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新編《新編清代瓷器》(35)嘉慶粉彩及其他彩瓷

一、嘉慶的彩瓷有多少?

嘉慶時期生產(chǎn)了大量粉彩,粉彩成為嘉慶瓷器的主項,其他彩瓷還有少量的洋彩、琺瑯彩、五彩、斗彩、素三彩、黃地綠彩、綠地紫彩等,除上述彩瓷外,還盛行描金裝飾。

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在經(jīng)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黃金時代后,于乾隆中后期開始走向趨弱,正如《飲流齋說瓷》一書所云:“(瓷器)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乎鬼斧神工;而古樸渾厚之致,蕩然無存。故乾隆一朝,為有清極盛時代,亦為一代盛衰之樞紐也”。
嘉慶早期,乾隆皇帝尚健在,此時景德鎮(zhèn)的制瓷水平基本上保持著乾隆朝的遺風(fēng),無論其形制、紋飾、釉色,皆以前朝作品為藍本,不敢有所僭越。
更有學(xué)者認(rèn)為,大多數(shù)嘉慶朝早期的官窯器物皆落“大清乾隆年制款”,直至嘉慶四年太上皇帝“駕崩”。
此后,嘉慶皇帝似無其祖輩那種熱衷藝術(shù)品的雅興,對燒造事宜無過高要求,加之自乾隆五十二年起景德鎮(zhèn)御窯廠也已不設(shè)督陶官之職,改由地方官員兼任,故嘉慶時期的官窯瓷器傳世品數(shù)量相對較少。
從此制瓷工藝水準(zhǔn)下降,無論官窯民窯,產(chǎn)品漸露粗率風(fēng)貌,種類逐漸減少,質(zhì)量漸趨低下。
嘉慶表現(xiàn)上乘的粉彩,該是嘉慶早期的制作!
【清嘉慶紫地粉彩海屋添籌雙耳瓶】
此瓶圓口短頸,豐肩廣腹,下承淺圈足,上口沿以如意云頭為裝飾,足墻處一周藍彩回紋裝飾,頸部及近足處裝飾紫紅地粉彩纏枝花卉紋圖案,并飾以洪福雙魚等吉祥圖案,頸部左右飾以雙龍耳,腹部開光通景繪設(shè)色粉彩山水人物,設(shè)色精致華麗,頗有清中期宮廷山水畫之神韻。
只見蒼松奇石,海波粼粼之仙山秘境,幾位老者鶴發(fā)童顏,笑逐顏開,邊有童子侍立,另面一位仙人單手執(zhí)籌,遠方一仙鶴口銜另一籌冊飛入海中仙屋,云氣飄渺,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通景圖出于“海屋添籌”之典故。述說在蓬萊仙島上有三位仙人互相比長壽的故事,原載蘇軾《東波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老者曰,吾年不可計,但憶少年時與盤古有舊。或曰,海水變桑田,吾輒下一籌,爾來吾籌已裝滿十間屋。又一老者曰,吾所食蟠桃,棄其核于昆侖山下,今已與昆侖山齊矣。”此典故寓意壽比天齊,萬壽無疆。

【清嘉慶黃地粉彩開光四季花卉紋御題詩尊】
清嘉慶 黃地粉彩開光四季花卉紋御題詩尊】
詩書畫俱佳的嘉慶粉彩瓶,口微外撇,短頸、折肩,肩以下漸收,方足。瓶內(nèi)滿施松石綠釉。外黃地粉彩花卉紋。腹部有四面均有開光,相對的兩面紋飾不同,一組為白地粉彩梅菊圖,另一組為乾隆御制詩文。
題詩字體端麗秀逸、排列工整、與花卉紋飾對照分明。施釉豐潤亮澤、各方面都配合得宜、燒制水平之高與乾隆時期者可謂無異。
乾隆御制詩文:
幽谷香凝冰玉腮,尋芳纔見一枝開;雪過野徑行行遠, 春到山村得得來。
最愛輕盈含數(shù)點, 莫愁狼藉落成堆;明窗雅助新詩興, 坐上曾延萼綠陪。
霜華點染素花寒,楓葉紛披柳葉殘;籬下愛看白玉盞, 枝頭忽作紫金盤。
晚芳搖落香猶在, 冷艷依遲秀轉(zhuǎn)攥;我是詩人亦花史, 一番吟賞一番看。

