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沒有奇跡只有過程。即便是遭遇各種不堪,你也應該放慢一些速度,為自己花一點時間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師。以下幾點意見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咨詢前的溝通
直接找到咨詢師進行付費談話,對來訪者說會有一定的經濟風險,在正式咨詢前會有一個初診接待的過程,是來訪者和咨詢師相互了解的必要環節。這個時候,你有機會從與咨詢師的溝通交流體驗中判斷是否能夠幫助你。這個環節里,了解咨詢師計劃將要和你開展咨詢工作的內容,是否是你內心的需要?是否說到問題的關鍵點?對你做判斷很重要。經過初診接待,你有權利選擇正式咨詢或重新尋求其他咨詢師、其他心理機構的幫助。
2.與助理溝通
一般來說來訪者與心理咨詢師產生咨訪關系,主要通過網絡查詢、親友介紹、培訓機構推薦幾種方式。來訪者首先聯系到的一般會是心理師的助理,和助理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咨詢師的背景、機構的創辦時間、咨詢室環境、甚至于對提問所回答的專業性,這些信息為你在眾多選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咨詢師是非常有益的。
3.咨詢協議
多數的咨詢機構、咨詢師在提供咨詢服務時只有一份協議為甲方(咨詢師、咨詢機構)留存,咨詢師、機構的做法違背了消費者的權益,來訪者終止咨詢時的退費或無效咨詢時的賠償得不到保障。所以,即便是咨詢師、咨詢機構初于保護來訪者隱私的目的,你也應該為自己獲取一份咨詢協議作留存。
心理咨詢對一個人的幫助以及個人內在的改變,可能短期會有顯現,也可能數年之后才會明顯。如果你向心理咨詢師所尋求的是方法,時間周期可能會縮短一些,這也就需要個人的領悟以及重新在生活中的實踐。如果你尋求的是對自我的探索,希望認知、人格有更好的提升,這會有較長的路要走。
最后,你對于自身困擾的正確期待,也會對咨訪關系起健康的作用。沒有一個心理咨詢師能向來訪者保證一定會取得怎樣的效果,如果有人向你保證多數是關注你的錢而不是對你的幫助。來訪者與咨詢師的交互治療,除了咨詢師的閱歷、專業水平,來訪者對自我改變必然要做出的積極努力,還和來訪者與咨詢師是否匹配、以及來訪者的生存環境(原生家庭)等情況有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