞的功能。但是,今天大部份細胞的功能都被封閉了,只允許它執行單一的功能,視細胞只能看,聽細胞只能聽,嗅覺細胞只能氣味。如果我們將這些封閉的潛能激活,人體的生命狀態可能就是另一翻景象了。
廣成子傳給黃帝什么秘法?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慮營營,乃可以長生。” ——《黃帝外經》
無視無聽——“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目為離,肝之竅;耳為坎,腎之竅;口為兌,脾之竅。”內以養己,安靜虛無;三光陸沉,內照形軀。閉塞其兌,鞏固靈株。(《周易參同契》)這是保養自己的能量。
抱神以靜——神分元神與識神,識神認識有形的器物,元神領悟無形的元精。老子說:“抱一以為天下式”。耳鼻口內斂。人們嗜好什么,神就被什么奪走了。所以我們講過,當離開一個地方的時候,要將自己的神與魂帶走,要經常將神收到自己身體來,這樣不耗費自己的能量 。
“形將自正”:形指形體,正指正氣。謂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體自會充滿正氣而邪不易干。
好了,我們今天先講到這里,感謝大家的收聽和關注,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