嘉慶粉彩的制作保持了一定的水準(zhǔn),但是乾隆的洋彩、琺瑯彩怎么一下子就消失不見了,不是技術(shù)問題,而是國力問題,大量的資金縮減,耗費巨資的制作停止是自然的,索到了嘉慶十五年(1810年)十二月,更下令終止了御窯廠的工作,可見經(jīng)濟與瓷器生產(chǎn)的息息相關(guān)。

二、嘉慶的五彩和洋彩
1、嘉慶五彩
五彩,宣德五彩是名品,康熙五彩更是名品,雍正、乾隆由于琺瑯彩、洋粉彩等彩瓷品種太多了,反而忽略了五彩的魅力,其實就色彩來說,五彩其技法特點是單線條平面,線條剛勁有力,筆劃簡練生動,色彩對比強烈,形象概括夸張,民間風(fēng)格濃厚,更適合普及。所以五彩的燒制一直覆蓋了整個清朝。

【清嘉慶五彩龍鳳紋小碗】

五彩龍鳳紋碗為清代御窯經(jīng)典作品,自康熙創(chuàng)燒一直延續(xù)至清末。依細節(jié)不同可分為兩種不同樣式,一種主要特征為鳳凰脖頸單以礬紅繪制;另一種鳳凰脖頸繪以五彩羽毛,龍爪亦加飾白彩,五彩龍鳳紋碗比較多見,乾隆最多,嘉慶做的也不錯。

嘉慶五彩嬰戲大碗,也有嘉慶的代表性,彩色鮮艷,給畫生動,嘉慶五彩精品。

【清嘉慶五彩嬰戲大碗】

清嘉慶五彩珊瑚紅地描金庭院嬰戲圖大碗

清嘉慶五彩秋收梅花碗

金釉五彩

【清嘉慶金釉五彩瓷法輪】

清代皇家崇奉藏傳佛教,乾隆登基后更加虔誠,曾命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下屬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各式瓷質(zhì)佛像與法器備供奉之用。
此款金釉五彩瓷法輪乃仿自當(dāng)時銅鎏金法輪,為乾隆朝所首創(chuàng),僅見乾嘉兩朝燒造,是帝王禮佛之見證。
它不與其它七寶配套使用而是單獨成對安置于神像前。
此件法輪,瓷質(zhì),通體飾金釉,仿金質(zhì)法輪。兩面紋飾相同,輪面飾以紅、藍、綠相間的寶石釉色,仿金法輪鑲嵌珊瑚、松石、青金石,色彩鮮明,寶石質(zhì)感逼真。
中心造型為寶相花,八條鏤空菱形輪輻連接輪壁,以此代表佛教之八正道。輪外為一圈桃形寬邊,上刻云紋,外圈連珠紋。喇叭形圓底座上雕細長覆蓮瓣,飾連珠紋、卷云紋。
在圓形座面上雕法輪底托,底托面浮雕盛開的蓮花卷草紋飾。足底篆書方形章款“大清嘉慶年制”。法輪金壁輝煌,工藝精湛,是嘉慶時期金釉五彩瓷的杰作。
2、 洋
琺瑯彩嘉慶時期已經(jīng)停燒,看到一件拍品,定位珊瑚紅地琺瑯彩花卉小碗,其實定位洋彩花卉碗更合適。
景德鎮(zhèn)所制被稱為“洋彩”的一類,有洋黃釉地洋蓮?fù)耄_光山水、花卉、三羊開泰的洋彩盤、碗等。
清嘉慶 洋彩纏枝花卉紋折沿盤】
敞口折沿,以彩料繪洋花圖案一組,口沿繪各色折枝洋花及卷草,花瓣層次豐富,花蕊清晰可見。通體紋飾繪制紛繁細密,色彩富麗華美,在繪畫技法上摹仿了西方光影技法,表現(xiàn)出巴洛克藝術(shù)中繁茂且華麗的花卉特點,精美細致,雍容華貴。
底部松石綠釉留白朱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清嘉慶 洋彩太平有象花插

三、嘉慶粉彩

嘉慶時粉彩器是彩瓷的主要品種,并能保持乾隆時的風(fēng)格。乾隆多見的“百花不露地”(俗稱“萬花錦”)裝飾仍然采用,并有發(fā)展為金地百花的“萬花錦”的器物,見有紙槌瓶、罐、杯、碗等。

