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局,“哈士奇”必須得當回狼
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總是有各色各樣的奇事接二連三、目不暇接的出現(xiàn),最近在山東棗莊,就發(fā)生了一起稀罕事。聽說,棗莊的朗朗乾坤下,近日陡然有野狼出沒,并屢屢傷人,居然犯下了2死5傷的血案,一時間令周圍的十里八村人心惶惶、談狼色變。好不容易維持下來的和諧社會,豈容再受狼這帶毛畜牲的威脅,于是乎,當地的警方,便重拳出擊,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打狼”戰(zhàn)役。狼再兇狠狡詐,也到底沒受過什么正規(guī)訓練,終究不是警察的對手。很快,在數十全副武裝、裝備精良警察的圍追堵截下,狼便陷于了滅頂之災,不消數天的功夫,我英勇干警便贏得了對狼一斃一擒的重大勝利。據說,當地的百姓們?yōu)榇诉€放起了鞭炮,以示慶賀。
事情到了這階段,還算不上多大的新鮮事,畢竟隨著人類與大自然越來越親密的接觸,狼闖入鬧市咬人的事兒,還是時有耳聞的。如果這事沒啥大的變化的話,那么再加上一面百姓送警察的錦旗,上面寫些“打狼英雄”、“愛民模范”之類的贊語,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劃上個非常圓滿的句號了。不料,該事眨眼間便風云突變,竟變出了些異數,以至于一樁稀松平常的事件,轉瞬便奇峰突起,其異乎尋常的變故,頓引起人們好奇心的關注。
原來,警察們煞費苦心、千辛萬苦活捉來的“兇犯”,鋃鐺入“籠”還沒兩天,就有人來認親了,愣說這“狼”是他家養(yǎng)的籠物犬“哈士奇”。隨即便引來些不乏心懷叵測的置疑,就因這輿論片刻掀起的波瀾,本來可以冠冕堂皇、皆大歡喜的收尾,也立時遇到了點麻煩,難以收得成了。
究竟是狗,還是狼,這本不是多大的難題。就算“哈士奇”和狼長得一模一樣,連叫聲也如出一轍,可在習性上,總還有很大差別的。一個是天天在主人面前搖尾乞憐、飽食終日的狗,一個是時時在山野間縱橫馳騁、獨自謀生的狼,二者的差異,不可謂不迥異啊,雖說不一定一目了然,但想必有心者稍微用心的端詳幾眼,就不難明斷一二。
不曾想,動物園里終日與動物打交道、理應對其了如指掌的專家們,當初可是信誓旦旦地把“哈士奇”一口咬定成狼,如今主人找上門來了,那很難再自圓其說了,說了也難有誰相信。那趕緊請來個動物學的權威,來化解一下人們的疑惑吧,免得非議時間長了,再鬧出什么不良的影響。不愧是研究動物的高人,知道狗與狼的區(qū)別,不僅在外表,更在生活習慣上,便主動與“狼”來了一番近距離的親近。可教授費了半天的勁,滔滔不絕的高見也吐了一大堆,最終也沒給個明確的判斷,倒是指出了條科學的終南捷徑,要想給“哈士奇”定個性,還得進一步做DNA鑒定。
看來,這只“哈士奇”著實狡猾之極,沒見它怎么刻意偽裝,就把動物園與大學動物系里的專家權威們,都給難住了。照這態(tài)勢,不動DNA這照妖鏡,還真難照出這妖怪的原形。可真把DNA這法寶請出來了,怕也難照得這東西真相大白啊。且不說DNA也并非百分之百的準確,而且它也只能在血緣上明察秋毫,在習慣脾性上卻無計可施,即使它真有體察萬物的本事,可誰又會用這個心、較這個真呢。
照這么說,那這“哈士奇”究竟是否為狼,豈不要成為難有個定案的千古之迷了。那也不見得,其實“哈士奇”是狗,還是狼,不取決于它本身是什么,而主要決定于當前形勢的需要。狗也罷,狼也罷,并不重要,關鍵是這畜牲,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必須得順應大局的情勢需求,要它做啥,它就得當啥。那按照這樣的潛規(guī)則,這只“哈士奇”,應該掛什么樣的名牌呢,顯而易見,只能掛“狼”的招牌。
不妨設想一二,棗莊的警方,動用了近百的警力,可以說是施出渾身節(jié)數、使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了這場“打狼”的大勝。如果讓人們曉得了,警察如此全力以赴打出來的成果,不是青面獠牙、兇相畢露的野豺,而是只俯首帖耳、乖態(tài)百出的“哈士奇”,那這可委實好說不好聽啊,一旦傳開了,極有可能要笑掉些世人的大牙啊。事關警方的顏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啊,萬一因而挫傷了警察的積極性,影響了對維穩(wěn)工作的投入程度,那可要惹來天大的麻煩了,這個責任,誰都招惹不起啊。也許,那幾個專家,正是深諳個中內情,才對“哈士奇”的身份之迷,或三緘其口,或顧左右而言它,始終不肯捅破這層薄薄的窗戶紙啊。
為了大局,這只棗莊的“哈士奇”,就認了吧,它必須得當回不折不扣的狼。它或許應有所慶幸,誰叫它的長相、聲音,都那么象狼呢,那它不當,又該讓誰當呢,難道還要把狗熊請出來,乖乖供認自己是狼嗎,那豈不要費更多的力氣和功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