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個位于洪澤湖北岸的村子周圍,一條黃碼河連接波光粼粼的湖泊,村子周圍有許多天然的水塘。它們似一面面鏡子鑲嵌在村子的四周,倒映著藍天白云、茅屋草舍,偶有青磚紅瓦,滋養著一代又一代村民。水塘的岸邊種植柳樹、桑樹后來種植楊樹,塘里有葦有荷有菱角,不少的塘里放養有草魚、鯽魚,還有泥鰍。我從小就與水塘、魚類,草木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我的許多想法都是從這里汲取和培植而來。
我出生時,二十世紀已經過去了六十五年;第一顆原子彈在前一年十月十六日爆炸,在中國的土地上持續了多年的戰爭已經平息了十五年。村里送給我童年的禮物,除了社會的安定之外,還有貧窮和歡樂。我后來的世界里總有家鄉的一小片土地。
我很小就學會了割草、拾柴和放羊。這些活兒給幼小的我帶來過苦累,也帶來過很多的樂趣,是我成長的乳汁。田野里有很多勞作的人,他們對泥土充滿了感情,常常渾身沾滿土末。我對田野、對水塘、對樹木、對大自然的深愛之情就是從那時建立的。
我八歲開始進鄉村小學讀書,比當時好多小孩入學晚了一些。我就讀的那所小學叫啟明小學,校舍是原來地主崔大胖家的學堂,東南角是一個很大的水塘,連著黃碼河直通洪澤湖,湖水清澈,何蓮漂蕩,波光淺唱伴著我和同學們整日的讀書聲。
那時瘧疾還在鄉間肆行,有一次我正在“打擺子”,蓋幾床被子睡在陽光下的小床上還依然抖個不停。正在此時,村里的赤腳醫生,送來了奎寧丸,吃了一顆立即好了,像靈丹妙藥。母親讓我在家休息,我還是堅持去上學。第二天,又吃了一顆,鞏固一下,就徹底好了。
父親當年被錯劃為壞分子,發配在此勞動改造。善良的家鄉人友好的接納了他,并在此開枝散葉,有了我們姊妹五人。當時家家比較貧窮,我家也不例外。家境的窘迫沒有改變父母讓我們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多么困難,都讓我們讀書。
我的語文和算術成績一直不錯,這得益于我家旁的表哥表姐和我的姐姐,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是他們的影響改變了我的命運。我的一些作業本都是學校獎勵的,這些小小的獎勵不僅多少減去了家庭的一點支出,更主要的是給了我能學習好的自信和勇氣。在那單調的時光里,我讀了浩然的長篇小說《艷陽天》,這是在當時唯一可以找到的小說。這部小說的思想和藝術價值不管今天怎么評價,但在當時它確實深深地吸引了我。母親把姐姐和我獲得的那些獎狀貼在我家兩間茅草房的土墻上,一直到我們家離開啟明,已經沒有辦法從土墻上取下來。
我是一個膽大的孩子,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的這一脾性。我喜歡看打架的場面,一旦看見有人捋袖要打架,我總是積極靠近,試圖調解。有一次,我和同學兩個人在黃圩電影院看過電影,與街上五個小孩打架一點也不吃虧,他們讓我們等著,去喊大孩子,我們怎么會這么笨,等著挨打,立即跑回啟明。一邊跑還不忘欣賞路邊的美:月亮藏了起來,光照朦朧。這段光榮的歷史,父母始終都不知道。有時因為做什么游戲惹怒了別的同學,每當他們開口辱罵或是伸拳要打時,我總是勇往直前,直到他們退卻,后來知道這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可能是源于我的內心很強大,我考試比你強,我打架也比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