粉彩的軋道技法,一直沿用至光緒時,以后則少見。軋道的工藝,越來越不及乾隆時精致規(guī)整。
粉彩器里和器底仍多施豆豆瓣綠釉,色澤比乾隆時的逐漸深重,并欠勻凈。白地粉彩器較少,一般均帶色地。

【清嘉慶粉彩青綠地“吉祥如意”瓶】

繪有三葉、佛日常明的碗和八寶杯、盤之類,沿襲制作至光緒時期,它和稱作洋彩的洋黃釉地洋蓮?fù)爰吧剿⒒ɑ鼙P類,都成為傳統(tǒng)的品種,規(guī)格、紋飾等均同于乾隆時期。

1、嘉慶粉彩的器物造型

嘉慶時期粉彩瓷器的造型,主要有梅瓶、蒜頭瓶、包袱瓶、燈籠尊、石榴尊、賁巴壺、多穆壺、蓋盒、煙壺及餐具、茶具等,前朝所盛行的雙耳瓶、各式壁瓶以及法器、佛像、佛堂貢器等仍在燒制。
清嘉慶 粉彩胭脂紫地八寶紋賁巴瓶】

清嘉慶粉彩纏枝番蓮龍紋如意耳瓶

【清嘉慶粉彩西洋人物圖雙耳瓶】
其前期延續(xù)乾隆朝的風(fēng)格,小件器物如文具、茶具等,線條優(yōu)美流暢,尚可細致如前。 

清嘉慶粉彩折枝花卉紋碗

但民窯中某些大件器物的口、頸、身等部位多有歪斜,造型與乾隆時代相比欠規(guī)整,而部分器物的造形也逐漸有所改變,如梅瓶顯得較矮胖、印盒變得高挑、天球瓶頸部變粗、腹部變大等特點。 
官、民窯各型的餐具、茶具等生活用品在此期間大量燒造,成為晚清瓷器中的主流。
外銷瓷中的湯罐、溫盤等器型的燒制,較前朝有所增多。

新出現(xiàn)的器形有帽筒,此時的帽筒,一改前朝的圓球形帶座冠架的造型,器身可見有云龍、海棠式鏤孔裝飾,呈圓柱形高筒狀,帽筒的器形自此開始一直延續(xù)至民國,只是民國時期的帽筒多成對燒制,器物的作用也由實用改為陳設(shè)。

【清嘉慶粉彩牡丹帽筒】

2、嘉慶粉彩紋飾特點
嘉慶粉彩數(shù)量較多,紋飾以山水、花草、瓜果居多。花卉紋飾有牡丹、蓮花、寶相花、纏枝花、花鳥;
人物多嬰戲題材、嬰戲以開光圖案最多,動物中鹿紋常見,多與花卉組合為吉祥紋樣題材,如桃鹿、鹿蓮等;
其他吉祥紋樣有蝠壽、桃蝠靈芝、三陽開泰、勾蓮壽字等;色地粉彩多開光式布局或局部為色地,主題紋飾為粉彩,色地上仍有軋道工藝,但總體上不如乾隆時期的精細。

嘉慶花卉紋

龍紋、夔龍仍有燒制,龍紋與寶相花、靈芝組合,也賦予了吉祥的含義。

【清嘉慶粉彩龍鳳呈祥紋罐 】

嘉慶瓷器上開始出現(xiàn)無雙普內(nèi)容的詩句,見于粉彩盤、碗、杯、瓶上,以民窯器物為多,構(gòu)成了清代中葉瓷器紋樣中用文字作裝飾題材的新特點。
無雙普內(nèi)容廣泛,文人、名將、節(jié)婦、烈女,凡人們崇拜的對象都可以在文中得到表現(xiàn)。
清代乾隆以后,嬰戲題材也明顯增多,畫面日益豐富。嘉慶粉彩嬰戲圖瓶也開始多起來,襯以“福慶有馀,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彰顯皇家貴族之氣。

【嘉慶綠地纏枝花卉開光粉彩花卉瓶】

嘉慶時期瓷器的裝飾工藝基本因襲乾隆朝,紋飾繁瑣、吉祥圖案使用較多,但風(fēng)格卻不似前朝那般多樣化。

總的來說其特征有以下幾點:
一是:多見以開光方式來表現(xiàn)畫面的器物;
二是:傳承于乾隆時期的軋道工藝常見于此時的圓器上,但不及前朝精致規(guī)整,而民窯尤甚;
三是:所謂“百花不露地”畫面的器物十分突出;
四是:碗、盤之類器物的圖案以花卉、瓜果為多,象征多子多福;
五是:出現(xiàn)了更多繪制風(fēng)景、人物畫面的器物,如“西湖十景”、《無雙譜》人物等。常見于白地粉彩的民窯器物上;
六是:裝飾華麗的廣彩瓷器仍為外銷瓷的主流。具體技法除繪制外尚有刻、印、劃、鏤雕、貼塑等。

