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西直門外大街的北京天文館,是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科學博物館,其中收藏了0.5克美國贈送給中國的月巖,當年美國贈送了我國1克月巖,還有0.5克用于了研究,而我國的研究小組做過詳細研究后發表了14篇論文,并且了解到該月巖屬于月球澄海東南著陸區的樣品,為高肽月海玄武巖,讓美國都大吃一驚。
在上個世紀,二戰結束后,美國和前蘇聯爭霸,進行過一系列比拼,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其中一環,美國為此耗資了225億美元,約占當時美國GDP的0.57%,而從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后有12名美國宇航員乘坐著“阿波羅號”太空船登上了月球。
其中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而阿姆斯特朗和他的搭檔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并且帶回了大約21.55千克月巖。而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6次登月,帶回了382公斤月壤。
不過在1972年12月之后,美國就再沒有登月行動。而“阿波羅登月計劃”則受到了很大的質疑,許多人都認為美國作假,在1961年,肯尼迪發表演講,打算將宇航員送上月球時,美國才剛剛把第一個宇航員艾倫·謝潑德送入太空,并且他還沒有進入地球軌道。
誰又能夠相信,8年后,美國成為了第一個把宇航員送上月球的國家?當然,美國為此也付出了三名宇航員的性命。然而“阿波羅登月計劃”卻充滿了質疑,即使NASN(美國航空航天局)對此作出了回應,并且專門拍攝了阿波羅11號登月痕跡的照片,但還是有許多人覺得是騙人的。
“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持續了半個世紀,直至今日再次推向了一個熱潮,2020年12月1日,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第二天完成了月面自動采樣封裝,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艙帶著大約2000克月巖樣品著陸地球,成功完成了任務,激動人心。
迄今為止,科學家了解到月球正面分布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巖熔巖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而月球上大部分的火山基本上是在35億年前停止了噴發,不過位于月球的西北部、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火山是一座孤立的火山,它在25億年前還在噴發。
這意味著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巖樣品成分和美國“阿波羅號”帶回的月巖,可能存在有很大的差別。而這能否證明“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其實并不可以,就好比地球,每個地區的礦物質都不盡相同,月球同樣存在這種情況。
澄海是坐落于酒海紀時期形成的澄海盆地,而月海周邊的物質則是形成于早雨海世時期,并且月海自身的物質是產生于晚雨海世。因此月球澄海東南著陸區的樣品和呂姆克山脈的樣品成分不同,也實屬正常。
從古至今,人類對月球多有研究,尤其是近幾個世紀,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我們對月球的研究也就更進一步,與其還在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真實性,不如邁開大步,超前走去,你認為呢?