清嘉慶粉彩九桃盤

此時《無雙譜》內(nèi)容的詩句和以“西湖十景”等名稱為題材的印章款識出現(xiàn)于粉彩盤、碗、杯、瓶上,以民窯器物為多,而官窯器物上可見有“佳茗”御制詩,從而構(gòu)成了清代中葉瓷器紋樣中用文字作裝飾題材的新特點。

嘉慶無雙譜的圖案

清嘉慶粉彩百花不落地葫蘆瓶

嘉慶粉彩的又一裝飾特點為“百花不露地”的裝飾技法,與前朝相比,這類器物更加趨向于“滿”的通體裝飾。據(jù)清官檔案記載,繪此種圖案的器物為賞花時所用,象征“百花獻瑞”。

類幾乎無一絲空間可透出地子來的百花紋器物,又名為“百花不露地”。這種裝飾手法開始于乾隆年間,皆用粉彩為之。
這類器物.雖自乾隆以來官、民窯都有制作,但這般色彩濃重而不妖艷、工藝又極其精致的宮中佳品就不多見了。
紅彩瓷器嘉慶時期也比較流行,有茶壺、蓋杯、托盤、水丞紋飾有詩句、云龍、桃蝠等。

【清嘉慶珊瑚紅地八吉祥花觚】


慶時期還在廣州燒制廣彩瓷器。

嘉慶粉彩鑒賞:1、清嘉慶松石綠地粉彩吉慶有余進寶圖雙螭耳大瓶
撇口,長頸,溜肩,長圓腹,圈足外撇,頸部置對稱螭耳。頸部綠地粉彩繪蝙蝠、雙魚、戟罄、番蓮紋樣,肩部繪如意云紋一周,腹部通景粉彩繪進寶圖,圈足外壁繪珊瑚紅地描金彩如意云紋一周,器內(nèi)施松石綠釉,外底施松石綠釉,礬紅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進寶圖》繪有山巒起伏,山潤茂林,古木參天,傲然挺拔,山花綻放,平溪小橋,城樓掩映,進寶的隊伍行于崎嶇的山路上,或騎于白象、異獸之上,或推車,或肩扛或懷抱紅珊瑚、寶塔等各式珍寶,或泛舟于水上,所繪人物眾多,多達三十三個,有西洋人的形象,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圖中所繪紅珊瑚,主要產(chǎn)自南海,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靈物,光澤艷麗溫潤,晶瑩剔透,自古就是珍貴的觀賞佳品,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吉祥富有與地位的象征。
古代紅珊瑚是入貢皇帝的的貢品。早在西漢時期,嶺南地區(qū)把它作為貢品送到長安供帝王觀賞。
明清時期的皇宮有珍貴的紅珊瑚收藏,清代皇帝在行朝日禮儀中,戴有紅珊瑚的朝珠。清朝二品文官武將的頂戴是紅珊瑚,它是官階地位的標(biāo)志。紅珊瑚也是佛教七寶之一。

大象一般為黑色,一旦發(fā)現(xiàn)或捕獲白象,是比較罕見之事,白象屬世界珍稀動物,在古代暹羅國(今泰國)盛產(chǎn)大象,白象非常稀少被視為珍寶,大城王朝時期,白象被作為“友好使者”送給中國。

據(jù)《明史》記載:“遣使供白象及方物,象死于途,使者以珠寶飾其干,盛以金盤,并尾束獻,帝嘉其意,厚遣之”。
大象與“吉祥”的“祥”諧音,是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民間傳說太平盛世出白象。
象馱寶瓶寓有“太平有象”之意。《資治通鑒》記有唐文宗太和六年(832),文宗李昂問宰相“天下何時當(dāng)太平”,司馬光答到:“君明臣忠,上令下從,俊良在位,……諸侯順附,四夷懷服,時和年豐,家給人足,此太平之象也”。


《明史》卷53中記載,明代宮廷禮節(jié)在大宴儀時,奏《八蠻獻寶舞》曲,萬壽節(jié)大宴中,用《九夷進寶隊舞》,所繪進寶圖應(yīng)是這種禮儀的實際反映,寓意向皇帝進貢寶物,表現(xiàn)出泱泱大清帝國一統(tǒng)天下,萬國來朝的景象。

清代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國家一統(tǒng),經(jīng)濟繁榮,康雍乾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發(fā)展程度最高、最興旺繁榮的盛世。弘歷曾賦詩有“盛世今無戰(zhàn)伐,投戈戎卒藝山田”。為清代的“治化昌明”,粉飾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之時,物質(zhì)文化和藝術(shù)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瓷器也通過裝飾藝術(shù)來表現(xiàn)太平之象。


乾隆時期瓶尊等琢器流行頸肩部附加各種裝飾性的雙耳,乾隆以后的器物也多見。此瓶頸置有螭耳,《三才圖會》釋文稱:“螭亦龍類,但無角”。螭形盤屈,又稱為“蟠螭”。
螭龍刻劃概括凝練,體態(tài)矯健,作奔跑狀,自然逼真,肅穆的神態(tài),增加了威嚴(yán)雄偉之感,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
福壽吉慶紋飾流行于清乾隆時期,以各種色釉為地,多粉彩描繪,紋飾布局繁密,圖案化裝飾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特征,乾隆以后各朝得到繼承。
頸部所繪蝠諧音“福”、魚諧音“余”、戟罄諧音“吉”、“慶”,故有“吉慶有余”的寓意。純凈瑩潤的綠釉色地與色彩雅致的粉彩花紋相配,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此瓶端莊碩大,氣勢宏偉,繪制精工,構(gòu)圖疏密有致,遠近相映,施彩富麗濃艷,紋飾繁縟細膩,寓意吉祥,盡展乾隆瓷器奢華的藝術(shù)遺風(fēng),為嘉慶御用粉彩瓷的珍品,保存完美,實屬罕見,彌足珍貴。

2、【清嘉慶藍地軋道洋彩纏枝寶相花歌舞升平圖盤】

此盤形制規(guī)整,富貴奢華,盤壁內(nèi)外皆以藍色軋道為地,上以粉彩繪纏枝寶相花,花卉飽滿,枝葉繁茂。
盤心繪歌舞升平圖,場景清麗,松柏蒼幽,洞石奇特,嬌花盛開,墻角一隅,欄桿曲折,院落間仕女齊聚,一紅衣女子拂袖起舞,四周仕女皆執(zhí)樂器,圍之彈奏,衣著紋飾精美,人物神情生動,局部以金彩描繪,一派繁榮昌盛之景,口沿及盤心一圈皆描金彩,絢麗奪目,更添雍容之氣。
3、【嘉慶粉彩百子圖撇口瓶】

清嘉慶粉彩百子圖撇口瓶


這件粉彩屬于戲嬰圖的佳品,撇口長頸,溜肩,鼓腹?jié)u斂,圈足。器形碩大,挺拔壯觀。口內(nèi)一周施松石綠釉,色澤明快。通體繪通景嬰戲圖,構(gòu)圖連貫,景致開闊。細觀紋飾,遠山近水,亭臺樓閣,松石花卉,小橋流水作襯景,孩童千姿百態(tài)游戲其間,或舞龍,或戲獅,一派歡快熱鬧的景象。亦有孩童放爆竹,相貌天真可愛,樣子栩栩如生,同時有“節(jié)節(jié)高升”的吉祥寓意。另有孩童吹笛打鼓,手舉蝙蝠,鯉魚等各類花燈,形形色色,熱鬧非凡。
器底滿施松石綠釉,正中留白,以礬紅彩書“大清嘉慶年制”篆書款。

在“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清代紋飾中,嬰戲圖寄托了人們希望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美好愿望。嘉慶皇帝其實也是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君主,追求和向往雅致的生活。
在清宮舊藏《嘉慶帝漢裝行樂圖》當(dāng)中,嘉慶皇帝饒有興致地關(guān)注身邊的古物,欣賞著嬪妃們的花藝,而花器皆是青花纏枝小膽瓶和釉里紅馬掛瓶。式樣別致玲瓏,由此可見嘉慶皇帝對瓷器一項絕非陌生,或許興趣雖不及乾隆皇帝,但仍然具備相當(dāng)?shù)膶徝浪胶拖埠谩?/span>

反前朝追求繁縟艷麗之風(fēng)尚,為清宮御瓷開拓出雍正以后少見的美學(xué)新境界。      
留下清雅含蓄之一面,下啟道光官窯力戒奢華、只求婉約清麗之新風(fēng)。從嘉慶早期的粉彩看,實際就是乾隆皇帝藝術(shù)的再續(xù),風(fēng)格、式樣無不追隨著乾隆的藝術(shù)足跡。在繼承中找到自己的藝術(shù)方向,嘉慶的這些粉彩做到了繼承和發(fā)展。


4、【清嘉慶九秋同慶圖雙耳大瓶】

九秋花開,枝葉富態(tài)。瓷白如玉,開出五彩。世上斑斕,盡收一室。
其九種花卉分別為
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嫩態(tài)迎秋的秋葵,高潔芳馨的蘭花,含苞待放的海棠,清靜高傲的菊花,芒姿麗質(zhì)的山茶花,燦如晚霞芍藥花,生機盎然的梔子花,以及妖嬈艷麗的虞美人等多種秋季盛開的花草在此對大瓶上爭相競放,爭奇斗艷,令人美不勝收。寓意九秋同慶,共賀豐收。
洞石玲瓏,花卉依伴左右,花枝招展,風(fēng)姿綽約,研美嫵媚之態(tài)在秋日光華之下一展無遺。

畫匠以墨彩勾勒花枝葉脈,覆以各色材料斑斕絢麗,于瑩潤細白的胎釉下絢麗而不失含蓄。風(fēng)格淡雅清逸,與乾隆上品不分伯仲。其彩繪細致入微,所敷設(shè)彩料精研,且花之線條,設(shè)色,布局均見功力,不僅嬌美生動惹人喜歡,還營造出一股秋收豐滿之意象。

其設(shè)計獨具匠心,各種花卉高低錯落,主次分明,畫面繁而不亂,色彩搭配與轉(zhuǎn)換之妙處處可見。
此瓶通體彩繪裝飾,畫面徐徐展開,仿佛一軸秋光群芳爭艷圖,畫意之雅猶如和風(fēng)拂面,沁人心扉。此瓶器型碩大,紋樣繁復(fù),所繪畫紋飾密不透風(fēng),實屬罕見。以礬紅描金夔龍為雙耳,通體白地以粉彩繪九種秋草于一圖。

5、清嘉慶粉彩夔龍蓮花紋如意耳瓶

【清嘉慶 粉彩夔龍蓮花紋如意耳瓶】

瓶撇口,長頸,溜肩,橢圓腹,圈足。器內(nèi)里及底部施低溫松綠釉,口沿飾金邊,邊沿繪卷草紋,頸部飾珊瑚紅地描金如意耳,外壁在白地上以粉彩繪由吉祥結(jié)、磬及纏枝蕃蓮紋組成的紋樣,間夾迭蜷曲柔婉的枝葉,盡顯舒展柔美之姿,最為重要者乃是磬左右兩側(cè)各有一條紅料螭龍紋,龍首向磬,一手握靈芝,有雙龍獻瑞之意。近足處繪蓮瓣紋。

部施松石綠釉,中央以礬紅寫“大清嘉慶年制”六字年號篆書款,工致端莊。整體構(gòu)圖主次分明,錯落有致,繪畫細致工整,寓意吉祥,載承“福壽連連”的佳美愿景。

明天繼續(xù)《細說清代瓷器》(三十六)嘉慶的單色釉與仿古

 陳輝2021年1月20日寫于濟南市大觀園藝庫公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嘉慶時期粉彩瓷器藝術(shù)價值如何?拍賣價值如何?
清雅的粉彩瓷是瓷器界中的“美麗精靈”!
嘉慶至晚清的粉彩瓷器及其仿品
葉佩蘭細說粉彩(中) 中華博物 鑒藏講座
清代雍正粉彩瓷考賞析
清代嘉慶,道光瓷器特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新津县| 云霄县| 长沙县| 咸宁市| 苗栗县| 澄江县| 安阳市| 萨嘎县| 沁水县| 韶山市| 铜梁县| 彩票| 延川县| 施秉县| 大连市| 彰武县| 仙居县| 宣恩县| 温泉县| 拉萨市| 三河市| 榕江县| 仁怀市| 蒙山县| 古浪县| 盈江县| 枣庄市| 拉萨市| 灵石县| 齐河县| 资兴市| 荆州市| 星子县| 西盟| 日喀则市| 广水市| 华蓥市| 肥西县| 施秉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